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全 发表于 2011-4-9 10:49:30

情系故园夜夜心

情系故园夜夜心王炳全虽然近在咫尺,我还是常常想起或是梦里游历生活过数年的第二故乡——南郊龙门。那里是誉满天下的风景区,也是九朝古都八大景的第一胜景。奇峰峻逸,碧泉幽绝;两山相峙,伊水中流,悬崖峭壁齐如刀切,真是鬼斧神工,妙趣天成,雄伟壮观!我爱龙门。那依山而筑鳞次栉比的琼楼亭阁,那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万尊石佛,那喷珠吐玉的汩汩山泉,那玉带似的游鱼可数的伊河,那飞碧流翠的片片绿林,那月牙儿般拱立的石桥……无不使我牵肠挂怀,心驰神往。然而最使我眷恋不已的,最能拨动我心灵琴弦的,还是那里的拳拳人情。龙门是三县交界的要塞,半城半乡,文化发达。这里的人也许是受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熏陶,大都是心胸开阔,性情豪爽,淳朴大方而又十分好客,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当年上山下乡,我来到这里,全村人你来他往,川流不息,很快就混熟了。大伙毫无拘束地谈古论今,满怀信心地憧憬未来,欢快之情溢于言表。多少次艰辛的劳动,春种夏锄,耕耘耪耙,久旱盼下雨;阴雨盼晴天,体验了种田的艰苦,也品尝了丰收的喜悦。我忘不了那担水爬山栽红薯压肿了肩膀的情景。我忘不了那打麦场上麦芒沾身痒刺刺的感觉。我忘不了那躺在红薯堆上狼吞虎咽的欢欣。更忘不了那啃嚼着嫩脆玉米棒子的颊齿留香”……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村里新购的东方红——75拖拉机第一次在风景宜人的龙门山上翻起泥浪的时候,男女社员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幸福情景。大伙欢呼着、跳跃着,调皮的小伙儿吹起了口哨,羞怯的姑娘舞起了头巾,大爷大娘们咧开了缺牙的嘴巴,小顽皮鬼们抓起黄土向天上抛撒,在那空旷的山谷石壁上荡漾着不同凡响的回音。祖祖辈辈靠着锄头铁锹辛勤劳作的人们,是多么迫切地希望用机械电气化来代替他们繁重的体力劳动啊。当拖拉机偶出故障停车检修的时候,多少双焦灼的目光集中在检修工的手上,期待着铁牛重新迈出稳健的脚步……出于对机械深深的爱护,老社员们甚至不允许顽皮鬼们走近拖拉机旁。这历历往事,恍如昨日,不断地展现在我业已苍老的脑海里。四十年前,龙门口以外还是荒滩一片,我们和父老乡亲一道,插柳成荫,恳荒造田,栽苗育林,如今早已是“稻菽千重浪,绿林舞长风”了。年年浴风沐日,岁岁春华秋实,使我深深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谣,确实是种田人的真实写照。几年的艰苦磨砺,虽然酸甜苦辣俱尝,却也在我心灵的扉页上打下了永难忘却的烙印。尤其难忘的是那位住在我对门的李狗留大爷,年近八句,辛勤地劳碌了一生,和田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活泼的性格就像蹦蹦跳跳的小孩,从不愿丢下劳动的锄把。他常说:“我不下地就会害病”,每天早上,他就象座钟一样准时,邀我一道去上早工。当年龙门口的滩地上有一条分岔的小河,我们年轻人去稻田时,把钢锨往小河中一插一跃而过。李大爷到了这般年纪,他居然也学年轻人越河而度,这真叫人有点不可思议,由此可见他的身体之硬朗。这位风趣诙谐的“老乐观”,一直劳动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一个春夜里悄然而逝。我常常深切地怀念着他!龙门的风景是瑰丽的,龙门的人民是淳朴的,他们勤劳智慧,以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绿化了荒山,改造了平原和荒滩,美化了大自然,使这景色宜人的风景区更美丽,更引人入胜了。我爱龙门,我爱我的第二故乡,我更爱那里的人民群众。每逢想起他们,我就感到重任在肩,一股奇异的力量便油然而生。作为一名光荣的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员工,我们该怎样去回答故乡父老的希冀呢?应该说,为了把劳动农民从繁重的体力耕作下解放出来-,为了古老的故乡更加美丽富饶,我们要永远辛勤地劳动,永不吝惜心血与汗水,多造高质量、低成本的系列农业工程机械——这就是我们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是我们念念不忘的社会承担,也是我们对于故乡人民的一片心意。呵,龙门,我的第二故乡,你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促我奋发的动力,我永远地热爱和怀念着你!

沉默的饿狼 发表于 2011-4-9 11:20:46

华兴物流 发表于 2011-4-9 12:57:22

:c015: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4-9 13:28:39

{:1_334:}

那一夜8 发表于 2011-4-9 13:37:07

{:1_372:}

听音轩 发表于 2011-4-9 17:38:53

{:1_323:}{:1_318:}

不再沉默 发表于 2011-4-9 22:37:51

人人都说故乡好啊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4-9 23:59:11

{:1_318:}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11-4-12 13:03:53

情系故园夜夜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情系故园夜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