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258|回复: 1

9岁儿子郑重其事查家产 妈妈批郑渊洁新书太残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 07: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岁男童小凯(化名)郑重其事地向妈妈提出了以下问题:“家里有多少存款?分别存放在哪里?存折密码是多少?”小凯妈妈说,她甚至来不及惊讶,就在儿子接下来的话里打翻了五味瓶:“万一父母双亡,我才不会太可怜。”

       小凯为什么突然这么问?这还得从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新书《皮皮鲁送你100条命》说起……

  “童年本应天真无知”

  上周末,小凯在同学家看到了《皮皮鲁送你100条命》。作者郑渊洁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最熟悉的童话主人公——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来教孩子们如何保命。比如了解家中财务、严防祸从口出、不喝别人给的水以防中毒、一支笔也可能化身匕首……小凯说:“很好看。”

  在遭遇“查家产”事件后,小凯妈妈林女士立刻上网买了一本通读,“以童话的形式教孩子防范危险,确实新颖而用心。但我从情感上真的很难接受,让孩子在最美好的童年知道这么多,承受这么多。”林女士认为,童年本应天真,我们一直灌输给孩子的也是包括信任在内的一切美好,“可连喝口水也要这么提防,这未免太残酷。”

  “不出事比什么都好”

  林女士的抗议最先遭到老公的反对。小凯爸爸陈先生认为孩子的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不出事比什么都好。“我也看了这本书,堪称故事版的儿童安全知识百科,很多都是家长没想到的,甚至学校也没有涉及。孩子平时太缺乏这方面教育了。”

  柯先生也是一位父亲,他的儿子快9岁了。听闻记者采访意图后,他的第一反应是,“让孩子妈买一本《皮皮鲁送你100条命》送儿子!”事实上,柯先生刚刚向儿子灌输了英国颁布的《儿童10大宣言》。“比如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等,他都听得懂。社会让人缺乏安全感,有些事必须给孩子提个醒,或许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但这也算是权衡后的最佳选择。”

  “突显生命教育缺失”

  叶成斐是槟榔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她认为,教孩子学会“保命”很有必要,毕竟生命大过一切,成长远比成绩重要。“当然,考虑到受众的特殊性,要注意方式的选择。”据叶成斐介绍,在学校里,一般是通过设置情景向小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她也坦言,实施比较多的只是地震等灾难逃生方法。

  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学老师是惟一在出版之初就看过该书的人。他直言,林女士的“抗议”恰恰又一次突显了我们对生命教育的回避。“整个中国对生命教育这一块都忽视太久了,生命教育就是死亡教育,而死亡是我们所忌讳的,所以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一直是避而不谈的,包括性教育也是如此。而因此所带来的悲剧,我想我无须一一列举了。”


发表于 2012-1-12 12: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加入我们|偃师网 ( 豫ICP备11013690号 )

GMT+8, 2025-4-27 00:40 , Processed in 0.0433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