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437|回复: 5

个税起征点已定为3500元,9月1日开始实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 16:3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修改后的个税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作如下修改:

  第三条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这是自1994年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第3次提高个税免征额,2006年,免征额从每月800元提高到1600元;2008年,免征额从1600元提高到2000元。此次修法涉及的减税额是最大的一次。

  4月,初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将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000元,将现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个税税率,由9级超额累进修改为7级超额累进。


  由于公众和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对进一步提高个税免征额呼声强烈,最终通过的个税修改决定将工薪所得免征额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该决定将于今年9月1日施行。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释疑 1

  起征点为何定3500元?

  吴邦国表示,经与国务院沟通协调,反复研究后作了进一步修改

  6月27日,提交常委会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免征额为3000元,经过审议后提高至3500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此次常委会会议上讲话时表示,在通过网络发表意见的公众中,83%的人希望在原方案基础上适当上调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老百姓的期待。“在这次会议上,我们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积极与国务院沟通协调,经过充分审议、反复研究,对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真正发扬民主,科学立法。

  李飞解释,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有8万多人提出了23万多条意见,虽然二审最初提交的修改方案对3000元的减除费用标准没有修改,但第一级税率将5%降到3%,加大了对工薪所得纳税人中70%较低收入人群的减税力度。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会议审议修改方案的时候,有一些委员提出,是不是能够再加大减轻税负的力度,因此最后定为3500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6: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释疑 2

  起征点定3500元有何影响?

  缴纳个税人群减少约6000万;个税收入全年减收1600亿左右

  昨日发布会上,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表示,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体现了国家对因物价上涨等因素造成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的一个补偿。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经过调整以后,由目前的约28%下降到约7.7%,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这就意味着,经过调整,约6000万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只剩下约2400万人继续缴税。此前财政部测算,免征额从2000元提高至3000元,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将从目前的28%降至12%。

  此次个税法修改是三次修改以来首次修改税率表,由原来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减少为7级超额累进,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审议时,又将最低档税率由5%降低到3%。

  王建凡表示,通过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使绝大部分的工薪所得纳税人在享受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税负。

  王建凡透露,根据静态测算,个人所得税收入全年减收1600亿左右,其中提高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级距带来的减收大约是1440亿元,占2010年工薪所得个人所得税的46%。如果按9月1日实施,今年4个月减收530亿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疑 3

  修改决定为何9月1日生效?

  相关部门要依据修订后的个税法开展实施准备工作

  为什么3个月以后,纳税人才能享受到修法带来的实惠?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刘丽坚在发布会上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以后,国务院需要一定时间对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做相应的修订,相关部门要依据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开展实施准备工作。


  今天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法律的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华社记者:

  我是新华社的记者,这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改了免征额、税率结构等多个方面。我想问一下,这次修改的出发点是什么?这样修改有什么积极作用?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建凡:

  首先感谢新华社记者把第一个问题就抛给我。我想分两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一是这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出发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和立法,应该说一贯坚持高收入者多缴税、中等收入者少缴税、低收入者不缴税的精神,我们在税制要素设计方面,通过采用累计税率,包括对超高劳务报酬加成征收的方式以及对高收入者主要所得加强征管等方式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

  王建凡:

  另外,通过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实施税收优惠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纳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基本上不纳税。

  王建凡: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以来,在调节收入分配和筹集财政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现行的分类税制模式,难以充分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税率结构较为复杂,工薪所得税率级次过多,低档税率的级距较短等。

  王建凡: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由于我国全面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条件尚不具备,所以当前改革的重点是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税收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的要求,立足现实情况,着重解决现行分类税制当中的突出问题,适当降低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所以,这次改革的着重点,主要是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另外,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这与中央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王建凡:

  二是我想介绍这次修改税法的主要内容和积极作用。这次修改个税法,主要调整内容有四个方面:

  王建凡:

  1、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除了以上三项调整以外,我们还适当扩大了低档税率和最高档税率的适用范围。我说的低档税率是指修正案通过后3%和10%这两档税率,这两档税率所适用的人群和原来9级情况下相比有一个比较大的扩大,体现了低税率向大部分纳税人倾斜,也体现了我们这次个税法修改的重点是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王建凡:

  不仅仅是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而且通过税率结构的调整,同样向中低收入者倾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理解这次个税法修改对于中低收入者减税来说是一个组合拳。

  王建凡:

  3、调整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所有的个体工商户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的税负都是减轻的。在6万左右的个体工商户减负更大一点。4、纳税期限由7天改为15天,也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为原来的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期只有7天,其他税的申报一般是15天,可能导致要到纳税机关申报两次。这次个税法的修改,就是为方便纳税人。

  王建凡:

  上述的修改,我们认为将会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一,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纳税群体的负担。对中低收入者纳税负担的减轻是一个组合拳,一方面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纳税人纳税负担普遍减轻,体现了国家对因物价上涨等因素造成居民生活成本上升的一个补偿,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经过调整以后,由目前的约28%下降到约7.7%,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这就意味着经过这样的调整,有约6000万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只剩下约2400万人继续缴税。

  王建凡:

  另外一方面,通过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使绝大部分的工薪所得纳税人在享受提高减除费用标准的同时进一步减轻税负。所以,两个措施是不一样的,减除费用的提高是普惠,所有的人都会享受到。通过税率级距的调整进行结构性的变化,使中低收入的纳税群体进一步减税,所以在减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税。同时,为了解决由于减除费用标准的提高带来的减税,通过税率结构的调整,使一部分收入较高的人在减除费用标准所带来减税好处被抵消以后,还会增加纳税的负担,这对于调节收入分配的导向,加大对高收入者税收调节的导向是一致的。

  王建凡:

  第二,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实行提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和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变化联动,使一部分高收入者在抵消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得到的减税好处以后,适当地增加了一些税负。

  王建凡:

  第三,减轻了个体工商户和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税收负担。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以下的纳税人降幅最大,平均降幅约40%,最大的降幅是57%,有利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和承包承租经营者的发展。

  王建凡:

  第四,方便了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纳税申报。这个调整的内容对纳税人有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和贸易经济研究所29日对外公布了中国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改革的渐进式方案。中新网财经频道获悉,方案核心是以已经实施的年所得超过12万元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制度为基础,通过对部分所得项目适用综合税率表进行年度汇算清缴的方式,对已经进入自行申报范围的纳税人先行实施综合计征。

  据悉,从第九个五年计划制定并启动开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便成为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目标。迄今,已经跨越四个五年规(计)划。但是,在种种因素的制约下,这一改革目标始终停留于研究层面,而未获多少实质性进展。

  社科院表示,鉴于当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矛盾的解决或者缓解已经不容再拖;牵涉个人所得税的几乎所有的问题或矛盾,都须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框架内求得解决。如何尽快地迈出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脚步,让建立在综合计征基础上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落户”中国,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举。

  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经过历时两年多时间的调研,在全面而系统地总结有关个人所得税的国际经验以及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设计完成了一套实施中国个人所得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改革的渐进式方案,简称“财贸所方案”。

  其基本思路是,以中国现阶段税收征管的约束和未来发展为前提,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税收竞争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趋势为参照系,立足中国具体国情,在现行分类所得税制要素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以相对较小的征管成本引入综合制因素,尽快建立初始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以此为基础,随着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的不断完善,通过保持初始改革方案的可拓展性,实现由初始方案向目标方案——未来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过渡。

  为避免因所谓征管条件不到位导致的阻碍,渐进式改革初始方案的核心,是在保持现行分类所得税制框架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以已经实施的年所得超过12万元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制度为基础,通过对部分所得项目适用综合税率表进行年度汇算清缴的方式,对已经进入自行申报范围的纳税人先行实施综合计征。

  另一方面,随着个人所得税征管条件和征管机制的逐步完善,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由初始方案向目标方案的过渡。其主要内容包括:(1)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适用自行申报综合计征纳税人的数量将逐步增加,由此可以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适用范围的稳定扩张;(2)随着征管条件和征管机制的完善,逐步调整扩大纳入综合范围的所得项目,同时兼顾效率损失和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3)适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条件成熟时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纳税,同时着力避免税制的复杂化以控制征管成本;(4)适时调整分类计征所得项目与综合计征所得项目的税率结构,使两者更好地衔接并使税负分布更为公平。


  昨天,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9月1日起施行。而三天前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次审议的个税法修正案草案还维持3000元起征点不变。短短的三天,起征点提高了500元。这一调整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2 03: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1 15:11 , Processed in 0.0326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