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49|回复: 0

中国人物画坛的一匹“黑马”——“小范曾”胡鹏图(金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1 21: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物画坛的一匹“黑马”——“小范曾”胡鹏图(金旭)




                 王鹤勋





    偶然的机会,结识了金旭。论其外表,顶多被误认为一个学校的美术老师,可是当见到他的人物画时,不禁使我惊诧,大有刮目相看之感。
    纵观金旭的画作,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在他笔下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我们都知道,人物画是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传统画科,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金旭的人物画,就恰恰体现了这些。他的人物画以形写神,形以人物的心而动,神以人物的形而发,形动则神往,笔到则神到,在人物的刻画上,做到了形神兼备,突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金旭画作的主要风格。金旭的画作大都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使人物的肌肤富有层次和动感,丰富了人物的感情,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增加了人物的表现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金旭从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民族性特征出发,分析了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构图特点,以不同的时空关系构成散点**,以“我”为中心构成画面主体形象;以尊卑主次间的关系构成夸张的画面形象,并进而从哲学精神、宗教精神、伦理精神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金旭的人物作品对于人物美的认识与表现,一般不留意于简单的人体美,而侧重“人物风采”之美。他的画作大都着意于传统素材的挖掘,着意于在写真、写心上下功夫。通过对人物内在本质的理解和外在形象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个性与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其作品的品格以及反映其当时历史时期的社会属性。为此,金旭的中国人物画主张以“神韵”著称,他紧紧抓住人物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突出主题,分别主次,有详有略。他作品中的人物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稍略于环境描写;有时或只写人物而不图背景,或背景十分简略仅出示有助于点明环境的道具;或人物头面手足写实而衣着略带装饰;或背景用程式化手法而人物精细刻画。金旭的某些人物画为突出作者独特感受,以浪漫手法表现,抒情性尤为突出。
金旭的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其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视笔法的作用。他的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方面为传达自己的感情,还用以体现他的个人风格。金旭在人物画中,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极大。金旭在《紫气东来》的人物肖像画中,把人物置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物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书法画印的结合上,金旭的人物画更显现出中国画的特色。
   中国画是以水墨作为正统。画家对水墨的独特的感悟,来源于对水墨画的长期实践。金旭八岁开始学画,在长达四十多年的绘画生涯中,锻造了金旭对于线条、水墨的特殊感情和心悟。他继承了传统中国人物画的艺术思维,吸取了儒道思想的启迪,使得自己在中国画的水墨天地间尽情挥洒,乐而忘返。他的人物画以其独具的风采、恢宏博大的内涵、神秘莫测的无穷变化,尤其是它纯正的东方意味使之傲立于中国画坛之林。
   观其金旭的人物画,可以看到他的绘画技法是在不断进步、完善而逐步趋于成熟的过程。金旭的早期作品厚实、充润、浓重,淋漓不足;金旭最近一些年的作品在人物画的探索实践中得其珍奇,独具风采。传统人物画讲究用笔用墨,推崇有笔有墨,追求笔意墨致,这就是说对笔和墨的要求是同等严格的。金旭在实践操作中,往往是以笔带墨,故处处见笔,有浓有淡,浓淡相渗,黑白相间,笔中有墨。做到有笔有墨、见笔见墨,这些绘画技法上的纯熟便是金旭人物画艺术的表现力和价值所在。
观其金旭作品总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很难用语言解释,就如同中国的唐诗很难翻译一样,尤其是那些溶铸着金旭思考与追求的画面更是如此。熟读金旭的作品,处处可以看到金旭作为画家那燃烧着的生命和投射出的艺术火花。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作为艺术家大都是热情、向往、追求完美,因此,他们的艺术之火也就燃烧的格外明亮。
    在金旭的作品里,有许多稚嫩的村童、书仆,他们或是放牛、或是钓鱼、或是看书或是与长者嬉戏。简略的线条、独到的手法、准确的体态、富有亲和力的表情,都给人留下过目难忘的印象。
近年来,社会上都认为金旭的作品与范曾的作品相似,因此,“小范曾”的雅号也就不胫而走。笔者把金旭的作品与范曾的作品进行了对照比较,感到虽然金旭与范曾都处在相同的时代,都以古代人物为创作题材,两个人的风格也非常相似,但是对于人物情态的把握上还是各有千秋的。尤其在人物肌肉肌理层次的处理上,两个人还是差别很大的。笔者认为,范曾着意于写意,因此在细微地刻画人物的肌理层次上笔墨不多,甚至省略许多环境和背景的衬托。金旭则不同,他不仅注重人物肌理层次的表现,而且在刻画人物上,还注重环境、背景的渲染。因此,应该说,他既有范曾先生的风格,又不拘于这种风格,添进了自己的创作意识和表现技法。
    范曾擅作写意人物泼墨人物,金旭则善于用白描手法对人物进行勾勒,且以书法笔意融明暗与水墨之中。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在情感倾注上都力求做到笔墨浑厚,造型生动。中国国画人物画自唐而后逐步走衰,画家为寻找自身的安全,多遁迹于山水花鸟之间。结果是山水花鸟一头热,人物画一头凉,使绘画的社会性大大减弱。五四运动以来。社会上先进思想的活跃促使人物画翻然崛起。新人物画的发展,使几乎枯竭的人物画呈现一派激流奔涌波光闪耀的景象。范曾则是在中流搏击奋进中的一员大将,金旭步为其后,可见传统的中国国画人物画后继有人。
   金旭重视作画的严谨,更重视做人的严谨。与金旭的交往中,不仅感受他的艺术之精湛,更体会他做人的胸襟之广阔。他笔下的人物,睿智、超然、宽宏、大度、雄风傲世,笔者认为,金旭笔下的人物形象正式他做人的真实写照。
目前,金旭的人物画,在社会上十分抢手,鉴赏家和收藏家都把金旭当成极具发展前途的“黑马”。相信金旭的艺术之路将更加辉煌。


欢迎登陆金旭博客
http://76978512.blog.163.com/edit/



作者:资深独立策划人,擅长大型商务运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8 17:57 , Processed in 0.0272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