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少年玄奘——聪颖敏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5 00: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史载,玄奘十三岁时出家,他的父亲陈惠是在其十岁时因病离去。玄奘的母亲宋氏走后,父亲也因隋末政治的昏暗,无意官场,回到了陈河老家。父亲同玄奘在一起的时间虽短但其人格风范却对玄奘影响极大。

陈惠是个饱腹经纶的人,他尊儒弘道,笃信佛教。“善说经典,以典教人”,这对后来的玄奘集、儒、释、道一身,真正在人格、性格、品格上成为华夏奇才,无疑也是重要的因素。

聪颖敏悟

在为母亲守丧的日子里,玄奘的二哥陈礼出家“净土寺”,法名“长捷”,他是带着佛教徒的虔诚为母亲守灵超度。玄奘对二哥这种静雅的心性及默默诵经的神态所吸引,因此也学着二哥的样子打禅诵经。
此时,父亲因时势政乱辞官在家,大哥陈礽,三哥陈祚亦在外听从朝廷调遣,不能回家,家中寄养逐渐减少,玄奘的家境自然变得贫寒。

有一次,父亲在给玄奘讲到孔子“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仍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时,玄奘点了点头说:“我知道父亲为啥要辞官回家了。”父亲为玄奘聪颖敏悟感到高兴。
一次,父亲带玄奘出门散步,当行至凤凰台时,父亲不禁对台叹曰:
昨日凤鸣台,今日苍凉塚。
愿儿志不落,如凤翔九重。
玄奘当即对曰:
昨日昨日去,今日今日始。
愿借一支翎,高台伴天日。

父亲对玄奘的聪敏感到吃惊,同时也对玄奘“愿借一支翎,高台伴天日”的高远志向感到欣慰。此后,他加强了对玄奘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诗经礼仪,还教与各种文学体裁的写作技巧。难怪,在后来玄奘取经西域,除了带回佛经,还以游记形式著作了《大唐西域记》,为世界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1 01:58 , Processed in 0.03420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