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67|回复: 0

中国教育失误在何处 `~~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8 1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圳一家研究机构对6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在影响中学生成长人群排列顺序中,母亲占33.2%,父亲占28.8%,朋友为13.6%,爷爷奶奶为8.1%,老师只占4.9%。研究机构不能解释,为什么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反而不如学生的父母和朋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此并不感到奇怪。古人说“传道受业解惑”,其实包含不同层次的问题。传道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它要求教育者言传身教,必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实施教育。早期的教育机构,注重传道,注重培养博雅之士,所以,在教育机构内部形成特殊的“气场”,每一个**教育机构的人,都必须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行为,时刻检讨自己的思想,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社会精英。但是随着工业化革命的到来,教育机构开始注重专业化技能培训,逐渐把“受业”作为教育的主要科目。在教育机构,每个学生都是工业线上的原材料,他们经过各种程序加工之后,走上社会成为“专业人才”。为了适应后教育阶段的需要,各个国家逐渐开发课程品种,将解答经营管理中的技术难题作为培养的主要内容,从而使教育机构成为职业性的人才继续培训平台。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还有所谓的MBA、EMBA、MPA等等,这些课程都属于培训课程,而在我们国家却很快变成了学位课程。这说明在我国还没有意识到把传道受业解惑区别开来的重要性,教育机构越来越注重技能教育,而忽视了价值观教育或者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教育。目前我国中学和大学虽然开设了各种思想教育课,但是这些思想教育课不是让学生自由思考,而是限制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只有一种思想、一种领袖、一种价值观念。
简单地说,传道受业解惑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思想,适应不同时代的教育需求。现在大学教育不再是通识教育,而是一种专业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社会,教学课程偏重于技能培训,使整个教育的重心逐渐向下移动。虽然高中生与老师朝夕相处,但是,老师只不过是教育流水线上的“作业工人”,他们将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各种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由学生应付高等教育考试,或者直接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中学生在教师的心目中都是流水线上的零件,他们不可能与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交流。所以,虽然他们朝夕相处,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没有思想交流的欲望。教师受业解惑,只不过是职业需要;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只不过是生存的需要,他们彼此之间是一种交易关系,就好像在菜市场上,各取所需罢了。
从表面上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在逐渐地降低,但是,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教师仍然左右着学生的思想。只不过教师不是从正面的角度言传身教,而是从反面的角度,通过自己职业化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实质性影响。既然教师可以把教书育人当作是一种受业解惑的职业化操作,那么,学生也不会把价值观的实现,主动地寄托在教师身上。
在当今中国社会,不需要传道,只需要受业解惑。因为青少年普遍存在逆反心理,他们不愿意接受传统的政治说教,他们把教师等同于传统价值观的化身,试图通过反叛行为,体现自己的理想,扩张自由的空间。所以,要想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必须首先改变教师的处境,让他们成为社会上物质待遇优厚、社会地位崇高的群体。
曾经有一个笑话:晚自习结束之后,学生三三两两回家,可是就在菜市场附近,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老师抢先一步,到菜市场购买处理白菜。从此以后,这位老师就成为学生捉弄的对象,老师再也不能挺起腰杆,向学生灌输崇高的理想。
有些学者把传道受业解惑,比喻为现代的教育、学习、培训,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教育是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它涉及到技能培训、价值观培养和人生观的塑造。如果教育机构忽视了教育,或者教育机构把自己等同于知识的“零售商店”,并且在教育机构之内举办各种培训班,进行所谓的“售后服务”,那么,教育机构就失去了其应有的功能。
不少学者对教育的产业化痛心疾首,其实,当初中国的决策者根本不知道教育的内涵,他们把西方国家专业培训的产业化,简单的理解为教育的产业化,而没有看到在教育问题上,国家的教育机构负有不可推卸的特殊责任。如果没有教育,而只有学习和培训,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除了宗教团体兴办的各种教育机构之外,政府还建立各类公立教育机构,通过社区居民选定教师,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些学者只看到了美国教育机构的宽松和多样性,而没有看到教育机构无处不在的平等、自由、宽容精神,而这些恰恰是一个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教育内涵。如果一方面,老师教育学生必须树立平等自由的观念,可是另一方面,却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是另一方面却对学生采取一种极不尊重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育机构只不过是一个受业解惑的机构,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机构。现在无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不是真正的教育机构,它们只是受业解惑的行政附属机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0 05:56 , Processed in 0.0282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