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784|回复: 2

5月9日《洛阳晚报》三彩风程远河、马继远、梁凌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0 15: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暮春时节,大路旁、沟岔边、山顶上,一簇簇,一团团,槐花静静地开了,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桃李的芬芳,却可观、可食,是洛阳人心中最难忘的故乡花。洛阳文友笔下的槐花情结,是不是也触动了你的思乡之情?

寒山花开  , m7 [) f5 h  D1 w% T4 u4 @( E
□ 程远河  

  山外春已老,山中花刚开。& }" {" ~6 N1 y$ f# |
  刚入山,处处见槐花含笑向人;再深入,多是刚刚挂出了蒲穗,羞涩对人;到山顶,那些刺槐还没有动静,真的是秘不示人了。  ]- o* d5 P% R- V
  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层次,多面而不单调。花正开,与其对语;花半开,品其神韵;花未开,想其风貌。
浑厚的大山不会让人失望,它总能激起我心里冲天的豪情。虽然眼前的花有些零散,久旱之下显得并不生机逼人,但对面的山头,绝对是十里槐花铺展开的雪色长廊,是弥漫无边的冲天香阵。
      众人兴奋,带我们进山的当地老者却淡淡地说,这雪海花潮得益于深山苦寒……5 c5 l# e, i) i
  那一棵棵槐树至少要经过一百天冰雪欺凌。冬夜,山风呼啸如狼嚎,扭得树干吱吱作响,让人担心这些树能否受得了这苦痛。8 L$ u" N# `9 t0 k' J
  好在春终究是要来的,一旦地气适合,这些树就得理不饶人似的开出串串白花,层层叠叠,前呼后拥,形成了无声的大潮。1 m$ v$ w) B3 B
  盛开的刺槐花儿是上好的蜜源。蜜蜂围着它们浅唱低吟,一朵也不放过。它们也知道这花儿经历的辛酸,要用无限的柔情来温暖这些历尽沧桑的灵魂吗?9 v4 V) [! ^. H
  走过苦寒,但绝不怨天尤人,见人就倒苦水。它们只把最美的一面展露给世人,雪压愈久色愈白,苦浸愈久味愈香,只要有阳光和风,就开个灿烂无边。
      行走间,小路曲折萦回,往往欲进先退,尽得山中意趣。
      行至青山缺口处,忽然传来“咯咯”的笑声,把大家的目光引了过去。0 `4 X* P& @+ C1 w5 R8 L0 E
    二三十米外,一户人家门前的青石板旁,一个小女孩在追逐起落不定的弹弹球。离她不远处放着一个小篮,里面的线团时动时停,旋转着绿色的诱惑。
      打毛衣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坐在一棵小刺槐树下,一针一针在钩织生活,脸上是轻轻的笑意。我想象着春日的黄昏,她领女儿漫步在门前青青的草坡采摘野花的情景。
     女人招呼我们坐下,喝茶。大家说着话,乡音里透着情谊。她养的几十箱蜜蜂,正围着主人边歌边舞。女人让女儿拿来蜂蜜,往我们的杯里加了一点。不染纤尘的槐花蜜,果然甘甜沁脾。
      望着面前的小女孩,我在想,十年八年后的她,还记得小树下无忧的童年,记得停在槐花上那只翅膀一张一合的彩蝶吗?2 c1 Y+ L, v! k% Y" m8 {7 v
  花开深山,让人心也迢迢如春水,波澜千层。! M+ `4 T% }+ \+ l  a! o
  继续走,走向大山更深处,终于见到一片开阔地,绿草间开着各色的花儿。山脚下,有一眼不太深的井,井水满溢,汩汩流出成小溪,溪上飘着落花,曲曲折折出山林。在水流跌落成瀑布处,有看林人的小木屋,屋外木桩上拴着一只小黄狗。不见主人,只有小狗静卧,望着苍茫的远山…… * y$ V' {  I; d& s3 o% f
  我们感叹,与通都大邑咫尺之遥,竟有如许深藏人不识的青青山林。是不幸,还是大幸?8 c1

?/ G$ F0 C0 [4 N* m
, }- s, ~- k! z- w# f' h
7 I& j# a0 v& U! A$ u$ ~6 @& K
和光同尘  
□ 马继远 6 G+ {" y, n7 H5

o"
      清香满山谷。处身其中,不自觉地,眼神便要四处打探,意欲探寻香气的出处。
      零零散散地,其实已经看见了些槐花。溪边低枝上,就有数串荷包样的素白花,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心里却想,绝对不只这些!来之前,当地朋友描绘的花海,又在哪里?8 n7 c/ E( K0 ^& g, L
  有点失落。朋友宽慰道,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些铺天盖地的白花,或许正隐藏在高山之巅,静候我们到来!
      那就溯溪而上吧。一溪瘦水和着花香,叮咚作响。几只调皮的蜜蜂,大概艳羡我们略显光亮的衣衫,纠缠着在我们耳旁嗡嘤。* b! x( i" U+ [8 K9 u1 U
  泉水的响声消失了,水已穷,花却未现。
      山顶的槐树,稀疏而挺拔。抬头看树梢,阳光越发刺眼,没有期望中的树树繁花。槐花生云海,大概与我们无缘了。
      日已偏西。朋友突然激动地指向远处的山峦:看那边!但见远处背光的山坡上,一大片灰白的丛林,不动声色地在铺陈延展。
      远处的槐花林,不似雪,没有雪耀眼的锋芒;更不似云,没有云缥缈的神韵。那槐花林,只是山间弥漫的一片灰白,素淡而缺少亮泽、沾满尘气,在不扎眼的光照下,低调而厚重地堆积着。虽然槐花林离得有些远,但终究是欣赏到了。
      回到谷中,光线已经柔和。去时不曾看见的花,此时竟都显露出来,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挤压在枝头。素白的花儿,躲在嫩绿的叶子间,迎风芳香着。( h) J6 a$ \7 h) k% p2 h; P
  折下一枝槐花,娇小的花朵,不想出风头似的,羞怯地躲在叶子下面。白色小花和片片绿叶相比,总会让人误以为手中拿着的不是一枝花,而是一丛叶。几串娇嫩的花蒲穗,新生成不久,还带着绿丝,不细看,更是难以发觉白花的存在。摘下几朵,送入嘴里,甜,也带着几分涩。; Q# |0 G- N# E' R
  近处,溪对面的槐花林,微风拂过,也成了一片花海,仍然是那种素淡的白,夹杂着些许的山野绿、些许的尘土黄。绿色退让了,先前经过时看到的灰白色,原来就是簇簇槐花。
      花,其实一直都在,只不过日光正强时,它们同尘一色,和光而藏,难以被人发现。于是,我不由得惊叹槐花的朴素和低调,想起了那句话: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2
花深不知处  
□ 梁凌 . G% G5 f9 M& ^
2 `" d/ {8 E+ e! U4 r; @7 ?
  朋友打来电话说,槐花开了,看槐花去!我一边想,一边笑,这平平常常的花,老家的房前屋后、沟沿水边,一树树的白,全是,还用大老远去看吗?朋友说,只当大家小聚吧。$ F* |9 q7 ~5 Q1 B* S
  便欣然前往。远看双龙山,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架山。车子慢慢进山,不见槐花,只见三三两两的养蜂人及一排排蜂箱。6 c) h, }% O3 o& I
  山不高,酽酽地绿着。山腰上,这边一簇,那边一团,白中带绿的,想必是槐花了。
      山中有河,叫响水河,只是今年天旱,水少,也不响了。我吸着空气中香甜的气息,只把响水河听成“香水河”,心想,一定是槐花太多,把一条河都染得香起来。
      往山里走,果然看见许多槐树,全开了花,一穗一穗的白,琼瑶似的垂着,爱极了,越看,越觉得槐树是乡下最美的树,阴柔,婉约,树干黢黑,枝有梅骨,叶绿而稠。它不像泡桐,火气旺,性子急,粗枝大叶的,春天一来,便爆米花似的崩出一树喇叭。这种性子,注定成不了材。
      槐树不急不躁,柳老了,桃李谢了,它才安安静静地在焦枯的枝头挤出豆大的绿,老枝衬着,薄薄的阳光照着,明晃晃的。它慢慢地生长,谨谨慎慎地着花,花可入馔,可酿蜜。因了槐花的纯朴,所以生出一串叫槐花的女子,喊一声“槐花啊……”就能跑出好几个朴实的女娃,青花瓷般,排排站着。 # ?7 D1 G+ k$ Q9 u
  走到山顶,才看见更密更多的槐树立在那里。只是山上气温低,花没有开,多是米粒大的花骨朵。看着槐树密匝匝的阵势,只有在想象里勾勒槐花盛开时云雾蒸腾、香气四溢的景象了。
      在槐树林里徜徉,漫无边际,竟迷了路。想找一条小路下山,却找不到,一群人像探险者一般黏在悬崖绝壁上,抓住槐树枝、藤条、石头,硬趟出一条路,衣服挂了,帽子掉了,狼狈不堪。向导说,他去找找前面可有出路,可是,他走后,久无音讯,大声喊他的名字,空山无语,只有野鸡间或“嘎”地叫一声。派人去寻,寻的人也半天不回,大家有点害怕了,只得又小心翼翼地爬回山顶。
       及至山顶,才听见向导的呼唤,原来,他在悬崖上也找不到路,沿着另一条路上了山顶。他大声喊我们,但喊声在山林里被无数槐树吸了去,传不远。3 I1 f$ k+ x1 |. w8 B
  在这里,谁都是过客,只有槐是主人。
      沿原路下山,遇上养蜂人,竟是朋友的故人,正拿着蜂板割蜜,我们买了两瓶纯正的槐花蜜,及走远,回头,见他还在路边挥手,黄绿色的迷彩服,衬着背后绿绿的山,浑然一体。
发表于 2011-5-10 1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2 12: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2 22:46 , Processed in 0.0573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