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105|回复: 4

创作《常回家看看》的幕后新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6 02: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作《常回家看看》的幕后新闻

    在全国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决赛现场,《常回家看看》的词作者车行和曲作者戚建波作为嘉宾出现在评论席,在观看比赛的同时,俩人的心里都颇有感触,因为在音乐创作方面,他们曾经也像许多参赛者一样,是个半专业人士,说他们半专业是因为车行是黑龙江省电视台的导演,而戚建波则是山东威海市第一中学副校长,两个人都不是专业的音乐创作人。

  谈起《常回家看看》的创作往事,车行和戚建波打开回忆闸门。1991年,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歌曲》杂志举办的交流活动中,车行与戚建波相识,两个人虽然一见如故,但因身在两地,所以基本上没有来往。在1997年春节晚会上,解晓东演唱的一首由戚建波作曲的《中国娃》火遍大江南北,车行在看到朋友的歌上了春节晚会后,给戚建波打了个电话表示祝贺,并谈起了有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进行合作的事情。
1998年,车行将十几首歌词寄给戚建波,其中便有《常回家看看》。接到歌词后,戚建波深深地被《常回家看看》打动,没读完就流下了眼泪,在一种既激动又冲动的感觉下,十几分钟,他便为这段歌谱好了曲子,而车行对于戚建波谱的曲子的感觉也给与了认可。车行和戚建波没有料到,这首歌曲谱好后,竟然使得许多人产生了情感共鸣,不仅词曲作者,包括录音师等人在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都因为内心的情感被触动而泪流满面。
谈起为什么创作《常回家看看》,车行说这是他真情的自然流露。原来,1995年9月,车行67岁的父亲去世了,送走父亲后,车行试着回想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结果发现,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和快乐却太少。车行很后悔回家的次数太少,心中充满了对父亲的深深怀念。此后,他流着泪为父亲写了一首《爸爸,再见》,1996年,在一次坐火车出差的途中,车窗外的美好春色触动了车行,他又一次想起父亲、母亲、家,他悄悄抹去泪珠,用笔写下了“常回家看看”这5个字。“我就是我家里的事儿,没有一句瞎编,像‘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我母亲就是个爱唠叨的人。我父亲也是歌词所说的那样,只要我们回家,他就张罗着做饭。‘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是我父亲的一句原话,帮妈妈刷筷子洗碗、给爸爸揉肩是我妹妹常做的事。”

听完《常回家看看》的创作故事,我还要说说武汉大学罗萍教授炮轰此歌论调。刚刚获得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流行金曲勋章的《常回家看看》,在召开的女性维权交流会上,遭致武汉大学罗萍教授炮轰,她从中看出了“不和谐音符”——性别歧视。
这首妇孺皆知,众人传唱的歌曲就其因歌词接近于生活大白话和悠美的旋律,经陈红在1999年的春晚演唱,一下就风行大江南北。就这么一首歌,现在却成了“问题歌”?罗萍是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主任,长年研究女性维权问题。她点评:“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在大家心目中,爱唠叨的是女性,该受累的也是女性;“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虽然只是一首歌,但却反映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女性歧视。罗萍认为,这些“唯小人与女人难养”观念的“现代版”,麻痹了社会。
到底是教授,不愧为女权主义者!从这歌她也能看出男女的不平等。咬文嚼字,上纲上线到了这等程度!不过这之前,她虽为教授、贵为主任,但还是不为知名的!此言一出,这下就知名了!平常百姓的生活就是这样过的,在生活中男女的角色也是如此的。就算罗教授家与众不同,是“爸爸洗洗筷子刷刷碗””工作的事情向妈妈谈谈“,如果是这样,按她的逻辑这不也是对男性的歧视吗!如果是这样,那究竟谁来洗洗筷子刷刷碗?这到是个问题了。当然可以叫保姆来干,问题的关键是保姆回到家后还不同样是爸爸妈妈的角色。也就是说这活没人干!不要让人干。谁干谁不平等,谁遭性别歧视。这是什么话?这还叫研究?想想也是,如今中国的教授们怪谈奇论的多了去,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流层出不穷。






发表于 2009-6-6 04: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0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这首歌用咱家乡话那就是说听不絮

赵老师和大家一起吃盒饭快餐,很辛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07: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6 1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这首歌用咱家乡话那就是说听不絮

赵老师和大家一起吃盒饭快餐,很辛苦啊
西亳人家 发表于 2009-6-6 06: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30 15:55 , Processed in 0.03054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