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74|回复: 18

即将消逝的村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3 1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2009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洛阳新区的重大决策,跨过伊河向南、向东发展,洛阳城市发展由洛河时代进入伊河时代。由此,万众瞩目的伊滨工业园区明珠般升起,家乡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2011年9月中原大道将开工建设,大道自南向北正好冲到老家的宅基地,生我养我的李村镇西柿园村将近三分之二的房子被拆迁。

         接到村委会干部通知,我和父亲回了趟老家,漫步乡间水泥小道,街上几乎没有行人,青壮年劳力大都外出务工,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整个村子像被掏空了一样显得静俏俏的,毫无生机,路的两边杂草没人管理任其长得老高,和杨树、槐花树一道构筑村里的“绿化”带。对面就是原学校校址,原校址上一块空地被改造成健身场所,有健身器材,有篮球场,闲暇时成为村人的活动场所。几个年轻的后生生龙活虎的打着蓝球,定晴看时一个人都不认识,很久没回来了,就是回来也仅作短暂的停留,一阵风一样就会离去,老家是被遗忘的,更多的是萦绕在心中的牵挂和儿时的记忆。

         趁父亲和村干部说话,我拿起相机走进这所老学校,这所学校早就废弃了,新的学校在村的最东边,据说学校以前是庙堂改建的,我上幼儿园那会还是土木结构的二层楼,上楼梯能扬起灰尘。学校曾经辉煌过,那时,设有小学和初中,附近几个村的孩子都来俺村上学,如今,呈现眼前的是杂草乱长一气,砖瓦乱扔一地,破损的房屋,断垣的墙。拿起相机,按下快门,留下这影像,因为再过几个月这里将灰飞烟灭不复存在。迎面是校长室,还记得校长室内正中牌匾上挂着长红布条,布条上写有我的名字,说我是关帝君的弟子,小时侯身体不好,经神婆指点以求神灵保佑,问过父亲原来挂在这里是因这房间的前身是观音庙。西边是老师的房间,我们一帮同学曾经关在那屋里傻呼呼的鼓捣表演节目,右边也是老师的房间,房间的墙上曾经挂过我的作品,是用彩条编成的小鹿,想必是老师拿来装饰门面了,后边是教室,依稀想起在这里上课的情景,一帮调皮捣蛋的学生背着老师学着大人的模样偷偷的品尝香烟的滋味。记忆是残酷的,曾经的伙伴都在忙着生计,曾经的老师你们好吗?满腔惆怅,岁月抹不去记忆的印痕,我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学生时代,是那样的青春美好,为那逝去的时光感伤,回过神来,眼前是破败不堪的场景让人意识它的辉煌已是过去,我悄悄的走了出去。

          老家是二层楼房的宅院。推开大铁门正中是一棵高耸入云的柏树,10岁时和父亲用架子车去元付村拉回来的,至今24年了,当年的小树长得粗壮了许多。旁边是颗葡萄树,大伯种的,他已在天堂的那边,巨大的葡萄架枝丫缠绕把庭院都遮住了,水灵灵鲜艳欲滴的串串葡萄挂在其间。后院是竹林,当年仅种三棵,它旺盛的生命力肆虐的生长,细数竟有100多颗竹子,满院四季春色,为庭院增色不少。

         这就是我成长14年的家,对家的记忆最深刻的是家里养的第一条黑狗,黑狗看家护院了8年,想必我的出生它和家人一样的兴奋,从我记事起它就是我的玩伴,经常骑跨在它身上当马骑,它8岁的时侯被人用猎枪打死了,它是条笨狗,后来也养过狼狗,和它的感情却是最深,我那时难过的落泪。记忆中还有一头老母猪也是养了8年,它体格硕大,经常跃过猪圈串到街上,收购生猪的人来了,6个人才能抬得动它,它那一堆山一样高的粪堆是天然的绿色肥料,农忙时,用架子车拉了好几车才清理完,上到地里是绝好的养分。

            老家生活记忆的闸门打开,一点一滴涌上心头,什么都可以坍塌,唯独记忆坍塌不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总关情。老家常年无人居住,本打算把老宅卖了,如今赶上了新区好政策,有老宅可以分到房子,破砖乱瓦也值钱了,照价赔偿成了宝,也算是老宅为我们做得最后的贡献吧。

         中午,村里的喇叭声划破宁静,“广大村民注意了,广大村民注意了...........”一遍又一遍反复宣传拆迁和保障政策,这才感受到临战前的动静,小村这才有了喧闹,躁动,人也一激灵,是啊,离拆迁不远了,村委会作为农村最基层政权,不遗余力的宣传,配合镇政府为新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午饭是在村大队吃的,酱面条,大锅饭,几十个人在吃饭,很少见到这热闹的场面了,他们都是工作队的,什么时侯工作结束了什么时侯不再生火做饭。大家聚在一起讨论的都是安置房,道路,养老保障,拆迁赔偿等关心的话题,大家争着诉说着自己知道的消息,看得出他们都很激动,对未来的新区繁荣满怀信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期待。

       下午有事去洛阳,经西边的元付村拐到洛偃快速通道,现场正在修桥,勉强能通汽车,颇费周折的过了二座在建的桥,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的柏油马路,双向10车道城市一级标准设计,汽车很轻松的加速90码以上,九嘉海港城就在眼前飘过,伊洛大道已经通车,祝福大夏,隆安城等一批批在建工程如火如荼拔地而起,不到10分钟时间就到了关林,快捷的超出想像。父亲不住感叹,祖国的变化一日千里啊,联想到残破的农村,真切的感受到新区的变化,家乡能有这样的发展着实让人振奋。

       据历史记载,李村镇西柿园村因明清时期村民广植柿树而得名,现在村里柿子树已被砍光了,小时侯去地边拾过柿子,那红彤彤的果实挂在树上现在想想还是甜的。和被拆迁房屋一样这些祖祖辈辈的地名也将消失,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福民安置9号小区,我们的后代从此只能在传说和图片文字上认识老家,就像传承被割断一样,消逝的东西让人伤感,父亲说拆迁时要在老家烧烧香、磕磕头祭奠一下老宅,我理解上年纪的人对土地的敬重和感情。

         二年后,村民们将进驻9号小区,由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具备暧气、煤气的洋房,绿化的像花园一样的美丽小区,小区设有小学,中学。小区北边是洛偃快速通道,伊洛公园,东边是中原大道,南边是师范学校,西边是占地600亩房顶可以停直升机的第一人民医院。无论是交通还是地理位置都是最好的小区,村民摇身一变成为市民,坐享文化、教育、医疗等最前沿的发展成果,可以想像,走在宽阔的马路,美丽的伊滨公园是多么自豪的事情。

         我很怀疑快90高龄的奶奶会操作电梯吗?住进高楼会使生活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改变会使人感到不适应,再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不种地了将来靠什么养活自己?被迫改变会使人不踏实,好在新区的政策是好的,相信政府会在养老和就业上进行帮扶、从没发过“工资”奶奶每月能领到310元的养老金。任何事情都应该主动去适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等新区框架建好了,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就将这些文字祭奠那些即将逝去的村庄吧,告别旧时代,迎来新时代,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呈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的现代化花园城市。

评分

参与人数 1体力 +6 偃师币 +6 收起 理由
洛东一滴水 + 6 + 6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7-23 20: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的村庄渐行渐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3 2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4 19: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芝麻开花节节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22: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5 22: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8-5 22: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7 17: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7 21: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炸弹 发表于 2011-8-5 22:40
这样的原创帖子为何没有加上精华??多好的文章啊

谢谢欣赏,不好意思自己给自己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8-8 01: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8-8 01: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12: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炸弹 发表于 2011-8-8 01:09
有权限的都眼瞎了吗????????????

这么说话不合适。欢迎你也写出自己的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19: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心炸弹 发表于 2011-8-8 01:08
哥哥呀,版主又不是你一个,其他的都眼瞎了吗?????????????

呵呵,文明、文明、咱来加分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8-10 22: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8 1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9 1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你写的最好的一篇,有真情实感,而且以正面歌颂为主,很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9 19: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9 20: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9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17:54 , Processed in 0.0598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