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4 08: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喾 (公元前3380年—前3345年),姓姬名夋,号高辛氏,黄帝曾孙。帝喾三十而得帝位,迁都毫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在位七十年,享寿百岁。在位期间能顺应自然、发展生产,收获均发臣民;自己则衣食节俭、身体力行,讲信用、不谋私,有很高威望。
蔡伦 (公元61年—公元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造纸术的发明者。公元105年,他在京都雒阳(今偃师蔡庄与纸庄一带)改进造纸术,制造了植物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今偃师首阳山镇的纸庄、缑氏镇的造纸河,均为蔡伦造纸所留地名。
成汤 (公元前?年—前1588年),姓子名履,庙号太祖。成汤原居于亳(今商丘),公元前1600年灭夏后迁居偃师,在西亳(今偃师商城遗址)建立商朝第一都。成汤雄才大略,轻征薄敛,鼓励生产,其疆域东北到辽宁,南跨长江,东至于海,西抵陕西西部,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葬于偃师市山化乡蔺窑村。
张衡 (公元78年—公元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南阳市石桥镇)人,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学者,官至尚书。任太史令期间,在京都灵台(今偃师市佃庄镇朱圪垱村)研制成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指南车和多种天文地理仪器,为古今科学家所叹服,被誉为世界地震仪的“鼻祖”。
伊尹 商代洛阳人,商初大臣,商王朝的开创者,成汤最主要的助手。出仕前在“有莘之野”躬耕务农,后为成汤委以国政,助汤灭夏,死后葬在西亳。伊尹为商王朝延续600多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贤相,民间“伊尹放甲”的故事流传至今,被后人尊为圣人,以天子之礼葬于偃师市城关镇新寨村。
苏秦 (公元前337年-前284年),字季子,东周洛阳(今偃师市佃庄镇大郊寨村)人,战国时期的韩国人,师事鬼谷子,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苏秦聪慧过人,相传可以“走马观碑”、“目识群羊”。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合纵,身佩六国相印,联合进军秦国。
吕蒙正 (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圣功,北宋名臣,今偃师市佃庄镇相公庄人。吕蒙正宽已待人,节操廉洁,爱才识才,秉公荏才,有胆有识,直言敢谏,称著史册。《宋史》称他“遇事敢言,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在今佃庄镇相公庄村东北,仍存有吕蒙正幼时与母亲居住的寒窑遗址供人凭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