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58|回复: 2

错误处理宝宝发烧的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 15: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天最让父母头痛,BB不知怎么了,特别爱发烧。医院儿科门诊常见年轻焦虑的妈妈们抱着发烧的BB,一脸愁容,要求医生给孩子打点滴,还总结出了冰敷、热捂等几套退烧经验谈。儿科专科医师陈立民从多年的坐诊经验中发现,很多父母对孩子发烧的处理方法,很不恰当,反而增加BB患其他疾病的几率。

  发烧4大处理错误

  热捂退烧

  后果:令身体无法散热,甚至令高烧恶化。

  “恰恰相反,”广医三院副主任医师陈立民说,“孩子出现发烧不是把他里三层外三层包裹起来,而要稍微解松衣服,让宝宝充分散热。”如果宝宝因为发烧而全身冰冷,也不该热捂,而应该用手搓暖BB的四肢,做力道适当的四肢按摩,帮助宝宝回暖。 

  酒精降温

  后果:酒精对宝宝身体造成损害。

  有研究指出,酒精会通过宝宝的血管和皮肤,而被身体吸收。因此,儿科医师一般不会采用这个方法给宝宝降温,而是用冰块、凉水敷患儿的腋下、额部、肘部等大动脉经过之处,帮助散热。

  陈立民同时指出,很多患儿接触到冰冷的东西,会哭闹不安,父母可以选择退热贴贴在患儿头部。

  打点滴快退烧

  后果:不利于宝宝自我抵抗力的形成。

  很多年轻的父母看到宝宝发烧就非常焦虑,把能快速退烧的药和方法,当作最好的方法。听说,打点滴退烧快,就要求医生打点滴;听说吃哪种进口药好,就要给他用哪种药。其实,点滴在临床上运用于高烧超过40℃的患儿,发烧40℃下,又没有肺炎就不用了。一开始就给他用这种方法,不利于宝宝自身抵抗力的形成,也会引起副作用。

  服用阿司匹林

  后果:可能令幼儿出现雷尔氏综合症,并发脑水肿及令器官死亡。

  抗生素不能滥用,尤其对婴幼儿。国外已有研究指出,婴儿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婴儿成年后,出现哮喘的几率大大增加。甚至还可能令宝宝出现雷尔氏综合症,并发脑水肿及令器官死亡。

  体温偏高不一定是发烧

  不少父母认为婴儿发烧会“烧坏脑”,紧张得方寸大乱,儿科专科医师陈立民指出,6个月到1岁的BB夏季易发烧。如果只是体温偏高,可以进食,还懂得笑和玩,就不用太担心,但如果表情呆滞、不能饮水或呕奶、身上出现红点或抽筋,尤其是局部性抽筋,便代表病情严重,需要立即就医。

  陈立民表示,人体正常体温为摄氏37℃,如果口探体温超过摄氏37.5℃或肛探超过38℃,便算是发烧。应该上医院看病。如果只是体温稍为偏高,如达37.4℃,这不算发烧,不用太紧张。  

  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如流行性乙型脑炎 急性中毒型菌痢、中耳炎等,但儿童夏季发烧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会出现打喷嚏、怕冷、咳嗽、头痛等症状,确定原因后,要按医生嘱咐,采取正确措施,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如果发烧低于39℃,一般3~4天症状就能缓解了。

  为何夏天BB爱发烧?

  6个月大到1岁的BB,在夏天确实非常容易发烧,因为,6个月前的BB身体上还有母亲的抗体,可以抗击很多疾病。到6个月之后,母亲的抗体消失了,婴儿自身的抵抗力又比较弱,加上夏季天气热,相对于体重,婴儿体表面积大,因为水分散发快,如果不注意给BB多喝水的话,他就特别容易发烧。所以,年轻的妈妈们,记得要给BB喝足够的水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偃师币 +3 收起 理由
晓雾晨霜 + 3 精华文章 您好,您发表的文章内容比较丰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9-1 16: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父母们要好好学习一下了!
感谢楼主的分享,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 17: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处理宝宝发烧的方法

呵呵,看来楼主家的孩子还不满一岁吧
其实当过爸爸妈妈(指的是以自己为主的抚养)都会在一次次的病痛中总结经验的。
一般孩子出生几个月之后,基本上都能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了
首先明确:发烧是由原因的,找出这个原因是关键(一般多是炎症引起的
其次明确:发烧是分阶段的,
1.38度以上主要是形热为主,不必进行任何药物处理,但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量一次体温。
2.38度以上可以通过泰诺林等进行降温
3.39度以上就需要在用药物的同时进行物理降温了。
药物可以继续使用泰诺林,也可以使用降温药(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反正很便宜的,好像一角钱好几片,一次吃1/3片就行了),同时用温水不断擦拭宝宝的身体(额头,手心,脚心,腋下等处),尽快将体温降到38.5度以下。
最后,随着炎症的消失,宝宝的体温也慢慢就恢复的正常水平了。
提醒:带孩子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异常变化,突然不想动了,不爱玩了,烦躁,哭闹都是发烧的前兆,一定要多加留意。
祝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08:55 , Processed in 0.0494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