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70|回复: 1

垂钓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6 17: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垂钓基本知识
1、怎样才能少跑鱼?
* o, z. J5 {" C  ]  造成跑鱼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提竿时机掌握不准。一般都是提竿过早,没有钩牢就提竿而造成跑鱼。提竿过迟,鱼儿吐钩也会跑针,但这种情况较少。2 [% }7 g. ]$ Y9 Z/ [/ L
  二是钓钩的大小不合适,钩太小,钓到大鱼扎不进去,钩不牢;钩尖不锐,倒刺角度偏小,钩不牢鱼体,也易跑鱼;也有拴钩的方法不对,口线的结不在钩柄的内侧。
& D0 \2 @! q, e. I2 A, W4 ~  o4 ]  三是饵料装得过嫩、或过长、过大。鱼儿碰到饵料不是一触即落,就是鱼未含牢就脱钩了。8 S  G8 M1 p7 P3 L% a1 {3 }& X
  解决的办法是:
7 A+ @, ~' d2 E  \7 ?  (1)做到适时提竿。浮漂开始微动时不要提竿,要等鱼漂上浮或下沉之后,才是鱼儿吞食之时,这是提竿最为合适。) k% x- S0 R: f) e5 D! ^
  (2)如钓钩不适合,应及时换钩,调整结扎部位。钓钩用几次后,要有时打磨。好的钓钩应有粘感。2 Z. V& e& S+ Q( d. E  V
  (3)将饵要合适,如蚯蚓一般在钩外只宜留半寸,冬季宜短,春、夏季稍长。面饵要有一定粘性,以免鱼儿刚吃就落。0 G" S! g% p$ N6 h: y2 _
2、大鱼上钩如何起钓?, F5 n# b2 {0 z
  大鱼在水中力量大。很容易断线、脱钩,一般鱼在水中的力量大于其体重的2倍-3倍。钓大鱼方法如下,用手竿钓时:) @' A( ?' l6 M1 C/ l$ M. s
  (1)手感到是大鱼后,首先双手握竿,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把竿竖成60度左右,或横向左右两侧,始终使竿保持弓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钓竿、竿尖的弹力。此时千万不能把竿倒向鱼逃的方向,如果把鱼竿放直,不是断线就是断钩。人也要双脚站稳,腰部尽量稳直(切不可弯下或蹲下),否则容易失误。如此稳住一段时间,再伺机遛鱼。* t& Q9 q% Z) \: X# H+ S
  (2) 遛鱼的方法是顺着鱼游方向,自左向右引动鱼儿,使其消耗体力,直到鱼儿精疲力竭、身体侧倒再起鱼。
) S9 m5 E9 Y2 A+ |5 N: ?  (3)起鱼时如果鱼儿只有三五斤,可把鱼拉近岸边,将鱼头引出水面,让其吸空气、喝水,灌水后慢慢引到岸边,用抄网把鱼抄上岸。如果鱼很大,就不能灌水,鱼不动时便要引动,鱼动时顺其方向牵引,直到鱼肚朝天,再将其引向岸边起鱼。起大鱼一定要用助捞器或抄网、搭钩。也可顺势拉到滩上搁浅,然后用双手卡住腮部,鱼就跑不掉了。( ~; s2 C5 o4 _6 W. B9 ^- {
3、鱼不咬钩怎么办?" E+ }- v7 k3 v, Q9 m/ ]
  鱼不咬钩的原因主要有:
# {& q* l3 T4 ^" |  (1) 所用饵料不适合。
& i& y: N6 M: @  (2) 钓位不当。
: F2 k, `9 c0 \; U  r9 [  (3) 水的深浅、肥瘦、浑浊度、水温等项中有不宜鱼儿活动的情况。0 O: t5 O2 _9 ~' j) ~( Q# y9 R( S% \
  (4) 钓场周围来往人群频繁,干扰大。4 N3 A8 l2 |# g1 y: f: ]% u+ i
  (5) 所设钓点多次被钓翁使用,鱼儿产生了适应性,老不咬钩。
% s& b8 k& m. y  遇到上述情况:
' {! \2 B9 o8 S! Z: ^: B) U  第一, 出片前要多准备几种饵料,到钓点后,每种饵料试用一下,大红每20分钟换一次,从中找出最合适的饵料,如所带的饵料都不行,还可就地取材,临时找一些,总之一定要找准适宜饵料才好。
1 E$ a+ [) W. m, c2 s. p- _) U  第二, 在一个钓位上,若2小时均无鱼上钩,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气候情况调换钓位。但调换钓位不宜过于频繁。
& N" ?5 U' V, J  第三, 认真分析水情(水的深浅是否适宜,水的肥瘦、浑浊度、水温等),根据水情准确确定钓位。
6 b, i/ z( t( ]$ B, m+ K  第四, 排除干扰。钓点周围尽量避免走动和声响。
8 q4 ?2 S6 Y! P3 F" I# |3 p# i  第五, 在钓饵质量上下功夫,选用鲜活或香味浓郁(包括酸、臭、香、甜)的饵料使鱼失去警惕。
% [4 z* ?* P9 `+ j7 H$ K4、肥水中垂钓如何使上钓率增高?
3 q; u; K1 p$ a4 Y' }  肥水体饵料生物多,缺氧,水的透明度低,鱼儿很难上钓。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把握以下要点:
8 O, ?' U- G. K! c' d9 K( Q  (1) 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采用钓浮,不钓底。因为肥水水域的中上层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鱼儿大多集中在中上层活动。一般应遵循钓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t6 M4 A6 ^. L- N: H, w# ~. U
  (2) 选择雨天出征。因为在肥水水域中,雨天水中溶氧增加,鱼儿活跃。
1 n  o+ n  Y4 y  (3) 肥水水域水温升高快,降温也快,夏季更为突出,中午与早晚相比,温差很大,骤冷、骤热的天气也会使上下层水温温差加大,上下层由于水温温差形成对流,使水体中溶氧增加,所以夏季在肥水水域垂钓,应钓早不钓晚,钓冷不钓热。一般上钓率的高峰是早晨3点-8点。
/ h7 M; k$ y# Z! q6 T  (4) 肥水水域垂钓应选择素饵,同时更应注意其加工质量,使味道更加浓郁,并增加一定数量的添加剂。
& Y8 |/ i5 s# L) k1 T- F  总之在肥水中垂钓,要遵循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 l- L/ |; I+ |! m* s: y" v5、鱼钩被障碍物挂住怎么办?
+ I. o# z! z# A  在自然水体中垂钓,常常会遇到鱼钩被障碍物挂住的现象,如遇此情况,千万不能性急、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线断、竿折、钩毁、浮漂弃等正确的做法是:
# D9 G; H1 L0 g6 i  (1) 把竿放在水面上,使挂物的鱼钩变换位置,再轻轻向自己所站的方向拉,这样也许可排除挂物障碍。
" B' Z$ y$ D1 `9 S2 p. A( m* a4 ~  (2) 可借助邻近农户的长竿,以帮助排除挂障。
' C% L- M: \% ]2 E, l  (3) 也可先放松鱼线,轻拉、轻?,反复几次,鱼钩可能从障碍物上脱出。3 A8 @  `0 w+ W* G* w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时,可将鱼线和鱼漂绕在竿上,再使劲拉,这样就算线断、钩落,也还可以保住鱼竿和浮漂。
# j7 k( n  }" b' P0 ]* c- I6、好钓翁应有哪些特点?
( X  D2 H& i: |9 T; z3 z  据有经验的钓友介绍,一个优秀的垂钓者,应具备以下特点:1 E3 a( x3 t; |: g4 w
  (1) 到达钓场,通过分析各种情况后,应当机立断,迅速确定钓位、钓点及钓法。切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0 s9 a) \4 v3 T2 a- F# ?, \  (2) 下钓后,如果老是无收获,而其他钓友不断上鱼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忌东一?头,西一棒子;切忌见异思迁。5 Y/ c& H7 V* @$ e7 p* f% p
  (3) 一个钓翁每次出片最多使用两根竿,如果多了,分散注意力,反而上钓率不高。有经验的钓翁常说:垂钓切忌四处落钓。( F( @8 T, d/ T( \! A
  (4) 垂钓时,应保持钓场周围安静,否则会惊走鱼儿,为此,垂钓时切忌高声喧闹,来回跑动。
3 n: t/ w" f- {, ?, x, c: q  (5) 鱼儿活动的规律是随天气、水温、水情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经常下钓的地方,其钓点更不宜固定不变,切忌死守一点,要经常更换钓点、钓位。" `, V) Q5 [9 J+ T, j
  (6) 每次出征,最好邀约2个-3个伙伴,切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以便临时有事,互相照应。
& G, f6 l6 T4 }! @0 Y% P7 Z  (7) 钓到大鱼后,应按书中介绍有关钓大鱼的方法起钓,切忌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断线跑鱼。
1 o" v' g; L6 r  (8) 水域肥瘦各异、鱼种不一样,鱼儿的食性也不一样,应根据不同情况施用不同饵料,切忌无的放矢。7 n4 o8 w5 h* a8 ?5 W
  (9) 钓点选定之后,不要经常移动,一般在一个钓点应坚持1小时-2小时,切忌频繁更换钓点。
  Y7 M; I( w$ H" ~7 R( D. @7、手竿垂钓如何确定提竿时机?
  M. e* Z; s4 Q  钓翁一般都是根据浮漂的沉浮来判断鱼儿吃食、吞钩的情况,以确定是否提竿。鱼儿吞钩,浮漂一般有以下规律:
7 {+ t; h# Y, K' U1 ^! l% ]  (1) 立漂反应
2 h' l. g+ B" G" Q/ H- r) ?( c  小送漂:浮漂在水面徐徐上升1厘米左右,然后停止不动,预示有鱼吞钩,应及时提竿。
  n! H$ G; ^( W: f  大送漂:浮漂在水中急剧下沉,又慢慢从水面上升,直到整个浮漂横在水面,预示鱼儿已被钩住,应及时提竿。
) s2 G3 P3 q! ]% v+ ^% b  拉漂:浮漂在水中急速下沉,此时,应及时提竿。4 c2 F7 C1 {6 c+ L4 C* r: _" l
  追漂:浮漂在水面上下不停地抖动,是小鱼啄食,但鱼儿并未上钩。此时不能提竿。9 {7 `4 r+ w0 o, `( w
  (2) 卧漂反应: g' b7 Y' ^. N6 A+ ?6 G
  小送漂:水下的浮漂升出水面一二粒后,又停住,此时应及时提竿。
2 F8 y  D3 c* Y4 `/ l% ~3 P( D  大送漂:水下浮漂全部伸出水面,应及时提竿。
6 u' X5 G  T. C3 l6 ~  拉漂:卧在水面的几粒浮漂,急剧地沉入水中,应及时提竿。
+ X. m" g' k7 ?$ w2 u8 t  逗漂:水下浮漂不停地上升或下沉,应及时提竿。7 k4 i) M6 @3 `% c& G
8、钓回的鱼如何存放?$ i- E" e; O8 i9 q
  (1) 在鱼嘴里滴几滴白酒,然后置于阴暗处,盖一层能透气的东西,这样即使在盛夏也能使鱼活两天。3 J$ i9 s& H4 Q
  (2) 用一个大点的盛水器装水,钓回的鱼可放在盛器内。其盛器大小,视鱼的数量和大小而定,以鱼能来回游动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鱼有浮头现象时就要注意换水。
0 g* u$ \: j6 i- H: [  (3) 用两小块浸湿的薄纸片贴在鱼的两眼上,可使活鱼离开水存活3小时-4小时。* w: J! m) r4 Q$ R- _1 r3 N
9、冬天如何钓鲫鱼?
4 p+ ~5 ?; v. M: A/ L2 g: \1 L  (1) 应选择晴好天气出钓,冬天鱼儿虽处于半休眠状态,但在阳光充足的晴好天气,也会到向阳水域里去游走。! a! K$ Z  }* t# V" j& l- t- x6 V
  (2) 诱饵香味一定要浓,因为冬天鱼儿处于半休眠状态食欲不佳,如果饵料香味不浓郁、不适口是不会咬钩的。
: j: }. ^' w1 G# u2 Q4 X  (3) 饵料一定要新鲜,如用蚯蚓一定要活的,鱼钩沉底后,蚯蚓来回摆动,才能引诱鱼儿咬钩。9 j0 G- ^0 C: Q9 k) X1 m1 O- `
  (4) 冬天鱼儿吃食张嘴不大,所以冬天钓鲫鱼钩要小,线要细,一般用直径0.1毫米-0.2毫米的细线,提竿时也一定要轻,以免惊跑鱼儿。1 v1 e' d, u1 X$ F  e9 S
10、为什么春钓也要避南风?
; b9 G5 [+ d5 {% l6 O. ^  池塘一般是死水,四周有树木、农户、猪圈等,枯枝败叶飞落塘里,经过整个冬季,数月沤变水质过肥,吹南风时水温升高,水体中缺氧,鱼儿食欲不好;如东风拂水,加之毛毛细雨,水体中溶氧量增加,此时垂钓定有获胜。1 W4 k) C- r3 W
11、如何选择窝子?
. g& `  n  K. {9 h; \* l  Y/ d  活水中障碍物附近、宽窄河道的交界处容易形成漩涡,如果在漩涡处打窝效果较好,因为:
4 R9 a2 s% Y, L" M  (1) 漩涡处饵料旋转下沉到底,水中其他饵料也在此旋转降落,饵料丰富,鱼儿多。* [: |- Q+ L7 k/ r
  (2) 静水中打窝,应在有水草的地方;因为水草丰盛的地方有天然饵料,鱼儿也便于躲藏。如果塘中无水草,则可扎几个草把子用砖石等重物系住抛入塘中,代替天然水草也比无草好。
! F5 [* Z6 p' y' \( s/ H/ t  (3) 若满河覆盖水草,则窝子应选在草缝中,或在水草丰厚的地方,开几个大洞,并经常撒些饵料也收效甚佳。
- Q' U2 D! d4 p3 v, d12、在什么地方撒窝才会提高上钓率?  T2 L8 F3 y$ X7 t8 W+ C6 U
  撒窝应选在鱼儿相对较多的地方,钓翁常把鱼儿必经之地称为鱼道。浅水域中鱼道多在其较深的地方;深水域中鱼道多在其深浅连接处;水面宽的地方,鱼儿多在其较狭窄的部位;在平整的岸边,鱼儿又多在凹凸不平的部位;有湍急流水的地方鱼道在流速稍慢的一边。在鱼道撒窝,上钓率肯定较其他地方高。5 T. L7 S" S1 B9 Q
13、在鱼道撒窝有什么好处?
4 l/ o! Q/ G, w' |8 n, V- v  鱼道就鱼儿的必经之道,有经验的钓翁多在鱼道上撒窝,因为:% S7 ^5 x. n8 @5 y& z
  (1) 鱼道上的鱼源多,无论上游、下游的鱼都经过这里,鱼源多,上钓率也就高一些。; F' W0 ?, r& a/ T
  (2) 鱼道是鱼儿必经之道,有时脱钩跑鱼会惊走鱼儿,但过不了多久,鱼儿又来了;影响是暂时的,如不在鱼道上惊走鱼儿,就大不一样了,脱钩将鱼儿惊走后,会很久无鱼来。# h& s! F2 p3 H" G$ H9 S, g% Y
14、初学钓鱼应掌握哪些要点?3 G9 U2 F6 M4 `$ D1 ~6 L
  垂钓必须有的放矢,掌握鱼儿的活动规律,根据它们的生活规律出征下钓,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 j+ s; z9 G& T* e7 U; a* P  (1) 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出征的地方、钓位、钓具、垂钓方法等。& M7 J- d5 z( L4 n; }4 K& Y
  冬天:鱼儿处于冬眠状态,一般不进食,这个时期是不宜垂钓的。
/ g3 U2 Z0 T% ]- G, f. s: ~  春天:万物复苏,水中各种浮游生物慢慢生长起来,鱼儿开始由深水区转入浅水区域寻觅各种食物,并逐渐**旺食阶段,这时是垂钓的好时机。
$ r) q' R4 \9 A2 }$ K$ a  夏天:天气炎热鱼儿很少进食,只有在阴凉天气,或背荫的地方或雨后、夜间才大量活动。
( ]" s1 D. W2 T4 `% D* U6 z6 O6 _  秋天:正是鱼儿准备越冬前的旺食期,鱼的皮下脂肪增厚,是最肥的时期,此时正是垂钓好时机。
  M, b" s- G/ T& Q" b0 ^  (2)初学者到一个水域后首先要根据水情确定该水体中是否有鱼?为此,一要看水面有无从水里泛出的圆形波纹;这是鱼儿游动、扰动水体而引起的。二要看水面有无逆风而行的微波。三要仔细查看水里有无鱼儿排泄的粪便。四要闻一闻水是否有腥味,如具备以上条件是可以垂钓的。6 I3 U8 ~2 m; Z. P: l
  (3) 具备上述条件后,就要准确地选定钓位;选钓位时应仔细查看周围有无垂钓者的足迹和撒窝留下的痕迹,把钓位设在有痕迹的地方,比自己无根据的新设钓位收获量要大得多。因为初学者无经验。
( w0 T" j. R& e9 F! _$ ~  (4) 一定要撒窝钓鱼,把鱼聚集拢来后再垂钓,是增加收获量的有效措施。9 `! b: m( }) n& G! Y- s& Z' ?2 F. Q
  (5) 根据鱼儿在一天中的摄食规律,守时垂钓。要做到这点,就要调查研究,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 E# z) l5 ]( n7 p, D15、在小溪垂钓应采用什么方法?
/ s8 g7 P- G/ i9 \  (1) 野外小溪溪底石头多,如采用底钓,溪底的乱石容易将鱼钓卡住;钓饵在乱石缝中也不易被鱼儿发现,所以去野外溪钓应用浮钓(但夜晚钓鲶鱼需用底钓)。: |' a& P1 x( n( K, J& ?
  (2) 因为溪水是流动的,钓钩和浮漂会随水流而移动,为此需经常将钩提起,往上游抛。/ Y1 b% ~2 }! |4 G0 O# `% W: ^
  (3) 溪中的鱼咬钩往往是碰两下就走了,所以必须待浮漂下沉时才能提竿。
8 q) ?. Z, U, x3 K0 C9 k7 Y9 g  (4) 溪水往往不是太深,如经常有人来垂钓,有可能鱼不咬钩,遇此情况应躲起来,候鱼上钩。" j/ A' ]. @  k& e# U# J
  (5) 在溪流中迎流水的一面,鱼多一些,下钓应选这些地方。*
发表于 2008-8-27 1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方法要通知跑鱼学习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9 06:03 , Processed in 0.0377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