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932|回复: 19

走近大山,品味自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6 18: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14日,骑车游佛光安乐的麦秸屯。推车走在山路上,感觉走近大山,品味自然才是此行的目的。我们对着大山喊,释放心中的能量。
  去麦秸屯的路,使人想到了老十八盘,几乎全是推着车行的路。路窄,陡,长,碎石多。
  麦秸屯,是偃师最后一个通电的村。就是冲这,我们几个前去。里面还存有老的石磨,“农业学大寨”时的水塘,“备战备荒为人民”字迹清晰可见。以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校遗址仍在,几年前收麦的场地还在延续。和小型收割机、摩托车、拖拉机形成鲜明的对比。
  村中有人十几口,三四户。果园中的杏诱人,吃着很不错,带回二三十斤。这些杏,让我们去笑,让我们回来悔。
  中午的午餐准备的充分。黄瓜和千层饼,确实不错,吃了两顿。睡在半山坡的吊床上,惬意!休息的很不错。
  马突泉里面全是扎下去的水管。两根大管通向边上的两个水塔。是这个泉养育了附近的人民。
  最朴素的烈士陵园——佛光烈士陵园,一分地大小,四周用篱笆围成,篱笆门四边装了木条,一把生锈的锁。后面小山上一坐庙宇煞是吸引人。
  黄陵寺,当地人叫黄叶坟,香火不旺。香主不错。
  此日行程,总共四五十公里。下午6点到家,不错,不累。
3410913767780138556.jpg

上图为上山路,只得推车
885801751709058220.jpg

897623700730859922.jpg
杏子真吃的过瘾呀
904660575148557642.jpg
古老的麦场
904660575148557679.jpg

917889899054209588.jpg

3179259861947306051.jpg
午间小憩
1430455831644242963.jpg
登顶后的喜悦!
3952471622971741554.jpg
山里的蝈蝈又肥又大又多
3952471622971741591.jpg
下边是最朴素的烈士陵园的门
5095260028416687221.jpg
下边是朴素的陵园的四周篱笆墙
1166713778466080877.jpg

[ 本帖最后由 中天行 于 2008-6-16 18:14 编辑 ]
116671377846608087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偃师币 +30 贡献 +5 +5 收起 理由
西亳人家 + 30 + 5 + 5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16 18: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悠闲
耍类怪美啊
羡慕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1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错

  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19: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PP很漂亮啊``哪个蟋蟀也不错啊``那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20: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6 23: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0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走私活动搞的轰轰烈烈啊
祝贺你们平安完成本周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08: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高的山,青青的草,黄橙橙的杏,晃悠悠的吊床。爽爽爽

评分

参与人数 1偃师币 +2 收起 理由
yhss + 2 说的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08: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近大山  品味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以后出去都要带吊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5: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咋不多照几张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18: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麦秸坪是一回事吧?

据说那还是贫困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21: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麦秸棚及周边景物简介

麦秸棚,属于原佛光乡(今属府店镇)安乐村的一个自然村。自府店沿府佛路前行5公里,就是著名的九龙角水库,因位于九条小河汇流处而得名。青山环抱,宛如一块明镜,落在群山当中。大坝雄伟高大,大坝西侧,有一座秀丽的小山峰,像一只站立的雄鹰,紧紧的守护着水库,山上有黄大王的陵墓。小山因此得名“黄爷坟”。这个黄大王原名黄守才,字完三(又字英杰),号对泉,今偃师市岳滩镇王庄村人。是明末清初民间的治水功臣,清康熙二年(1664)腊月十四日病逝,享寿62岁,葬偃师市佛光乡九龙角上。乾隆三年(1738)皇帝封黄守才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黄守才终身未仕,其“王位”是他谢世74年后,清朝皇帝给他的封号。在河洛沿岸的民间传说中,他是一位“活神仙”,能呼风唤雨,降龙驱魔,是黄河的河神。在中州大地上有许许多多的黄大王庙。
       沿水库东岸南行2km,会看到一座小桥,桥下时常流水潺潺。从小桥西边,顺石阶而下,在河边有一个青石砌成的小池,有山泉从石缝中缓缓流出,池中水清见底,池底时有气泡汩汩冒出,像一粒粒珍珠缓缓漂起,泉水因此得名“珍珠泉”。
       从小桥掉头向东,沿着小河继续向前1km,山间公路顺着山势 划过一个圆弧,**一个小山村,村不大,名气不小。便是大名鼎鼎的“碾道弯”。抗日战争时,侵略者的头目“梅协”联队长丧命于此。当年手刃日酋的英雄——年仅14岁的民兵李元寨,至今已 80高龄,身体依然硬朗。
     过碾道弯继续向前,穿过鸡毛窑、安乐,可以看到小河上有一座土坝,走过土坝,河对岸的山脚下,有一条两米来宽的山路沿山势盘旋而上,蜿蜒曲折,时而陡峭,时而平缓。路上布满了碎石,崎岖不平。路边一会儿是倾斜的梯田,稀稀落落的长着一些豆苗,因为久未下雨,豆苗也显的无精打采。一会儿是稀稀的小树林,一会儿路边又成了深不见底的山谷了。
   随着山路的延伸,林间的鸟多起来了,清脆的鸟叫声婉转悦耳,像一曲曲优美雅乐,在山间飘荡,使人的心境不由得开阔起来,忍不住大吼几声,一吐心中的郁闷。
   沿山路约走3km,路边又看到一块久违的庄稼地,是刚刚收获过的麦田,地边上石块垒的石堰整整齐齐,不远处的山坳里,树林掩映中,土房的一角若隐若现,这便是麦秸棚到了。
      刚到村边,村里的狗便汪汪的欢迎起我们来。可能久未见到生人,这些狗显的格外兴奋。走进村子,绕过一座高大破旧的土坯房(可能是原来的学校,门柱上有石刻的标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不大的果园,园边的篱笆是盛开着的绚丽野花,园中黄澄澄的杏子挂满枝头。好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村中的房子大多是石砌的根基,土坯垒的墙,房顶覆盖着灰瓦。许多房子已破败倒塌,看来久未人住了。村子中间有一个石头砌成的池塘,四周围着整齐的青石栏杆,门口的石柱上刻着“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周边的石壁上石刻的标语“农业学大寨”、“备战备荒为人民”依然清晰可见,见证了过去的辉煌。
  村外的麦场上,晾晒着刚打过的麦子,场边立着一个石磙。村边的草丛中一个石磨保存的依然完好。
    据村民们讲,麦秸棚兴旺时有一百五六十口人,因交通不便,居民陆续迁出,至今村内总人口约二、三十人,常住人口仅五六人。同伴说麦秸棚恐怕是偃师市海拔最高的村子了,仔细想来,不一定,高度跟五佛山(原佛光乡史家窑的一个自然村)有一比,但说麦秸棚是交通最不便利的一个村,就名副其实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偃师币 +30 收起 理由
西亳人家 + 30 您好,我非常支持你的帖子,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7 22: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的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1: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好,文字介绍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8 18: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山区,感受生活!看看身边,抓住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9 11: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躺在吊床上好悠闲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9 16: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甩不掉的诱惑------大山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20 15: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PP很漂亮啊``哪个蟋蟀也不错啊``那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16:38 , Processed in 0.1430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