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一次崩溃性的极限穿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集  上街的山人和猎户要离队——智!
      天气异常怄热,热的人身上在流油!

      在一个山民的家里,走疲了的驴儿开始驻足休整,水龙头里有山民引下的泉水,喝上几口,甜丝丝的,好美!
      趷叉哥和凌霄,趁着山民晒药材的彩条布,支起了炉灶,开始做午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5瓦房沟1.jpg

      因为这家院里没有树,火烧火燎的,有点难受,我和莫非一起继续下走,穿进了另一个农家,正屋上锁,屋檐宽宽,核桃树下树荫凉爽,桃树叶间青果诱人。
      找一根木棍捣碎蒜泥,下一锅挂面配上青菜,一大碗蒜面条下肚,哈!哈!饱了!从体内到心情,一股温馨的暖流在不断的升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8午营瓦房沟dsci2280.jpg

      屋檐下,星空和莫非、飘柔、里程表又耍起了地摊,锅碗瓢勺,林林总总,扯起了拉面;美人鱼和渔夫,煎煎炒炒,乒乒乓乓,做的啥饭也没记住;洲洲倒是和我一样,不声不响,孤孤单单,埋火造起饭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8午营瓦房沟dsci228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星空——午营瓦房沟dsci227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星空——午营瓦房沟dsci227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星空——午营瓦房沟dsci2278.jpg


      来时带了三个甜瓜,好沉!餐后再啃点水果,好甜!
      掏出相机,留下这美妙的瞬间;晃悠浏览,环顾这秀丽的山乡;一不小心,鸡儿叨走了番茄;隔墙有耳,村妇听走了我们的俚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8午营瓦房沟dsci227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8午营瓦房沟dsci2282.jpg

      又要启程了,弥勒佛找来了准备上山采药的山民作向导。当然,此时已经知道了两个县有两个鳔池村,我们犯了一个方向性错误。
      上街的猎户已经走劈了,到瓦房沟村时已经一瘸一拐走不动了。前面的路有多远谁也说不清楚,于是,他选择了退出,沿瓦房沟村继续前行不远就可以见到公路,打电话叫老美来接住,驴途就算结束了。  



90上街“猎户”.jpg (147.5 KB)
2008-7-7 17:48
      为了照顾猎户,上街的山人也放弃了随队前行,陪着一起离队。为了减负,巩义的适宜也叫山人和猎户把帐篷带走,大喊大叫着偃师的驴不够意思,没有人主动让她混帐。
      事后看来,猎户的选择是明智的。户外活动,必须学会放弃,放弃,也需要勇气,不会放弃,很容易走进可怕的深渊!
      如果猎户碍于面子,继续随队前进,我真的不知道,在今后的一天半时间,他将怎样度过,后果将会是什么!
      勿庸置疑,由于误入歧途,接下来的行程将充满艰辛和变数,莫测的风险随时都会发生。这一点,我当时就隐隐约约的能够感觉到,因为状态良好,挑战一下也无妨。而随后的际遇,也恰恰证明了我的这个心灵独白。
      上山采药的山民是一个40岁上下的中年男子和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他说,可以把我们带进天池山景区,穿过景区,涉过一条漫长的峡谷,就可以跨进洛宁县境内,先到湖地村,再到鳔池村就只有十多里地了。




15瓦房沟4——上山采药的老乡.jpg (83.33 KB)
2008-7-7 17:48
      嗨!嗨!你说复杂不复杂!
      既来之,则安之,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酷刑油锅,咱也得去闯闯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集  望着远山的发射塔,胡导想起了木札岭——寒!
           V型反转,继续上山。
      毕竟有向导带路,尽管天气更加闷热,尽管一路不断拔高,尽管小道模糊不清,尽管树丛纷纷扰扰,大家似乎吃了定心丸,驴起来还是蛮精神的,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走向发射塔下垭口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走向发射塔下垭口2.jpg


      登上一个山梁,向导指着远山之颠的高耸的发射塔说,我把你们带到塔下,塔下有个垭口,翻过垭口,顺路下行5、6里地,就下到天池山景区的公路,沿公路前进可以到达景区服务站,到那里再问路吧!
      哎呀,够劲!且不说发射塔所在的那个山恁高(后来听弥勒佛说,此山海拔1400多米呀),从我们站的位置到那个山,还有两个一高一矮的两个山头,隔山指山,大家都有怵咧!
     “这塔似曾相识,好像我去过!”胡导说。
     “我也觉得!”我说。
     “想起来了,像是木札岭的发射塔。你忘了,从老幔场看木札岭上的塔,就是这个感觉呀!”胡导说。
     “不错呀,那次我们走劈的一塌糊涂,看来,这次也好不到哪里去!”我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发射塔下垭口dsci228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发射塔下垭口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发射塔下垭口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发射塔下垭口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发射塔下垭口dsci2283.jpg


      向导走的真快,不,几乎是一路小跑。我们鱼贯跟随,下山,上山,穿沟,越岭,路道模糊的几乎看不清,树枝扑甩的脸生疼,就这样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在那个一丝风儿也不遇的闷热环境下,我们来到了发射塔所在的山下。
      向导曾经说过,这里上山的路很陡,也很难走,现在我们大家才领教了啥叫牛瞪眼坡。
      本来已经是累得七零八落的驴儿,再遇到这大约65度的山坡,唉,你说受罪不受罪?没法呀,唯一的选择就是打起精神——上!
速度是彻底放下来,三步一歇,五步一停;汗水是彻底出足出够了,毛巾湿透拧拧,再湿透再拧;说话的明显减少了,得省的力气,不能作无为损耗;上太白时没有吃完的巧克力、糖果之类,我也一起报销了。
      垭口到了,很宽很阔的U型垭口。向导要与我们分手了,上山采药去了,我们一行也该大歇一会儿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发射塔下垭口dsci229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河之洲,又名洲洲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胡导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了犹未了——发射塔下垭口dsci229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美人鱼——发射塔下垭口dsci2293.jpg


      哈!哈!再看看我们这群驴儿的尊容,要多狼狈有多狼狈,男士都是赤脊巴梁,女士我就不敢形容了,再看看大家的脸,用胡导的话说,都跟用破鞋底子抽过的差不多!
      吃点东西,歇歇脚,气儿顺多了。赶紧打开相机,每人来张特写,谁说他不狼狈,我可有照片为证哩!丑就丑点吧,咱丑的气派呀!
      驴途还在延伸,片刻的惬意很快就过去了。背起行囊下山,感觉好多了。毕竟一路下坡,很快就走上了天池山景区的公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胖乎乎——发射塔下垭口dsci229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山人——发射塔下垭口dsci228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岁月如歌——发射塔下垭口dsci229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星空——发射塔下垭口dsci229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鱼的眼泪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集弥勒佛说在景区里不扎营——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发射塔下垭口向天池山景区行进dsci230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发射塔下垭口向天池山景区行进dsci2301.jpg


      曲曲弯弯的水泥路在向着深山延伸,走在景区的驴儿前后相距大约有一里多地,原因很简单,有人走劈了,有人脚泡了,连著名的巩义恶驴适宜都不是得发出感叹:你们偃师的驴,真性呀!






      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嵩县西北部王莽寨林场境内,景区观赏面积4万亩,森林覆盖率 98.57%,其中栖息和生长着野生动物184种,植物1800余种,主峰王莽寨1859.6米,年均降水量812毫米,年最高气温28℃,景区山静如眠,绿荫如盖,水清如滤,石洁如洗,是中原地区风格独特的生态旅游胜地。
      其实,一路走来,我们也没有看到什么好的精致,可能是景在深处我未见吧!

      不过,路过的刘秀藏兵洞,还是让我心中掠过一分惊喜。与景区主峰王莽寨联系起来,可以想象,当年王莽和刘秀,在此肯定有一番惊心动魄的交手,至于故事的来龙去脉,不得而知,匆匆为文,不及细查。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发射塔下垭口向天池山景区行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5天池山景区1.jpg


     当过驴儿的都知道,大马路是最难走的,地面太平,杠脚呀!景区的路真好,驴儿享受不起;景区的道真长,驴儿走得好辛苦!
      终于,我们走到了一个游客济济的地方,河水哗哗而下,河畔垂柳丝丝,停车场开阔宽畅,歇息地廊倩座多,众游客频频回首,服务社啥货都有。
  


      放下和血肉混为一体的大包,徜徉一番人间天堂的天池山胜景,痛快!
      向景区的人一打听,大家倒吸了一口凉气。从服务站继续前行二里,下水泥路,**一个名叫洞子沟的大峡谷,再走十多里才能到达湖地村,从湖地村到鳔池村大约又是十几里山路。而且,山里人的“里”似乎有点大,往往比度量衡的“里”相去甚远。
      此时,驴群里驴情开始有些SAO动,走劈的看来不是少数,都希望就此安营扎寨。当然,说心里话,我也很希望就此驻足,因为,从上午8:30到现在下午6:30,驴蹄就没有闲过,基本上也属于走劈一族了。
      于是乎,纷纷去向领队弥勒佛提建议。弥勒佛的回答很简单:不行!原因很简单,距鳔池村太远,明天白马涧走不完。
      我坚信,此时的弥勒佛比别人也好不到那里,但是,他是领队,是驴队的灵魂呀!他如果同意停下,谁也不会说啥,只不过,明天再下白马涧的可能性等于零。
      这就是领队的素质!这就是驴队的精神!“放弃”不会轻言,“前进”的脚步不能停下!真的,我越来越喜欢弥勒佛领队了!
      再留恋这里也不行,因为这是驴队,不是游团。领队命令一下,是不允许异向思维的,最好的选择是服从!
      天色不早,赶路要紧。


      毕竟都是一群久经沙场的老驴,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没有一个人放软蛋,开拔的号令一下,你看谁比谁走的欢。
     公路很快到头,洞子沟就在眼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集夜迷洞子沟,偶得“王老大营地”——牛!
      前进!前进!在峡谷中,沿着水边!

      溪水哗哗低吟,驴儿沙沙蹄疾,除此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寂静的山涧有点恐怖,走劈的驴儿有点心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6走进洞子沟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6走进洞子沟4.jpg


      起初,还可以见到明显的路眼,越往里走,小道就模糊不清了。
      我是走在中间的,前后都是谁也记不清了。前面开路的,大概是趷叉哥和胡导吧,这俩驴有点恨路;后面收队的肯定不是洲洲(看来,组织部门肯定受贿了!)可能是崩溃和胖乎乎吧!
      夜幕悄悄降临了,驴儿疲疲的串行着。
      弥勒佛提醒大家,拿出头灯,前后跟紧,小心脚下,注意安全!
      我真的有点崩溃了,两条腿好似灌了铅,每走一步都是说不出的难受;我真的有点瞌睡了,两眼涩涩的,好想倒在密布的落叶上迷糊一会儿;我真的有点饿肚了,中午的一大碗面条不顶事的,饥的心慌;我真的有点干渴难耐了,从早到晚喝了十斤水,全部变汗出尽了;我真的有点不想走了,只要有一个人提出就地躺下不走,我会毫不犹豫的跟随,管它是草叶还是碎石,胡乱地睡上一觉再说;……
     “近期不出来了,本来是出来休闲哩,这简直是在毁身体呀!”不知是谁如是说。
      我隐约觉得是凌霄大哥说的,可人家不承认呀,硬要说“老大呀?歪我类呀?这是我学崩溃说的呀?”又是要打我屁股,又是要晚上砸俺家玻璃,唉,啧啧,这事弄的……。不过,大哥呀,俺家住十楼,想砸俺家玻璃吗?——没门!
      不知不觉,身边不见了水流;稀里糊涂,驴道在不断拔高;你言我语,抱怨之声四起;恍恍惚惚,树丛崎岖难行。
     “走错路了!GPS定位系统提示,原路返回!”弥勒佛说。
     “不敢再相信GPS了!百米之内有误差,走时不提示,走过了才提示错误。还是下去沿河水走吧”洲洲说。
     “唉,房露偏遇连阴雨呀!”这是崩溃背洲洲游记里的一句话,贴切呀!
      啥办法?再嘟囔也不中呀!不管爬上了多高的山崖,还得乖乖地都给下来吧!
      倒霉呀!我那几十块钱买的包罩,也不知道啥时候,让那飞舞的树枝给挂走了,因为走得靠前,原路返回的时候,我和星空、凌霄落到了最后,当我发现时,再找已经晚了,心疼呀!
      下!下!下!终于见到水了,继续顺河走!
      有人提议,真的走不动了,就地宿营吧!——真是心声呀!
      可洲洲说:“水不干净呀,有毒的,咋宿营呀!”刚进峡谷的时候,水真的发黄,都看见了。
     “让我下去看看!”正好,我就在河边,一扭身就下去了,在一滩水旁,用头灯照着,观察水里的情况。
     “扑噜!扑噜!”究竟是青蛙,还是鱼儿,受惊后游走了,我也没有弄清楚,反正有活东西存在哩!
     “没事,水会吃!”我说。
     “就住这里了!可斜坡树丛,咋扎帐呢?”不知是谁说。
      也是,连驴儿都站的东扭西歪、高低参差的,扎帐肯定不成!
      我用头灯下意识的向河对岸一照,似乎一片地够平。我说:“让我上去看看!”
      哈!哈!头灯照住的平地后面是很宽的平路,平路那面是更大一块平地,扎十几顶帐篷绰绰有余哩!
    “都过来吧!营地大大地有!”我兴奋的招呼大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洞子沟营地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洞子沟营地2.jpg


      卸下沉重的大包,伸开眷恋的彩条布,坐在上面喘了好长时间气,吸了两支烟,还是有点不想动。无奈,肚里太饥,开包取出一个大甜瓜,咔咔嚓嚓,一坐窝连皮带蒂吃了个精光,好极!
      别人都开始撑帐、做饭了,我还是懒洋洋的不想动弹。临帐的弥勒佛更痛快,饭也不吃,就钻帐睡觉了。
      唉!还得做饭呀——饥!简单点吧,开水+核桃奶粉+盐+醋+番茄+两个烧饼,因为出汗太多,光吃甜的可不中呀!嘿!嘿!真的不好吃睐!——硬咽!今生今世这顿饭吃的,空前绝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洞子沟营地.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洞子沟营地dsci2307.jpg


      撑帐,睡觉。趷叉哥的歌声真好听!

      经洲洲提议,大家一致通过,我们把这块营地命名为 “王老大营地”!次日,弥勒佛说,此营地位居洞子沟中央,前后想再找这么大一块营地都难呀!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俺王老大也真牛了一把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洞子沟营地dsci230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洞子沟营地dsci231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集晨曦中弥勒佛探路走迷了——急!
      这一夜睡得好香!

      都6:30了,躺在帐篷里还是不想出来。拉开帐篷一看,不少驴儿都起来了,唉,还是起来吧,弥勒佛说了,8:30准时出发!
      洗脸,收帐,做饭。
      昨晚睡下之后,飘柔还在咣咣当当的切红萝卜,早餐时请星空炸了两个烧饼,就上红萝卜,吃的还算有味。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8洞子沟早餐dsci2305.jpg


      临帐的胖乎乎说,与他同帐的弥勒佛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饭也没有吃,就一个人到前面探路去了。唉,当个领队辛苦呀!
      小鱼儿和另一个女驴脚上打了泡,剪破,挤净,用创可贴沾了。唉,可以想象,再驴起来,有多难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3星空在焚烧垃圾.jpg


      左等右等,弥勒佛就是不回来,都上午九点了,还是不见他的影踪。有人前面接他,也是失望而归。驴儿们在焦急的等待中,测想着,他究竟会出啥问题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0弥队一大早去探路,三个小时没回来,大家在急切的等待.jpg


     “回来了!回来了!还带了个向导哩!”顿时,寂静的山涧,欢声笑语,掌声一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1弥勒佛一人下山找路,带来了向导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1弥勒佛一人下山找路,带来了向导.jpg


      看着疲惫不堪的领队,大家心疼呀!
      正如大家预料的一样,弥勒佛迷路了!
      为探明前面的情况,他孤身一人早早的走出峡谷,到湖地村老乡家里,打听了有关情况,安排好了到鳔池的车辆,匆匆返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弥勒佛一人下山找路,带来了向导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弥勒佛一人下山找路,带来了向导6.jpg


      没有想到,一向路感很好的他,匆忙之中走迷了。两条似曾相识的河水,他选择了右边。走了好远好远,仍是不见我们的营地。无奈,只好原路返回,重到老乡家里,由老乡当向导,才摸了回来。唉,此番折腾,把个身强力壮的弥勒佛变成了气喘吁吁、虚汗淋淋的佛迷来!
      这就是我们的领队!舍身忘我、鞠躬尽瘁,走劈我一个、幸福全驴队的户外之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弥勒佛一人下山找路,带来了向导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三个小时后弥队安全返回,并带来了向导,大家的脸上有了欣慰的笑容.弥队真好样的!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三个小时后弥队安全返回,并带来了向导,大家的脸上有了欣慰的笑容.弥队真好样的!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三个小时后弥队安全返回,并带来了向导,大家的脸上有了欣慰的笑容.弥队真好样的!4.jpg

      40分钟后,我们顺利走出了峡谷,走出了那条令人又恨又爱的洞子沟!
      想来,弥勒佛安排无误,如果不是因为气人的GPS犯错迷路,昨晚不到9点,我们肯定能够走出洞子沟,在开阔的沟口扎营。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dsci232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dsci2325.jpg



      与洞子沟相垂直的是一条更宽、更大的峡谷,河水汩汩,绿草青青,微风荡漾,鸟语花香,仿佛我们走进了一个绝妙的世外桃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走出洞子沟,**白马涧源头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走出洞子沟,**白马涧源头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走出洞子沟,**白马涧源头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走出洞子沟,**白马涧源头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白马涧源头1.jpg



      据当地老乡讲,此峡谷位于白马涧的上游,继续右行向上可以见到其源头,左行向下直通白马涧。可能是下面有一段儿无路可走的缘故,我们无法就此而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dsci232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dsci231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dsci231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9走出洞子沟dsci231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1白马涧源头dsci2315.jpg


      在沟口有一棵很大的核桃树,树前是一片绿茫茫的开阔草地,放包休息,摄影留念。哈!哈!看着那张激情四射的全家福照片,我想,同行的驴儿肯定各有滋味在心头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白马涧源头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白马涧源头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2白马涧源头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湖地村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集  群驴齐坐蹦蹦车——悬!
      顺沟前行不远,就到了湖地村——一个在地图上看不到的、只有几户人家的小自然村。


      小休,等候向导发动奔马蹦蹦车。为了赶时间,也为了节省体力,从湖地村到鳔池村的这十多里山路,我们将乘车前往。

      18个行囊+15个驴儿(胡导、星空和山人三位徒步而去),把个本来就不大的蹦蹦车厢,挤的满满当当的。

      下河,上山,下坡,上坡,满车的的驴儿随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嘿,这十几里山路的跋涉,真可谓是惊心动魄、毛骨悚然!

      飞舞的树枝,不时得扫向大家的头上、脸上;堆在中间得行囊挤前、挤后、挤左、挤右,把几个女驴折腾的高呼低喊;随坡势倾斜的车厢,似乎随时都有翻车的可能;……在城里坐惯了轿车的驴儿,此时再重温童时的摇车,几分玩味!几分惊恐!几分喜悦!几分悲情!

      唉,也许是养尊处优久了,也许是安全意识强了,反正,这堂车坐的我,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不堪回首呀!

      山路是缠着一条名叫大禹沟的边缘而行的,路道不宽,路面坎坷,还得翻两架山梁。尽管沟里景色秀丽,但是绷紧的神经都集中到了蹦蹦车上,也没有仔细赏玩和品味。好在,手握相机还照下一组不甚清晰的照片,算作是一次特殊的纪念吧!

      在接近鳔池村的路旁,有一块硕大的山石,酷似一条游动的大鱼。据当地人讲,传说是当年大禹治水时点化的鳔鱼,鳔池村由此得名。
  
     “噢呼!噢呼!”在到达鳔池村的时候,车上的驴儿与徒步提前到达的驴儿,老远就开始欢呼起来,好似战争年代两军胜利会师一般。

      大约中午12:00,我们终于来到了鳔池村。

      村口有几棵很大的核桃树,威威武武的,十分壮观。倍受颠簸之苦的驴儿,在树荫下的休整是很开心的。

      从村左上山,翻过一个山梁就可以下到白马涧了。不过,趷叉哥和山人有点不想走了,因为白马涧他去过,曾经上午9时从此出发,到下午5点多才出去。他们怕走不下来,决定顺大路下山而去。

      老驴的鼻子就是长呀,不知凭什么就闻到了雨腥味!这不,说不去就不去了,轻易而举地就躲过了倾盆大雨的肆虐!

      不过,弥勒佛还是决定带领大家知难而进。好不容易来到这里,不去遛遛有点遗憾呀,我想!

      正午的深山,闷热闷热,连一丝风儿也没有。如果谁不小心化一根火柴,也许空气就会噼噼啪啪燃烧起来的。

      我喜欢走在前面的感觉,于是紧跟弥勒佛,顺着一条大路呼呼嗤嗤的向山梁爬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湖地村dsci232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湖地村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3湖地村dsci232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4要坐奔马车了dsci232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4要坐奔马车了dsci233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3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4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4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4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4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5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5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5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5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5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6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6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6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7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7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7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5坐在奔马车上dsci237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6鳔池村得名得巨型鱼石dsci236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7接近鳔池村dsci238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集  暴雨中随弥队下涧探路——险!
      说实在话,那个山梁并不很高,要在好天,也就是10多分钟的路程吧!


      可是,今天不行!浑身湿的好似水洗一般,毛巾拧下的水哗哗的。唉,遇上这个鬼天气,受罪呀!

      也许,老天是故意捣蛋吧!在山下时天空朗朗的,可是而今登上山梁,乌云密布,阴的浓重浓重,大有山雨欲来的感觉。

      在山梁的脊背上,有很多条下山**白马涧的小道,究竟走那条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弥勒佛扭身从一条小路向下走去,我也匆匆随后紧紧跟上,下有十多米之后,小路开始模模糊糊、似是而非了。

     “告诉后面,回到山梁上原地等候,等我探明路再下来!”弥勒佛对我说。

      我扯起了嗓子,通知了后来者。可是,我已经下的深了,不想返回了,索性就跟随弥勒佛,去领略一下探路的感觉吧!

      向下!向下!那沟好深好深!

      忽然,从小到大,噼里啪啦下起了瓢泼大雨,浑身上下顷刻间湿了个精光。哈!哈!这个澡洗的,真够透彻了呀!

      本来就没有路,我俩是凭感觉走的,老天一漏水,更是慌不择道。

      野草丛生、枝桠婆娑之中行进,已经够难受的了,又加上雨水顺脸流,鞋湿山石滑,走起来心里发寒。

      雨罩已经丢失,只好用雨衣裹包,在将近到达谷底的时候,雨衣也被树枝挂了下来,好在及时发现,放下行囊,冒雨重新扎好,可是,抬头不见了弥勒佛,喊也没用,……

      嗨,孤身独处深山峡谷,水浇洪流险象环生,此时此刻,连哭都没有人听见呀!

      可是,我没有哭,因为没有时间,我还得追赶弥勒佛去。我知道,峡谷之中只有我们俩,他就在前面。

      踏着泥泞,在谷底前行百米,来到了V型峡谷的交汇处,隐隐约约听见弥勒佛在另一峡谷的树丛中叫我,心里好像见到了救星一样,迅速向他靠近。

     “我看放弃白马涧吧!这样的天气,不能在河涧里行走,山洪爆发很危险的!”我说。

     “我也是这样考虑的,原路返回吧!”弥勒佛无可奈何地说。

      此时,雨也小了,但上山的小道还是有点泥泞。

      弥勒佛肯定累极了,毕竟早上他比我们多辛苦了十多公里。此时,看到他三步一停、五步一歇的样子,我心里酸酸的,有点感动!

      我们走得很慢,很慢,因为我们知道返回下山,没有多大强度了。

      放弃白马涧,是上天的旨意,我们改变不了呀!也许,是苍天心疼我们这群驴儿吧,把白马涧的幻想,坚决的留给了未来的日子!

      雨过天晴,万籁俱寂。我俩攀行在上升的山梁上,身旁林木茂盛,杏果累累;两侧沟深壑碧,烟涛弥漫;身后来路弯弯,心仪的白马涧近在咫尺;对崖驴儿喳喳,熟悉的驴音在空旷的山梁上飘荡;……

      唱支山歌吧,可对面的驴儿没有回应,我俩也就失去了兴致。

      终于爬上了山梁,一屁股坐在石块上,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弥勒佛一声令下,淋的湿漉漉的驴儿迅速返回下山而去。

      休息之间,忽见崖边一树上野生杏果闪烁,尽管还没有变黄发红,但个头不小,摘下放放肯定好吃。在与弥勒佛上山路上,曾经见到几棵,想摘,没有时间,此时,再不摘些有点亏,还待何时?

      扭头看见飘柔,讨要了一个塑料袋,就约她一起去摘杏果了。她张开袋子,我拉枝摘果,哈!哈!有趣的很勒!很快就弄了一袋子,大半棵树让我俩给谢了。

      别人都下山走远了,就剩我和飘柔。兴冲冲装果入袋,喜滋滋越过山梁,晃悠悠碎步下山,话连连直奔鳔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1从鳔池村上山路上dsci239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1从鳔池村上山路上dsci239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1从鳔池村上山路上dsci239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1从鳔池村上山路上dsci239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1从鳔池村上山路上dsci239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2从鳔池村上山路上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5在通往白马涧的山头上,下起了戳脖子大雨,决定返回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集  泥泞大禹沟女孩领路——疾!
      这山里的天气也真牛!想下就下,说停就停。


      与飘柔一路下山,天还悠悠的;鳔池村一到,刚开火做饭,就风雨交加起来了。

      赶紧,端起家伙跑进老乡家里,在与82岁高龄的老太太攀谈中,煮了一碗面条,稀稀溜溜下肚,包中所有的吃食也就全部报销了。

      外面真冷,老太太屋里真暖和!

      趷叉哥和山人还没有走,他们在等着我们远路返回呢!你说,气人不气人?

      别人还在寒风习习之中喂嘴,趷叉哥和山人背起行囊开始下山了。我是第三个上路的,弥勒佛在大声叫我,在官窑村公路边等候。

      出山的路很宽阔,但是是土石路,泥巴巴的;大禹沟的水哗哗作响,但是很混浊,暴雨冲的;峡谷里的风景挺漂亮的,尤其是雨过天晴,山秀树绿;河间的石头是动人的,与路旁山坡的巨石,相映生辉;……

      起初的一段,大概是以沙石路为主,走起来也不怎么觉得沾脚。后面的一段,肯定是以黄胶泥为主,尽管捡着路走,湿鞋上还是泥里糊涂,难受呀!

      一路走来,一路拍照,倒也很是潇洒自在。不过,只身孤影,有点寂寂的。忽然,发现前面有两个小姑娘,走得遛遛的。

      赶上她们,聊点什么都成!我想。有了目标,劲头就来了,放开狐步,大步流星起来。

      可是,山里的丫头走得真快,眼看快赶上了,又发现好景致,一捏相机的功夫,她们又把我甩的老远。

      若不是对面一个村妇碰见与他俩说话,我也许就看不到,俩小姑娘长得啥样子哩!向村妇问了前面的路,与小姑娘厮跟着前行。

      俩小姑娘都是鳔池村的中学生,大的上初三,小的上初一。这十多里山路,是她们常走的,每周都要回家换洗衣服的。

      唉,看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山里孩子,很容易就想起了我上初中、高中的情景。我告诉她们,三十年前,我和她们现在一样,“走在生命路上,用爱丈量梦想,达摩流浪,消磨时光!”那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日子呀!

      拉近了距离,俩小姑娘的戒备心里放松了不少。大一点姑娘开始问这聊那,小一点姑娘憨憨偷笑。尽管道路十分泥泞,但是有两个孩子为伴,驴途也不觉得那么漫长和无聊了。

      后来,又有一个老大爷加入到我们中间,我开始对那山、那水、那人向老大爷讨教了,一番海阔天空,收获不小呀!

      据他说,这条沟叫大禹沟,与神灵寨景区所在的沟是平行的,景色也大同小异。在县里准备开发神灵寨之前,县长们成天来这条沟里考察,大概是神灵寨那边有人的缘故,最后开发了那里,这边给荒芜了。其实,这条沟的风景很不错的,山青,水秀,瀑美,石奇,至今宣传神灵寨的片子,很多景观都是这条沟里的,可惜呀!

      在即将出沟的地方,他指着对面山坡上的苍松翠柏说,这个山头名叫蓝家坡,是过去大户人家姓蓝的绿化的,你看多漂亮呀!与之对峙的李家坡,原来也很漂亮,现在不行了,树都伐完了。是的,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山乡,故事很多很多。……

      十多里山路走完了,官窑村到了。

      村前,河水清清,村妇正在河里洗衣衫。卸下行囊,洗脸、洗头、洗脚、洗鞋,驴途即将结束,也该轻松轻松了。

      穿着拖鞋,背起大包,走在官窑村的大街上,惊讶的村民看猴似的,稀奇呀!

      乘车,还乡,晚上9:30抵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又回到鳔池村,戳脖子大雨下午餐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6又回到鳔池村,戳脖子大雨下午餐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39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0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1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1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1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1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2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2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28.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2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1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dsci243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2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两个小姑娘dsci242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2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两个小姑娘dsci242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2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两个小姑娘dsci242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2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两个小姑娘dsci242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2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两个小姑娘dsci2433.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一个老农dsci243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一个老农dsci243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一个老农dsci2435.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一个老农dsci243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一个老农dsci243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一个老农dsci244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3从鳔池村沿大禹沟到官窑村路上--一个老农dsci244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9官窑村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9官窑村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片尾曲
      一次崩溃性的极限穿越行动,在欢快的乐曲中结束了!


      一部震撼性的十集户外大片,在悠扬的歌声中杀青了!

      是苦还是乐?是酸还是甜?我真的说不清楚!

      我只想说,从导演到演员都很努力!都很精彩!

      扪心自问,户外运动之中,迷路是难免的,艰辛是当然的,风险是常伴的,变化是随时的,天气是莫测的,奇遇是美好的,……

      如果没有两县两个鳔池村的存在,如果我们无误的从吴村登上王莽寨下到鳔池村,如果我们不用GPS定位系统夜迷洞子沟,如果弥勒佛探路时没有走错,如果从湖地村到鳔池村不坐蹦蹦车,如果在去白马涧的山梁上没有遇到飘泼暴雨,……如果一切都按照彩色沙漠的剧本,中规中矩地来演这场户外大戏的话,我想,其精彩程度肯定大打折扣,其主演和演员的表演肯定不会如此完美,其在驴界的关注度和票房收入肯定大为降低,……

      太完美的东西,必然棱角全无,我不甚喜欢!太平坦的驴途,常常索然无味,我不想参加!太顺畅的人生,不过是匆匆过客,我不愿拥有!

      阳光总在风雨后,快乐常在累劈时,美丽错误常常犯,身心康健驴途中,此乃我心之语也!

      脚下的路还在延伸,心中的梦还在继续,挺拔的山还在招手,秀美的水还在流淌,我想,我的驴蹄是很难停下的,明天会更好!

      随我来吧,驴出你人生的精彩!

                                                           偃城浪子

                                                                         2008.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文结束!
抱歉!一篇驴文写了一周时间,看者累,我也累呀!有点对不住大家了!
可是,我实在没法子呀!
公务不多,有点!
打字不畅,慢点!
夸下海口,精点!
整发照片,烦点!
嗨!嗨!总算完了,长长的喘口气儿,真痛快!
另:
部分采用胡导、凌霄、飘柔的PP,致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不太老的老帖,发一下试试感觉,还不错!
采用中国户外运动网的论坛格式,很好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1 11: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啦。佩服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1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1 17: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n遍了,还是可想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1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偃城浪子王老大 于 2008-7-11 10:14 发表
       黍黍丝——又名DX,趷叉哥。铁驴,名驴,骑驴。驴蹄疾疾,健步如飞,看来对领队一职有想法,一不小心就走到领队前面了。有先见之明,从鳔池村准备上山去白马涧的时候,他是首先告劳不去了,也不知道他咋知道, ...





这个是俺叔类

我敬佩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08:58 , Processed in 0.0572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