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59|回复: 4

府店一家四代半个世纪寻找“失踪”英烈武苏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8 14: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海南视窗6月30日讯(记者宁远)一个“失踪”了的革命英烈,一家四代人相继寻找。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初的黑发人成了白发人,却全无音讯。寻找成了这个英烈后人世代的夙愿。海口一**经过近30年的接力,终于在线索全无、即将绝望的时刻,从一篇网络文字找到了祖父的名字,并按图索骥找到了祖父所在的部队及其健在的战友。目前,只待民政部门的认定并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这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寻找就可以划上圆满的句号。

近日,海口市公安局**武旭普向记者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曲折经历——

“黎明来了,他却去了”

“当时几乎就没有线索了,正在我们绝望的时候,我从一篇网络文章发现了我祖父的名字。”前天,海口市公安局**武旭普向记者讲述那段寻找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武旭普的祖父名叫武苏(su念“苏”音)生,1921年生于河南偃师,1938年从老家偃师府店乡赴延安投身革命。武苏生在去延安之前,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时就已是一名新革命热血青年。

据了解,武旭普的父亲武明杰是武苏生的继子,1938年出生。武旭普告诉记者,其祖父武苏生一生没有生育过孩子,其父亲是祖父兄弟的孩子,过继给了他的祖父武苏生。之前,关于祖父武苏生的一生戎马传奇,武旭普只是断断续续从父亲或者堂叔伯那里听说。

武旭普对祖父的印象大抵就是这些:解放前,年仅17岁的祖父从老家出发,奔着延安的方向投身革命,曾先后担任**军政大学学员,冀中军区某部连长等职。在此期间,祖父与老家人有书写来往。后因当时时局动荡,加之日寇白色恐怖统治,1945年前后,其祖父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1948年,武苏生所在的家乡河南偃师府店乡解放了,当地政府部门给武旭普的曾祖父、曾祖母送来“光荣军属”的牌匾,并确认他家为革命军属。

“因为当时由于通讯不便,到处打听不到祖父的音讯,我曾祖父和我父亲那时根本不知道我祖父已经在战斗中牺牲,只知道他在部队当了干部。”武旭普对记者说,得到消息后,他们才知道,爷爷牺牲在了黎明之前。

“‘英雄’怎么就成了‘叛逃’”

一直到全国解放后,武旭普祖父武苏生依然没有半点音讯。上个世纪50年代初,因为个人恩怨,武旭普家的“光荣军属”的牌匾莫名其妙被人摘去。“当时的乡干部说我祖父或许是叛徒,也可能当了逃兵,这也是牌匾被摘的唯一理由。”武旭普对记者说。

解放初期,武旭普的父亲武明杰及曾祖父、曾祖母一大家人,在家乡偃师翘首以盼,希望武苏生能荣归故里,或者寄来书信,报声平安。但在那个信息极为不畅的年代,武家人根本无法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就在武家人上下老小翘首等待的时候,乡里的人来了,一名乡干部对武家人说,武苏生下落不明,没准儿在外边当了叛徒或者逃兵。然后,这几个人将武家挂在门户上的“光荣军属”牌匾摘下带走。随后,武家的家庭财产被没收。

武旭普告诉记者,后来他听父亲说,摘去他家牌匾的不是组织上的意思,而是因为个人恩怨。

“‘英雄’怎么就成了‘叛逃’?我们非常愤怒!我们只想证明我祖父不是叛徒,或者不是当了逃兵,还我们武家一个清白。”武旭普说,自此,他们家几代人走上了寻找失踪家人的漫长之路,这一寻找就是半个多世纪。

“爷爷到底去了哪里”

“先是我曾祖父他们寻找,但当时不像现在,交通信息这么发达,要想去打听一个人很难。”武旭普说,他曾祖父和他父亲相继走遍了偃师的每个角落,向曾经与武苏生同年代出去且有些回到家乡的人打听,但依然没有半点消息。



发表于 2011-7-8 15: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7: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旭普的父亲退休前是偃师市的一名教师,他接过爷爷、叔伯寻找的接力棒,一边教书,一边四处打听和寻找父亲的下落。可时光飞逝,寻找却没有半点结果。有人说武甦生依然活着,有些人说他已经死了。尽管各种说法都有,武家人依然坚持寻找。

  1980年11月,出于对祖父的崇拜,武旭普在偃师武装部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战士。从这开始,武旭普接过父亲寻找接力棒,开始了长达近30年的寻找之路。“那是也是漫无目的地找,断断续续的,但寻找我祖父下落的信念从来没有断过。”武旭普告诉记者,后来他考上大连的一所军校,还作为海军军官参加1984年的首都国庆大阅兵,受到小平同志的检阅。

  1999年,武旭普转业来到海口,并成为海口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我只要一有时间,就想方设法打听祖父的情况,不管他是否还在人世。”武旭普告诉记者,他先后去了许多地方打听寻找,但是没有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7: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到2008年5月,有位朋友兴奋地给武旭普打来电话,称有个人与他祖父的名字一模一样,且出生年代一样。而这位同名人出在一篇发表在互联网上的文章——《塞北风雪战旗飘》,这篇文章是一名离休老干部的回忆录。

  武旭普欣喜若狂,立即通过网络搜索这篇网络文章。在这篇名为《塞北风雪战旗飘》的回忆录中,多次提到“武甦生”的名字。武旭普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这篇文章的作者、副军级离休干部张勇。张勇住在西安一干休所,当时已经83岁高龄。而据武旭普了解,张勇老人之前与其祖父在同一个团,武甦生担任团政治处主任,而张勇当时是团干事。张勇写的《塞北风雪战旗飘》一文,其实早在2004年就发表。

  在张勇老人的帮助下,武旭普还联系上了祖父的另外一名战友——李沛璋,离休前系某集团军副政委。两位老人及武甦生原所在的部队向武旭普证实,其祖父武甦生生前系热河第13旅39团政治处主任,1947年5月14日在热河围场战斗中光荣牺牲,在该部师史、团史及烈士名册中亦有记载。他同时还发现,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烈士名录碑上,有河南省偃师籍烈士三名,其祖父武甦生的名字赫然在目。武旭普对记者说,“我也问过有关部门,由于当时信息不畅才使得英烈载入史册而与家人失去联络。”

  “我将这个消息告诉我老父亲后,老父亲老泪纵横,仰面朝天哭了好久。”武旭普告诉记者,他最近要回河南老家一趟,将在民政部门将祖父的相关手续办理一下,“我们不要政府部门的相关抚恤,只要给我家出一个《革命烈士证》就可以了,让它激励后人。”目前,武旭普和家人已经向河南省以及偃师市民政部门递交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发放申请,要求为祖父武甦生发放《革命烈士证明书》,同时将祖父武甦生的名字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

  就这样,一家四代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寻找,终于历经磨难,在曲折中找到了下落。长达半个世纪的接力寻找终于将划上圆满的句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01: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3:44 , Processed in 0.0965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