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震之最及地震名词解释
世界地震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洲智利的8.9级地震,连续发生震动225次,14万人遇难。
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1556年2月2日发生中国关中地区大地震,85万多人遇难,影响范围达7省211个县。
世界上受损失最大的地震: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40年以来最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近25万人遇难,经济损失达百亿美元。
地震名词解释
震源:地表以下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地面上与震源相对的地面。震中区的破坏程度最严重。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向距离。
震中距离:震中到地面其他任何一点的距离。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
地震波:地震时由地下震源处的岩石破坏产生弹性波,它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地球表面传播。
纵波:地震时使人感到上下颠簸的振动。
横波:地震时使人感到左右摇晃的振动。
破坏性地震:一般震级大于5级,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带:地震发生较多又较强烈的地带。
地震三要素: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震级。
震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地震震级: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
地震烈度:地面及房屋等建(构)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学习了;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