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49|回复: 4

“重墨浓彩”绘新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3 14: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以来,偃师城区新修道路7条共计11345米,人行道铺设4.36万平方米,改造道路9条,总长7244米,翻新人行道6.7万平方米;新建及改造绿地19.5万平方米,种植乔木1.7万株、花灌木133万株,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市区成了绿树鲜花的海洋;投资3600万元,建成无害化垃圾场2座,有效库容达119万立方米,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230吨,改建垃圾中转站15座、公厕11座,基本取消市区垃圾明点,市区公厕实行了免费开放;投资1500万元,改造雨污排放系统,铺设各种雨污管道5600余米,逐步实现市区雨污分流,城市“排泄”功能逐步顺畅;市区18600余盏路灯亮灯率达98%以上;同时投资50余万元,在洛阳市所属县(市)率先建成“12319”城建热线及路灯智能化控制系统,搭建了便民服务平台,实现了市区照明和节能减排的“双赢”;投资303万元,新建城市雕塑7座,彰显了我市的厚重历史和地域特色;投资4.8亿元,新建居民小区12个,建筑面积达66.4万平方米,市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长达1.25公里的槐新南路直通洛河大堤,碧波荡漾的洛水之上鱼戏清流、鸟翔神渚,岸边垂柳依依,草木青青,市民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2010年10月,槐新南路和迎宾南路竣工通车。今年8月,伊洛大道和新星南路即将建成通车,太学路、华夏路东延,东明路、新新路南延已提上日程;菊花山下标准化厂房赫然在立,洛河北岸安置小区拔地而起;21个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紧锣密鼓,盛世名苑、亚新小区建设如火如荼……

这些喜人变化,得益于偃师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区框架在“舒展筋骨”中实现了扩展和升级。


新城:在科学规划中“孵化”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风向标。科学编制城市规划,是调控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010年,我市出台了《偃师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2011年,又确定了《偃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个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城市开创性地跨越伊洛河向南发展,按照“向心发展、一体发展”的思路,以“四环”(北环路、南环路、西环路、东环路)建设为带动,加快推进“三组团”(新区组团、岳滩组团、顾县组团)建设,形成以伊洛河为轴,总面积约48.4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呈现出“两心两带三组团”布局结构:新区组团中心和岳滩组团副中心,洛河和伊河生态绿化景观带,新区、岳滩、顾县三组团。
至此,一个气势恢宏的城市建设蓝图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到“十二五”末,偃师城区面积将达到26平方公里,人口达2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7%。


骤变:新偃师“横空出世”


近年来,偃师的城市建设一直秉承着“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重”的原则,城市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继去年华夏路提升改造之后,今年迎宾路北段改造已于6月上旬竣工,新新路改造已进入收尾阶段,商都东路全线和迎宾路中段改造待雨水泵站及管网建设完工后将立即展开,并分别计划于10月底和8月底竣工通车;14条街区小巷亮化工程已任务过半,并将于7月底全面完工;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已于5月25日奠基开工;3.78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各项建设手续正加紧办理,供销社、食品公司、佑东馨园、天霞公司等改造项目已累计完成拆迁面积2.15万平方米……

偃师老城区正“吐故纳新”。
如今的偃师,城市道路发展形成了“六纵九横”和新区“四纵二横”的框架格局,一个崭新的偃师横空出世。


宜居:铸造城市之魂


偃师市立足于“洛偃一体化”的未来城市构架,做出了“文化为魂,山水为韵”,加快特色城市建设的科学决策,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发展环境,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

偃登渠改造作为“2011年城建十项工程”已提上了议事日程,目前已拿出了两套方案,无论最终选定哪一套方案,偃登渠改造都会以景观渠的形式进行,并将很快付诸实施。改造后,偃登渠畔,将会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绿茵连天、面目一新。

商都路雨水泵站及管网建设工程,泵站占地470平方米,设计安装雨水泵3台,设计流量每秒3.5立方米,雨水管网全长1825米,主管径1.65米,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周边区域的汛期积水问题。这项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工地上马达轰鸣、机声隆隆,但不久之后人们会很难见到它的踪迹,因为它将埋在约六米深的地面以下,默默地为这座城市服务。这不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它投资不大、不太起眼,但却会长久地造福全体市民。

今年年底前,华夏广场和植物园将进行提升改造、滨河公园南岸建设也将完成,接下来还要启动首阳山森林公园二期建设、伊洛河湿地公园建设和商城遗址公园规划建设。

基础设施的改善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也显著增强,城市道路、住房、水、电、暖、气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改善了人居环境,有效的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如今,偃师这座七朝古都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洛阳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十二五”时期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大力推进“一中心五组团四支撑”建设,把洛阳大新区、洛阳至偃师带状区域打造成洛阳的“明日新城”。

“十二五”的蓝图已经绘就,偃师将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城市,郑洛工业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城市,文化教育发达的人文城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城市建设将乘势而为,续写华章。三至五年后,一个以“一水三园四环”(伊洛河水系,首阳山森林公园、商城遗址公园、伊洛河湿地公园,北环路、南环路、西环路、东环路)为框架的偃师新城将呈现在人们眼前,我们的城市将在加快发展的大潮中书写新的异彩篇章!

发表于 2011-7-13 14: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6: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3 18: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01: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3:44 , Processed in 0.0444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