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7 08:42:44

原帖由 红袖添香 于 2008-10-6 22:51 发表 http://www.yanshi.cc/bbs/images/common/back.gif
而陶渊明晚年即使很穷困,穷困到要向人家求讨周济,依然以最美的态度终老。只是有个小小的怨,怨“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而这些怨竟也成最美。
活在当下,好好地爱人间,这就是陶渊明的最美。
不以穷困为苦,这样确实不错,但怨又有何用?怪不以为美!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7 08:46:41

争论不代表争执,希望每个人都 能说两句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7 10:13:35

希望大家多指教不足之处,共同讨论有意义的话题

冷月 发表于 2008-10-7 10:14:41

恩,大家一起讨论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7 10:17:31

该说就说,不要怕说了得罪人,咱们是讨论类,不是吵架类哦

冷月 发表于 2008-10-7 10:19:19

恩恩,那是肯定的

一面情缘 发表于 2008-10-7 18:04:29

我来了,看看

純情雙魚 发表于 2008-10-7 21:06:17

苏东坡对陶渊明的评价是~~~“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俗;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怪了~~~难道还有人“欲仕则隐”、“欲隐则仕”不成~~~切郁闷`~~`陶渊明唯一的好处就是“真”~~~尽管有时他的想法行动也不怎么高尚~~`但他确实没有掩饰~~`他自己也没有以为自己很高尚--可笑的是自从苏轼说他好,大家就争先恐后把一顶顶高帽子往他头上戴~~`“萝卜白菜,个人所爱”`~~有人喜欢陶渊明的诗`~`那随他的便`~但是一定要说陶渊明如何高尚`~连酗酒、讨饭都成了美谈~~我却大大不服`~~文学可以没有标准(再烂的诗都会有人喜欢)`~``道德却不可以`~~`不能说你喜欢的人都是好人~~~所以“真”并不一定就是好`~``伪君子固然可憎,真小人也不怎么样~~~`我想不通一个仕隐无常、极端自私的人~~~在苏轼眼中居然如此可爱`~~`老实说这影响了我对苏轼本人的评价`~`按苏轼的思路`~`如果我喜欢一个强盗`~`我也可以称赞他“欲偷则偷,不以暗之为怯`~~欲抢则抢`~`不以明之为勇`~`怒则叩门而收保护费,喜则设宴以待弟兄们”`~`可以么`不染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纯情双鱼 于 2008-10-7 21:13 编辑 ]

純情雙魚 发表于 2008-10-7 21:12:28

都赞赏陶渊明能够不为米折腰`~`可是却不免要为酒折腰`~~`看看他的传记`~~`为酒折腰的事可是不少~~~这怎么讲呢`~~当时时局已定`~`他可以不书刘宋年号`~~可是还要食宋粟、饮宋酒`~`呵呵~~`隐士也有高下之分`~``走“终南捷径”者也可以是隐士`~~伯夷叔齐也是隐士`~~`就算在隐士里边`~~`陶渊明也不过居其中而已`~~`~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7 21:24:54

双鱼说的极好,可惜今天有分给你加了,明天吧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7 22:06:37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年幼时,家庭衰微,从此萎靡,世间的繁华于他也就变成无所谓的身外物了

读书不为用 发表于 2008-10-7 22:13:15

本来准备70岁以后读一下陶渊明的诗      看你们一评论算了 我 还是八十岁后读拉
不知道 还有 没有 机会读了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7 22:38:20

年轻的时候,他也有过“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的徘徊忧郁,熬不住“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日子,最终出来做了个小小的官。后来又投靠刘裕,讨伐挟持了安帝的篡位者桓玄。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7 22:59:20

当刘裕率兵东下时,他效仿田畴为东汉王朝表效忠而乔装驱驰见汉帝的故事,乔装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他曾以为他可以大济于苍生,所以很开心的写诗“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远,孰敢不至!”
然而刘裕打入建康后,世道无变,还是一样的昏暗不明,自己周遭的功臣屡屡遭杀,小人依然当道。
他才醒悟志向所依托的去处原来竟如此不清不明甚至不堪,终究有了去意。

惊起一鸿 发表于 2008-10-7 23:36:01

名人的一生都是充满了曲曲折折和得意挫败的,经历非同一般,不然就不会称其为名人了,也更不会留下千古奇传或动人诗篇了,当然也不会为后世赞颂其独有的精神境界了。

独孤老怪 发表于 2008-10-8 09:05:58

不懂历史,光看热闹罢

逍遥马 发表于 2008-10-8 11:08:51

好帖子.通过此帖我们不但学了文学,也重温了历史.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8 18:56:58

所以陶渊明虽然嘴上说着“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民”,但他的心里也曾经怀有小小的志向的,所以读《山海经》的时候,亦是感慨“刑天舞敢戚,猛志固常在”,呀因此鲁迅先生说他固然有“悠然见南山”的飘逸,却也有“猛志固常在”的“怒目金刚”,“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开真实。”
而当梦想碰到现实,高傲的不愿在人间的俗世里徜徉的陶渊明终于想到了要逃走,于是“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他收起志向,默默地回到自己家中,过起了“躬耕自资”的生活。

純情雙魚 发表于 2008-10-8 19:11:21

从他的诗的接受史来看``至唐朝李白、杜甫也不认为了不起~`也并没有什么人欣赏~~~只是到苏轼之后`~`他的地位才如日中天`~`那么我问一句:难道苏轼之前几百年的人都瞎眼了?他们都没有欣赏能力么~~~不可否认的是~~`陶渊明现在是“诗以人高、人以诗高”--循环论证,对此我是大不以为然`~`我想`~~文学可以没有标准`~`道德不可以`~`你可以喜欢、吹捧他的诗,但是绝对不能拔高他的为人`~~`

红袖添香 发表于 2008-10-8 20:04:53

诗格即人格,呵呵不明白楼上的,为什么就很不能拔高他的为人?陶潜的为人很失败吗?感觉楼上的话有点接近非主流了呵呵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话说五柳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