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336|回复: 5

东北文化之“小沈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7 15: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当年初到东北时便有人和我说:来了东北就必须得看看二人转,要看最好的二人转就得看“小沈阳”的。在当时我脑海中对二人转这个概念就是一群老头老太太拿着大扇子围成一个圈踩着节奏扭屁股。但后来我听说这位爷挺年轻的,还没到戴假发镶假牙的年龄。以至于从那时起这个名字便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孤陋寡闻的我一直以为这位爷是辽宁版的许文强,或是东北版的兰博。有时候和同学聊天,无意中说起了这位爷。对方马上变了口气好象说起了观音菩萨,崇拜之情易于言表。这可把我也吓的一身冷汗,连呼吸的频率都跟着放慢了。
    遗憾的是两年多来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真是苦刹我也。
    正巧前段时间旁边的寝室买了台DVD,且免费赠送了一张”小沈阳“的光碟。这可把我乐的呀都赶上过年了,心想终于有机会看看我这两年多来不知道什么德行的偶像了。当天晚上,附近几个寝室的人跟移民似的,全部疯狂涌入到这个寝室,争着一睹偶像的风采。最后害的这个寝室的温度不断升高,好几个人差点中暑。
    开机。。。。。。
    放入碟片。。。。。
    哗啦哗啦读碟。。。。
    等待中。。。。。。
    咯。。。。。
    画面开始了,画面不清,画面有点模糊。
    声音响起了,声音浑浊,声音有点失真。
    画面中的观众人山人海,画面外的观众人海人山。
    突然,画面中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男不男女不女,人不人妖不妖的二椅子。以一口像极了李连英的声调卖力的讲起了黄段子。并且配合着各种动作,时而四脚着地学驴叫,时而单腿直立学鸡叫,时而把床单裹在胸前说自己是处女,时而把女人穿的袜子套在头上说自己是唐僧。画面中的观众高兴的前仰后合,画面外的观众高兴的东倒西歪。而我一边擦着惊讶的汗水一边问旁边的人:这是谁?答曰:小沈阳。再问:这算什么?答曰:二人转。又问:怎么就一个人?说来也巧。就在这时舞台上又出现了一位男不男女不女,人不人妖不妖的二椅子。与前一个二椅子以搭档的形式上演了一出三级版的西游记。观众们疯狂了,激动的嗷嗷直叫。最后,晚会由两个二椅子推向了高潮。。。。。
     咯。。。。影碟读完了。
     画面结束了,画面黑了,画面不见了。。。。。
     声音变小了,声音没了,声音消失了。。。。。
     画面外的观众们都带着意犹未尽的表情离开,向各自的寝室走去,沿途不断说着学着小沈阳的精彩表演。。。。
     观众们高兴了,观众们乐了,观众们满足了。。。。。
     我郁闷了,我疯了,我崩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2-27 15: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拍砖,手下留情,嘻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16: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骂声不断,就是本上势力太大了,霸占多家电视台。这种以丑为美的地方小调实在难入大雅之堂。这也是一种文化垄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18: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19: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二人转,也是在市场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慢慢变了味,走向了“黄段子”、“澡堂子”,他们能摆脱这一桎梏,走上春晚,实属不易。
前晚在火车站广场听到了咱们的“河洛大鼓”,心里一阵难过,一种文艺形式,当它慢慢消失在观众的视野里时,也意味着它没有了市场,意味着它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成为将要消失的声音。
这并非说二人转是转形的方向,何去何从,不是咱能想得清梦的。
只是想说,二人转从市井百性中来,它的生存,也是极艰难不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7 21: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沈阳    炒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5-2 09:57 , Processed in 0.0294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