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521|回复: 274

知君用心如日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 18: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纨扇圆洁。
  纨扇形圆,如日亦如月,其色柔白,细润而静洁,一如女人千年的曲婉深爱,朗朗而明。
  “纨扇圆洁”四个字是我从《千字文》里看到的。宛然美人如满月,莹亮如水,手里握着她一段从容绵密的人间岁月,在桂花树下,就那么轻轻一握,盈盈一掩,眼波一横,便拥有了那些做得起的“德言容工”。
  纨是白皙细洁的纨素之质,是“腰若流纨素”的轻质玲珑,是宋时女子箱笼中那一款绣有芙蓉图案的窄袖春衫。
  圆是圆满,是圆熟,是安瑞,是花开富贵。
  洁是静雅,洁是修洁,是圆满后的贞静,是皎如霜雪的齐地纨素一天照夜的白。圆洁于女人是境界,是情有所属的志得意满,是案几上那一柄浸于麝香烟霭中温润的玉如意。
  这纨扇的女子,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班婕妤,始知这汉宫纨扇人已惆怅了千年。
  班婕妤为汉成帝妃。她博读经史,气质高华,以见识德操而文明于天下,奈何她所遇之人却为“湛于酒色”的成帝刘骜。她善诗赋懂音律,初入宫时,成帝也曾爱极一时。后成帝得赵飞燕、合德姐妹,二人以色侍君,连夕承欢。成帝贪恋,渐渐冷落了班婕妤。恩爱中断,班婕妤心灰意冷,后退居于长信宫侍奉太后。
  自此长信深宫,铅华褪尽,孤灯映壁,时时就想起昔日的温柔缠绵,想起为他曲尽的心意,他却不懂。对着手中纨扇,不禁伤神。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绢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怨歌行》
  吟诵了千年的《怨歌行》,那纨扇也便有了一缕精魂,奈何纨扇与圆洁是无缘的。秋凉见弃,亘古早已命局天定。
  所谓纨扇,素绢两面绷之,美人雅玩于手,柄用“梅烙、香妃竹制”。且不说那素绢是如何的细腻皎洁、精美柔质,单是那扇柄制作用的料,已让人惊心。梅烙深雪,原是凄美得动人心魄,再有那眼泪染竹成斑的湘妃故事,二竹做柄,玩转于手,不知道可否看到娥皇、女英哭泣舜帝时湘江之上那漫天的烟水,那柄也有了涔涔的凉意。
  耳边依然那有新织就的齐地纨素剪裁之时的裂裂声响,如班婕妤如抗如泣的诉说。
  这如霜的洁一如曾经少女的我,当年也是你慕我才名,立为“少使”,这亦臣亦友亦妻的位置,是我梦里求得的。为君可论史,友可读诗,妻可话风月 。我是一本厚的竹简书,字字是珠玑,终于等到了你。像一缕云一样,我日夜绕缚于你的身旁,一唱一赋,一谈一笑间,眉眼相遇全是爱意的纠缠,正是芳心密与巧心期。那爱也曾浓的化不开。
  那次你要出游,执着我的手不放开,可你怎知我沉重的心事,圣贤之君出游,皆有名臣佐伴,唯夏、商、周三代末主不顾礼法,置嬖宠于侧,我是怕中了那个咒。爱你的人,更万分珍视你爱的社稷江山。我狠下心拒绝了你,我想你会懂得的。因为你的爱,我不得不在人前敛起性情,谨言慎行,我要的是生生世世地相守。我辞谢了你一次一次的相邀,那天我看着你坐上御辇 ,回头望我,情意深长。那一刻,我相思得心痛,后悔得心痛。如果,早知道结局是一样的,我会身着华彩被你执了手,招摇于市,让所有人记住,我就是常伴君王侧让他爱得不忍一刻分离的才女班婕妤,这等风光华丽的好日子人生能有集合?!要这劳什子“端庄”“妇德”做什么?!
  本以为我们是那合欢扇上的合欢花,在春光里绽放,可是我知道不管我如何高洁如素,我也一样摆脱不了那早已命定的符咒。我爱的是一个大汉天子、国富民庶的皇帝,他受着天下所有女人的目光,注定他不会为哪一个女人长久停留。
  我的天很快会塌,但我得有勇气接着。
  可是,有没有一次例外,有没有一次侥幸!转瞬秋节至,生命真的如这手中扇。只是这一天来的太早,春至秋不过是一季轮回,我便注定要付出生命的所有,因为我忘不了那些被你爱恋的好日子。我还没有老,我满身满心的柔婉才情只不过被你窥见一斑,甚至那阙歌词还没有填完,那首曲还没有谱就,你并不知道那是一言一柔心,一曲一断肠。可在你眼中一切已不重要,所有为你准备的心绪也如这歌词一样被秋风扫过一池芙蓉,零落得满眼满地都是。
  我生为你来,而你不过是用手点了一下我的眉心,便飘然而去!你看见了春来还绕御帘飞的娇燕。你再不曾回头。我一日一日在如水深夜幽寂独眠,听着耳边虫声窃窃吟壁,回想着一寸一寸过隙的流光,我想知道,对于我,你有没有过一丝的舍不得,哪怕是闪念间?
  一切似乎已经走远,我的心我的人已冰封于那一段日子,不再打开。我想去长信宫侍奉王太后,尽一些天下凡人儿女膝下承欢的孝道。或许我不是最好的妻,但我却是太后口里心里的好儿媳,是她当年一句“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的庇护,使我免去多少祸端。
  在这场爱欲角逐中,我不是她们的对手,也不想去争,不屑去争,因为以色侍君不是我的初衷。我眼见得你日日沉迷,听到了那一句使我从此断了红尘念想的话:“吾当老于是乡(合德温柔乡),不能效武帝求白云乡也。”侍奉太后的奏章刚递上去,没想到你那么快就答应了,无一点犹豫之色,听着你从未央宫传来的“允其所请”的口谕,我心里不禁又是突然一凛,回头看那熏笼玉枕已再无颜色。这气,是赌,还是堵?
  自此,长信深宫寂寂,“夜悬明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多少个房深风冷的夜,伴我的只有那一盏明灭的宫灯,那盏形如宫女跽坐的灯,双手之间擎一柱灯苗,神态恬雅安详,永无怨尤永无机心,那表情心思是在诠释着人世间的圆融与大信,一如宫名。
  月明人静漏声稀,夜夜听见谁家妇人,永夜无寐,呕呕轧轧织成一段回文锦字,将去寄呈谁。岁月在青丝换华发间悠然流走,我不想知道昭阳宫里的红尘人世已过了多少年。
  可是那一年,绥和二年的三月,你四十二岁,对于一个男人正是大有为的好年纪。武帝四十二岁时,迎回了第二次出使西域的张骞,自此汉与西域开始互相交好往来,开辟了润泽千秋的“丝绸之路”。对于你,四十二岁,意味着永远的终结。正如你所愿,就在她的怀里,一切寂灭。
  你可知道这世上有比合德怀抱更醉人、更撼动人心的东西?你怎会不知,你真的不知吗?
  那天一早,长信宫门刚刚打开,这长长的台阶我还没来得及扫一级,宫人来报,说你走了。我站在台阶上就这样突然懵了,一切没有了影像和知觉,我哭得笑了,我笑得哭了。我知道我们的故事结束读没来得及,就再也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无数个夜里“空悬明月待君王”的痴妄刹那间亦成了奢侈。
  可是新的故事我们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再也没有人抢你了,你终是我的了。我不能离你太远,无论你在哪里,即便阴阳相隔,对于我都是一样的,只要不离你太远就好,能感觉到你就好,就像我居长信能听到你在昭阳的歌管,能看到带着日影从昭阳宫飞来的乌鸦一样,我也意足了。
  我请旨为你去守陵。“西风残照”正是我此时的心境。
  这一点心苗在你陵前那样幽微明灭。寂寂地靠在那殿前的柱子上,就是靠在了你的臂膀里。我心好静,你是我的,你终归又回来了,我只当你睡了,睡一个日长眠深的觉,我熏上了那日未燃尽的半炉香,那首曲子我已制好,那阙歌词我已填好,你听着,我唱给你听:
                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
                炉氲暗徘徊,寒灯背斜光。
                宛转复宛转,记忆更未央。
  这一生所思所念的不过是相视而坐的人间夫妻。这一腔怨艾堵塞于胸,如寒夜更声,今世再难平。
  五年之后,在汉陵幽深的夜里,班婕妤,她那一点心力终于耗尽,人如一盏孤寒的灯苗,倏忽就灭了。那时她不过四十岁。松风寂寂,一弯浅月,淡淡的照在碑冢之上,那月色的白,竟不是悲凉,不是苦痛。唯见岁月悠长。。。。。。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她的心思意志亦如日月,坚定清明,不是妇德不是端庄,而是人生大爱。在她“辞辇”时,那份爱早已深挚而厚阔,只是他不觉也不懂。
  可知夫妇原是琴瑟,这根管弦对于他永远不会调得正。奈何她为樊姬,他却不是楚庄王。怜她满腹经史之略,却无人赏,每日里倚窗空嗟叹。这“纨扇”从班婕妤始便是一个“怨”字。
  在杜牧的《秋夕》里,这把轻罗小扇在大唐的深宫里扑着流萤。天阶的夜色已凉如水,坐在宫门前高高的台阶上宫姬,不忍回屋,那银蜡秋光冷画屏是孤衾的寒。抬头望见天河澄澈,织女正对镜理妆。这世间凡尘竟不如隔着宽江阔河的天人,一年一度有鹊为桥、佳期欢会来得真切,让人有念可想。
  班婕妤才情满腹却懂得隐忍,世人总觉的她是这样的委屈,几千年来便一直对她有一种疼惜。她已成典范,秀士文人想起她,总也有一怀说不尽的幽柔爱怜意: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这是明唐寅的诗,唐寅是一个心意极柔的男人,他懂得班婕妤的苦,所以他劝慰她,劝慰着所有“高城望断、阑干拍遍”的闺中痴绝粉泪人儿。若婕妤有知,会不会冲那江南才子掩口莞尔,把这噬心噬肺的愁和憾化解的平民一点、淡泊一点、洒然一点。
  唐寅笔下的纨扇女子孤寂中有了一点点出世的淡泊,正如他诗中所言:“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唐寅才名满天下却生不能仕,他的愁他的苦只好用”风月“化解。他用宛如歌谣一样的白话,参透天语。同是失意人,他更懂得。
  自古好花好月知多少,可弄月吟花有几人?
  自是”花自怒放月自明,几人解得风情。“如同这纨扇的愁,又有几人懂得几人怜?
  这皇宫的夫妻是相见难的怨,人间夫妻却是常厮守的倦。这千古爱欲,几人畅意?谁人又能济世悬壶开一剂良方,除却这红尘俗世的病根?

评分

参与人数 1体力 +3 偃师币 +3 贡献 +2 +3 收起 理由
惊起一鸿 + 3 + 3 + 2 + 3 要加不会忘的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18: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呀,写完这个也要把我累死了,自己先顶自己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18: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类妈呀`    阵长```       我做下慢慢看哈``    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0: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啊!写的好啊!
虽然我就知道这是写深宫怨妇的,皇帝真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把俺想说两句的思路也引到玉米地里了.哈哈,认真不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实话啊 !我真是看不下去了。。。没嫩高类修养,看着都是浪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着可能费劲儿些 咱可以学啊 古典文学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深厚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1: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对!慢慢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1: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向楼主学习, 学习她挖掘历史古典人物的唯美心声, 深宫幽怨也能体现中华文化之精深啊 。
  在阅读本文的时候, 你犹能感受故事的主角---一个集才人 诗者 怨妃 爱尤的为一体的古代美妇,对着那小小纨扇发出的哀怜、凄欢、忧伤、渴求、悠远的吟唱,让人惋惜、同情、感怀。继续品下去,楼主用后世名家才子杜牧、唐寅的诗来重解和升华纨扇的美妙、深情以至幽淡,更能管窥楼主的本意:相见难之悲情能否撞却守之倦的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1: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感古之情殇,念今之迷惘啊!
不知有无曲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2: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对俺类支持,写这篇的本意是在感慨古代女子的悲欢情歌,至于最后的结尾,确实也是有那样的疑惑。。。。。。。说句臭美的话,其实自己还是很喜欢这篇的,写着很费劲了,翻历史资料不晓得翻了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2: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捉真累
楼下的直接用三句话给概括楼
叫我也知道他写了点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2: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I服了Y们!写的确实很不错!我不会写,但是我会看得!一泓也很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2: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1.  这个女人很有才和很漂亮,被皇帝拉去当老婆
2.皇帝很喜欢她,文驺邹点说就是很宠幸她
3.皇帝变心了 喜欢飞燕了!于是小班同志就很失落,独守空房写下了感天动地的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2: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阳光真是厉害啊,三下五去了就把内容的核心给抓出来了,果然是俺类的知音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2: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最近不写了,太累了,就隔他个十天半月出一篇好了,晕,看来有耐心人不多,写类多简单易懂了。。。。杂看者费劲了,请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2: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是好!幸亏你没把《乐府诗集》给搬出来!那更是晦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2 22: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就不要在这里混了。。。。木知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 22: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我看得懂!咱俩伙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7 02:16 , Processed in 0.04662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