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3-5 17:25:44

尚贞涛:怀揣42元上大学


2009年07月08日08:24:21   
【转帖】http://www.hangzhou.com.cn/images/20090629/ly20090708026.jpg 尚贞涛 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易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监,2008年公司营业额500万元 2009中国大学创业富豪榜排名70位,榜上财富100万元 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初期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挫折,这时候就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挺过去,渡过难关,不要指望别人给你帮助,只有经历过失败才算成长。 绕过瓯江大酒店,走进瓯江综合大楼,电梯到五楼时,公司背景墙上众多的图标似乎在向人低调地证明着那“一墙之隔”的团队的实力。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尚贞涛的办公室,又走到会议室,一来一去,差不多转了整个公司,几十个职员在电脑前忙碌着。对白手起家的尚贞涛来说,能在短短几年内将公司办成这样的规模,是着实不容易了。
说着一口并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尚贞涛坦然乐观地向我们讲述自己的贫困史和奋斗史: 怀揣着42元来到大学报到 尚贞涛来自湖北广水的一个偏远山村,家乡直到2000年才通电,家中共兄妹四人,父亲早年就得了直肠癌,每年除了大家的学费就是父亲昂贵的医药费,家里几乎一贫如洗。尚贞涛是家中的老幺,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和三个哥哥姐姐一样,成绩都相当优秀。 考上大学那年,尚贞涛没有像其他贫困生那样为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担忧。那时他很坦然地认为,学费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活费可以靠自己打工赚,于是,2001年9月,尚贞涛怀揣着42元独自从湖北来到浙江理工大学报到,第二天就开始找兼职打工张罗自己的生活费。关于报到,尚贞涛还说了段颇有趣的插曲——即使学费能申请贷款,但报到当天时需缴100元办理就餐卡,并且只有拿到就餐卡才能领到寝室钥匙。身上只有42元铜钿的尚贞涛又因为说不准普通话,跟办理手续的老师几乎不能沟通,老师看了看他身后冗长的报到队伍,实在没办法,只有让他先在旁边等着。这一等尚贞涛等来了自己的班主任,更巧的是班主任还是湖北老乡,和老师寒暄了没几句,他就直接大胆地向老师借了100元交钱领钥匙。这一段“佳话”后来还一直在学校师生间广为流传。 必须赚钱才能在这座城市生存下去,但赚钱需要一颗聪明的头脑。尚贞涛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他出色的商业头脑。当时高年级同学还在老城区上课,开学之初,一些高年级同学就带着英语辅导书来下沙新校区向大一新生推销了。尚贞涛很快就从中找到了商机,和学长们商量,让他们将书放在他的宿舍里,他帮他们卖,拿一点提成,这样学长们就不用每次都背着重重的书来下沙,而尚贞涛也可以做无本生意了。于是,开学之初的每天晚上,尚贞涛冒充高年级同学到各宿舍区推销英语辅导书,并“吓唬”和他一样的大一新生:英语很重要,四级不过就拿不到学位,所以要早做准备买辅导书看看。单纯的新生们纷纷乖乖地掏钱买书。就这样,尚贞涛轻松地化解了在这座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的生存危机,也为他日后自己创业埋下了伏笔。 大学期间的尚贞涛,干过各种能赚钱的行当——除了卖辅导书,还打过工,做过家教。“大学期间我一共辅导过13个学生,最多的时候,同时要辅导6个学生。”尚贞涛做事认真,每次做家教,都准备充分,所以不断有人找他做家教。通过打工锻炼出来的口才也使得他作为老师的角色非常明显。就这样,大学里一路熬过来了。但天生的那份雄心壮志告诉尚贞涛,不能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于是他开始在大二时尝试自主创业。 上大学之前,尚贞涛从未接触过电脑,当同班同学都在熟练地聊天或者玩网络游戏看网络视频时,他却连怎么开关机都不知道。倔强好学的他不甘心就这么被同学嘲笑,一股脑儿钻进了计算机的世界,自学与之有关的知识。终于,从第一年的被嘲笑成了第二年辅导那些笑过他的同学的计算机课程。 大三时创办网络公司 和尚贞涛一起创业的大学生谢茂胜和娄建勇同样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但凭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执著,三人逐渐将事业做好做大,把“下沙网”从小区搬进了写字楼,办公室更是每年换一次——因为场所满足不了不断壮大的队伍的要求。 在创业的工程中,尚贞涛和所有创业者一样,遇到过无数这样那样的困难,网站甚至被停封过,这就意味着之前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都化为泡沫了,他和同伴们不得不重新来过。 现在尚贞涛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创办的“易沙网络”旗下,拥有三个子公司:杭州易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浙龙广告有限公司、杭州万南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易沙网络被评为杭州市高新企业。 “如果我们能像其他人一样成功进行融资,不敢说会有多大的成就,但至少不会比很多现在是知名成功人士的同学差。”尚贞涛颇有自信地跟我们解释,“公司现在的每一笔资产都是我们辛辛苦苦赚的,你们看到的公司里的任何设备、场地等都是我们自己利润的再投入,公司所有的股份还都在我们自己手上。” 已经从技术研究中慢慢脱身出来的尚贞涛现在主要负责公司未来的规划及对外策略。2009年,公司正在进行第二次创业——全力致力于全国区域网络门户经济的发展。富有商业头脑的尚贞涛,早就嗅到了县区级门户网站中的商机。目前公司主要瞄准了全国区域门户网站,设想通过开发建立一个新的体系,让各区域的门户网站以加盟的形式进入。“我们要赚的绝对不仅仅是他们的加盟费!”尚贞涛一再的强调,“我们真正的市场是那些加盟门户的增值服务。如果有100个县区加盟,那覆盖率能达到多大?” 对于近几年大学生的创业热潮,尚贞涛显得很理性,他认为有志于自己创业的大学生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自己。“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成功创业。”他认为目前一些创业大赛的形式很好,这样可以筛选一些优质的项目,降低创业风险。 “不管企业到最后成功与否,创业对创业者而言最大的收获是成长。我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在创办初期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挫折,这时候就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挺过去,渡过难关,不要指望别人给你帮助,只有经历过失败才算成长。”这是尚贞涛关于创业最深的体会,也是对所有想创业的大学生们的忠告。 ■背景资料 在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下,企业用人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今年微软、IBM等世界500强企业到浙大招聘,规模至少缩减了一半。据就业问题研究专家估算,至今年年底可能还将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出路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有数据显示,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3.5个人就业。在浙江省每年投入创业的大学生人数约有2000人,按此计算,就直接带动和解决了7000名大学生就业问题。走创业之路,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是促进和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 今年4月,浙江省曾对省内10所高校开展了一项联合问卷调查,3200名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自主创业兴趣浓厚。 今年以来,杭州、宁波、温州各地都出台和实施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扶持资助政策。比如,杭州市政府对于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给予2万到20万元人民币不等的资助。另外,各地高新产业区和开发区加强“孵化园”的功能,在其中开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现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最好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但与大学生强烈的创业热情相比,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4%,虽已是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省份,但与全世界20%的成功率相差甚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实习生 翁超 记者 肖向云   编辑:罗祎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3-5 18:13:13

42元上大学,边工边读“逼”着学做生意
  2001年,尚贞涛和哥哥一起考上了大学。这本是件举家高兴的事,一家却为无钱交学费而满脸愁云。“书学费可以申请国家贷款,生活费可以自己打工来挣。”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只身一人,怀里揣着点零花钱,来到了浙江理工大学,第一次踏上下沙这片土壤。   谁知第一天他便因仅有42元钱不够进入寝室,而疲惫地不得不借走廊睡了一觉。醒来后遇到上前询问的班主任,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班主任你好,能否先借我一百。”如今,这句话已成为校园里的经典对白。   为养活自己,赚取学费,当身边的同学开始享受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时,尚贞涛却开始了起早摸黑边工边学的大学历程。英语辅导书、锁、钥匙……曾有一度,他的书包里装的全是卖的物品。大学期间,他还做过工程放样,当过办公室助理,两个学期带了10多个家教。   因为读大学那年,他家乡才装上电,不要说电脑,连电视,尚贞涛都没看过几回,所以大学第一次上电脑课,便因不会开电脑遭到同学的“嘲讽”。意识到差距的他,刻苦学习电脑知识,到了大二,市场营销专业的他,已是个小小的电脑通。   “有泪往心里流,有痛慢慢地忍受。总有一天开心的时候,再用那欢乐的泪水,去洗你那隐隐作痛的伤口。”他写的一首小诗,形象地形容了他当时的心态。
大三百手起家,一波三折创立千万资产企业
  2003年暑假,尚贞涛和同学谢茂胜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下沙那边做什么呢,那个地方很荒凉的!”公司的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尚贞涛灵光一闪——下沙这个区域内缺乏一个综合信息载体。   于是,以280元起步,两人办起了下沙网,年轻人是下沙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网络媒体在下沙的受欢迎程度,要远胜于传统媒体,加上门户区域网站提供信息的独特性,该网站一经诞生,便受到大家的追捧。加上中国计量学院的娄建勇,三人一起组建了工作室。
大三百手起家,一波三折创立千万资产企业
  2003年暑假,尚贞涛和同学谢茂胜获得了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下沙那边做什么呢,那个地方很荒凉的!”公司的人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尚贞涛灵光一闪——下沙这个区域内缺乏一个综合信息载体。   于是,以280元起步,两人办起了下沙网,年轻人是下沙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网络媒体在下沙的受欢迎程度,要远胜于传统媒体,加上门户区域网站提供信息的独特性,该网站一经诞生,便受到大家的追捧。加上中国计量学院的娄建勇,三人一起组建了工作室。   杭州市区一家公司表示愿意合作搞网站,有了启动资金、设备……,他们才将办公场地从学校宿舍迁到了外面,真正开始创业之旅。然而,网站成立不到半年,在国内对网站的一次清理整顿中,网站一度被停封,投资公司也因此撤离了设备和资金……团队中有三人相继退出,下沙网几经崩溃。余下的人只能依靠代理门票维持生计。   几经斗争,余下的三人决定逆流而上,娄建勇更是将1万元学费垫了出来,背水一战,下沙网梅开二度。为缓解债务,他们先后替300多家公司做过网站,以养活下沙网。   2005年,当身边的同学毕业忙着找工作时,他们已把招聘桌搬到了母校的招聘会场上。次年,下沙网顺利通过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审批。随着流量上升,商家开始主动上门做广告。   谁料,年利百万的成功给他们带来盲目扩张的序幕。2007年,他们成立了“交友俱乐部”,重组了一家“浙龙广告”……公司共涉及六个项目事业部。2008年底,由于经济下滑和公司快速扩张,六个项目事业部中的两个面临亏损。痛定思痛后,他们又回到网络上做精做强他们自己的主业。   于此同时,尚贞涛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果实,牵着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的个人空间里写到:“真的太匆忙,25岁就订了终身。却不后悔,简简单单结婚,踏踏实实生活。”

华兴物流 发表于 2011-3-5 19:38:19

{:1_372:}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3-8 00:40:10

{:1_334:}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3-9 00:08:23

{:1_332:}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3-10 10:51:43

{:1_334:}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4-8 20:02:39

{:1_334:}

分时线老二 发表于 2011-4-10 00:04:10

{:1_33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尚贞涛:怀揣42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