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75|回复: 2

民族虚荣心决定iPhone 4s市场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5 2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今年甚至有可能一举超过日本成为老大。什么是奢侈品?尽管没有准确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产品价格要远高于价值。而消费人群的一大特点是不计较成本,更看重由此带来的“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在iPhone 4s上市之际,众多理性分析文章纷纷出炉。专业人士说,感觉iPhone 4s不可能像去年iPhone 4s一样火爆。理由有iPhone 4s外观没有改进;其海外市场最大的亮点人工语音智能系统SIRI没有中文版本,在国内无法发挥作用;还有诸如800万像素摄像头是浪费,一般情况下根本用不到等。

  平心而论,一部1000多元的国产智能手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功能早已经绰绰有余。花高出几倍的价格买一些几辈子都用不到的功能,是有几分当“冲头”的味道。

  在电子产业发展到如此高度的今天,几乎任何产品都是“白菜价”,在这个领域,暴利早已成为神话。有人单纯从技术、芯片,对iPhone的成本作了一番测算发现iPhone成本不应该比一般智能手机高出多少,“成本应该不会超过2000元。”iPhone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在饥渴营销营造出的 “奇货可居”氛围和高端定位策略。

  消费心理研究发现,人们购买商品除了实际使用功能外,还有炫耀、自我满足、维持交际圈等附加功能。在基本需求满足的前提下,附加功能甚至远远超过了产品的使用功能。

  大多中国消费者买奢侈品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的价值,相互以奢侈品来攀比和证明自己的财富能力及社会地位是一个主要因素。奢侈品是用来社交的重要符号、有攀比价值的必要性。在一个崇尚名牌的民族里,如果没有奢侈品将会失去职场竞争力,没有奢侈品,也许就意味着没有朋友。笔者的周围就不乏用着苹果手机,却从来不上网的朋友,其购买理由大多数是跟风。

  苹果手机就像是时尚圈里面的爱玛仕、香奈尔,这些品牌推出的每一款新品都在万元以上,细节上的一点儿变动就会引起粉丝的尖叫和拥戴,这又岂是理性的思维能够解释清楚的。

  传播学研究表明,今天中国社会对于90%的文化和事件是通过情感的判断来认知的。情感判断本身是一种关系判断,也就是说人们作出的判断,不是逻辑本身的严密性,也不是事实、论据,而是首先判断事件与个人的关系,这就需要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更好的情感互动。

  其实,说iPhone 是奢侈品也颇为牵强。

  奢侈品最大的特点便是小众,特别是手工制造的特点决定其产量受到限制。但iPhone是由富士康代工的产品,是大工业时代机械化的产品,“要多少有多少。”

  苹果公司乔布斯的“情感经济”战胜了理性经济。排队抢购也好,高端形象也好,都传递出一种信息——拥有我,与众不同,虚幻的氛围中生出了真金白银。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iPhone 4s不愁卖不出去。

发表于 2012-1-16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切都不是老百姓或消费者的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6: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1 08:32 , Processed in 0.0368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