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35|回复: 3

纪念建党90周年今报独家策划 十三烈士不死的纪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8 14: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争年代的豫西格局

    方升谱的回忆,让我们真实领略到当年皮徐支队在豫西所遭遇的处境。战争年代的一切,并没有后来的文字所描述得那么好。战争是残酷的,他需要面对众多复杂的关系。

    皮徐支队所在的豫西,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多枪多,各种各样的武装都有,自卫队、别动队、守备队、保安团、国民兵团、救国军、挺进军、胜利军、皇协军等,仅偃师就有十多支武装。其中枪多较有势力的一支是裴子明的部队。

    “关于皮司令、徐政委亲自去请裴子明的故事,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跟裴子明一样同是佛光村人的偃师县委宣传部高宇飞主任说。

    裴子明又名裴太玉,外号“裴大炮”,是偃师府店乡的乡长,据说在国民党军队中当过连长,回乡后做了乡长,曾经做过一些坏事。他虽然脾气暴躁,但为人义气,也有民族气节,日本人曾经几次诱降,都遭到了他的拒绝,所以在偃师有着较高的威信。

    裴子明在国民党逃跑时,曾替西北军38军保存了几窑洞的迫击炮、手榴弹和子弹,日本人始终想要,他都没给。这对于补给断绝的皮徐支队来说,十分重要。他们决定争取裴子明,让他献出弹药,并合作抗日。

    皮徐亲顾“裴大炮”

    皮徐支队最先派曾在38军工作过的政治部副主任孔祥祯出马,想利用38军的关系说服裴子明。但裴子明带着两支手枪,经常在山上东奔西走,避而不见。

    皮定均和徐子荣考虑到,可能裴子明误信国民党宣传,对支队存在顾虑和偏见;或者正处在彷徨、犹豫之中。为了显示诚意,二人决定亲自拜访他,并且为了迎合他为人义气、爽直好友的特点,特意给他带去了一把从华北战场缴来的日本战刀作为见面礼。

    皮徐二人到了裴家,向他的大哥、侄子说明来意,要他们劝裴子明回来。他大哥、侄子好容易在洞宾洞找到他,再三劝他说:“人家司令、政委自己上门来看你了,你好意思不去见一面吗?”裴子明这才横下心来,带了两把驳壳枪单刀赴会。

    但见到皮徐之后,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就解除了戒备心。皮徐说明来意,并拿出战刀,欢迎他加入抗日队伍,用鬼子的刀去杀鬼子。裴子明接过战刀,耀眼的光芒一闪而过,他试了试刀锋,锋利无比。“真是把好刀,杀鬼子一定痛快!”裴子明兴奋地说,“你们邀请我打‘老日’,我裴子明跟你们干;你们二位这么器重我,咱裴子明死不当孬种!”

    除夕奇袭佛光寺

    关于皮徐亲自拜访裴子明的故事刚讲完,我们就到了佛光村。佛光村的位置真好,整个佛光峪像一个布袋,两个谷口像两个布袋口,而佛光村正位于布袋腹部的核心位置。两个布袋口一扎,可以高枕无忧。

    这里原来是一个乡镇所在地,后来被撤并了。历史上,佛光村以佛光寺闻名。高宇飞指着位于山脚下的一个学校大院说,这就是佛光寺的旧址。“佛光寺的历史比少林寺还要早好几百年,但很可惜的是,新中国成立后被毁掉了,特别是大炼钢铁时,几十座高大罕见的铜佛,被扔进了炉子化掉。太可惜了。”高宇飞痛心地说。

    我们今天连佛光寺的根基也看不到了,只能听到皮徐支队跟佛光寺有关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的中心是一次惨烈的战役。

    据现年80多岁的佛光村村民裴麦闹老人讲,当时,佛光寺驻扎着五六十名日本兵。为了端掉他们,1944年除夕之夜,天刚黄昏,皮徐支队一个30多人的突击队就翻墙进入佛光寺,潜藏在寺庙的屋顶上,到次日天快亮时,揭开片瓦,用机关枪和手榴弹,向熟睡的敌人猛扫猛炸;守在门口的两个身强力大的战士,手握铡刀,砍杀逃出来的鬼子。

    经过一阵激烈的战斗,寺庙里的鬼子被全部歼灭。但令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日本鬼子害怕八路军夜攻据点,每到天黑,就大部分偷偷溜出,只留下少部分守在寺庙。战斗的枪声惊动了他们,等支队战士集结准备离开时,才发现被鬼子居高临下包围了,并在寺后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战士们拼命突围,在争夺寺后一块高地时,双方甚至拼起了刺刀,12个战士躺在了这里,但其余的人得以杀开一条血路,逃了出去。

    十三烈士不死的纪念

    奋战的当口,裴麦闹和村民们站在东山的山顶,目睹了黎明时分的这场战役。枪声结束后,他和一些村民,自发收拾起12名战士的尸体,埋在了寺庙和尚的田地里。后来听说还失踪了一名战士,他们又添了一座空坟。

    解放后,裴麦闹做了佛光村农会主任,从1968年起,他开始给13烈士守坟。这一守,就是40多年。

    我们跟着步履蹒跚的裴麦闹,沿着一条小路上到山半腰,来到一片被绿树覆盖的地方,这就是13烈士的坟墓所在地。地方不大,却种满了树,周围又用花椒树围了一圈,当做篱笆,又用荆条编了一个门。

    打开门,我们走进去,冬青树下,一溜13个低矮的坟丘,并不显眼,只有那个近年立的石碑,才让人感觉到,这是13名烈士栖身的地方。

    裴麦闹说,他们死时都是30多岁,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更不知道他们是哪里人。直到40多年后,裴麦闹为他们守墓40多年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才有不少山西的人来寻亲,说很可能是他们失踪的亲人。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躺在异乡的灵魂,才有了故乡的消息。

    “我准备一一刻上他们的名字,虽然不知道哪个坟是哪个人的。”裴麦闹说。
发表于 2011-7-8 20: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2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9 01: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3 03:42 , Processed in 0.0553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