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孩子是人生大事,当“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谋划“让孩子不输在肚子里”,为此,很多家庭为了生孩子不惜血本。近日,记者走访了冰城多家孕婴用品商店、家政公司以及妇产医院进行了全方位摸底调查发现,如今为了生个“超级”孩子,一些准妈妈怀孕期间总是瞄准“高端”,只选贵的,不看对不对,为了孩子就是“不差钱”。很多商家也抓住了准父母“不差钱”的心理,大肆推介其产品的效果,助长了孕妇“超级消费”的波澜。医疗专家、社会学专家表示,这种“让孩子不输在肚子里”的盲目非理性的消费不可取,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科学、适度地选择。 衣——
穿造价最高的防辐射服
防辐射服现在已经成为了准妈妈们的必备品。为了迎合准妈妈们保护胎儿的谨慎心情,很多防辐射服商家不断推陈出新,市场上各种孕妇防辐射服频繁更新换代,款式也越来越新颖,价格也越来越贵。
记者走访了哈市几家大型商场发现,目前商场内防辐射服主要有两种材质,金属纤维和银离子纤维。金属纤维材质的防辐射服比较便宜,一般需260-900元,而最新流行的银离子材质的防辐射服则需千元以上,在道里区一家商场内的进口防辐射服专柜上,银离子防辐射服最高标价为2199元。商店服务员表示,“这款最贵的卖得非常好。”
对市场上防辐射服价格虚高的现状,哈市一妇产科专家表示,“并不是价格高的防辐射服就能100%防辐射。”
食——
大量进补高档营养品
为了胎儿能够健康发育,准妈妈的营养可是个大问题,从食品的种类、品质以及搭配上都格外注意。
准妈妈王女士对记者说,“自从怀孕起,家里每个月用在吃上的家用比以前多了500-700元,肉类鸡鸭鱼虾每天换样,各式的水果也不断。听说水果中榴莲最有营养,老公经常给我买。我们俩的爸爸妈妈只要做好吃的就都往我这送。”除了日常饮食,王女士还买了很多保健品,“叶酸、维生素、蛋白粉、钙铁锌镁等等对婴儿健康有益的保健品我差不多都买了。”
记者走访各大商场内的保健品专柜发现,凡是打上“孕妇专用”的保健品都在200元以上,比普通的保健品价格高出10%左右,而且都很热销。
对于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疯狂进补的现象,妇产科专家提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怀孕期间适当进补是应该的,但是孕妇应该按照所需营养表科学进补,不应盲目疯狂进补。近年来,由于盲目进补导致体重快速增长的孕妇非常多,如果孕妇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脏、肾脏等脏器的负担,而且也容易导致孕期糖尿病。如果孕妇患上孕期糖尿病,将导致胎儿肺部发育不良,造成呼吸窘迫,也容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情况严重的,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也会产生影响。所以孕妇进补应该适度。
行——临时买轿车代步
为了准妈妈的交通安全,很多没有私家车的家庭为避免让孕妇乘坐公共汽车,一般会坐出租车出行,由此一来孕妇的运动量减少了,出行的费用也增加了很多。
家住香坊区的准妈妈秦女士刚刚怀孕时,每月出行的费用比怀孕前增加了500-800元。为了出行方便,家里还特意花13万买了一辆轿车供秦女士出行专用,由于夫妇二人都还不会开车,又特意请了司机。还有很多人在怀孕后就放弃了工作,专心在家安胎。
对此,郑丹表示,“孕妇需要适当的运动量,如果运动少,会食欲不振,导致胎儿营养不良。而且孕妇也需要适当的社会生活,避免情绪上的过度焦虑。”
检——花高价做彩超
怀孕期间,准妈妈的常规孕检是少不了的。一般怀孕6个半月以前的孕妇需每两个月做一次孕检,而6个半月以后则每半个月做一次。孕检时做普通B超需50元左右,做彩超需要100-200元,而四维彩超则需要300-500元。
在哈市各大妇产科医院里,很多孕妇在孕检时都选择做彩超,彩超室门口往往排起了长队,做四维彩超的孕妇也很多,而普通B超室则门可罗雀。
专家表示,“产妇孕检没有必要每次都做彩超,除在胎儿22-24周时产妇可以做一次彩超或四维彩超看看胎儿是否出现畸形情况外,其他时间普通B超一样能看得清清楚楚。”
胎教——要买“高科技”仪器
除了一系列的硬件设施,孩子的胎教也是准父母们关注的焦点。原来大家认识的胎教只有听音乐胎教法,现在又发明了抚摩胎教、触摸拍打胎教、光照胎教等方法,很多商家将胎教的方法总结成册在书店销售,受到很多准妈妈的青睐。网上的胎教论坛更是准妈妈们学习方法、交流心得的好场所。还有商家研制出了专门的胎教仪,受到很多准妈妈的热捧,一台胎教仪的价格在200-1500元不等。
“其实最好的胎教就是妈妈的爱,妈妈平时多抚摸自己的肚子,多和胎儿说说话,比任何音乐任何仪器都有效果。没必要去使用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胎教仪器。”专家表示。
分娩——要去最贵的医院
分娩是关键的一步,很多家庭选择费用高昂的医院。记者调查了哈市多家医院,以顺产为例,普通医院只需3000元左右,条件稍好的医院一般在5000元左右,而很多家庭认为,最贵的才是最安全放心的,为迎合这种高消费心理,很多医院推出价格高昂的分娩套餐。一家私立妇产医院最贵的VIP分娩套餐价格为15800元,据这家医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孕妇都来提前预定。
对此,专家表示,“价格高昂的医院并不代表其医疗设备和技术非常先进,一般价格都高在了其他的环境上,一些病房内电视、冰箱、空调等设施一应俱全。病房内只要温度、适度适宜,卫生、通风条件合格,都能保证安全分娩,准妈妈们没有必要专挑贵的选。”
坐月子——请金牌月嫂
以前产妇生孩子,都是夫妇双方的妈妈来照顾,可是近年来,经验丰富、方法科学的月嫂越来越受欢迎。在准备生产前,请一位好的月嫂是准妈妈的重要功课。记者走访了哈市几家月嫂中介公司发现,如今月嫂的薪资行情看涨,在3600-8000元不等。一家月嫂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6000-8000元月薪的月嫂预约的人非常多,有位金牌月嫂档期已经排到了明年3月。
“最贵的月嫂未必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很多金牌月嫂进入产妇家庭后,由于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等不合,培养孩子的观念也不一样,经常闹矛盾,所以孕妇选择时不要只选择最贵的,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家表示。
母婴用品——必须买名牌的
记者走访了哈市多家母婴用品商店,婴儿车、婴儿床、奶瓶等物品轻则千元,重则上万。一位店员告诉记者,“越贵的商品卖得越好,现在的家庭为了孩子都不差钱。” “婴儿床1200元、婴儿车1000元、消毒锅300元……”
已当上妈妈的陈女士说,“能记得清价格的东西大概有4000元,还有婴儿的很多衣物,买的都是名牌,但因为不是一次性购买,很多都记不清了。”
对于非名牌不买的这种现象,专家表示,“孩子的衣物等生活用品并不是只要名牌就好,只要是纯棉的,对孩子的皮肤没有刺激的都可以。而且,用开水煮来消毒是最经济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没有必要买专门的消毒工具。”
专家:
孕期消费别盲目
对于很多家庭为生孩子“不差钱”的现状,及市场上围绕孕妇的产品价格虚高现象,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董鸿扬老师。
董老师表示,现在生孩子的夫妇多是80后的独生子女,由于孩子越来越少,家庭对孩子的培养非常重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所以对孕妇的关注度非常高,很多家庭已把“不让孩子输在肚子里”作为培养下一代的起点,重金投入,这种过度进补,盲目消费的做法不可取。同时,很多商家也都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对其商品进行大肆炒作,掏空了孕妇的钱包,对“从肚子开始攀比”的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准父母们应该根据自身条件科学、适度地选择孕期消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