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心理
什么是挫折 在心理学的概念中,挫折心理是指人们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受到了无法克服的阻碍或干扰,其需要或动机不能满足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和消极反应.一般说来,挫折产生的外部原因是由于非人为的环境因素造成的,内部原因是指个人心理,心理因素等带来的阻碍和限制,成为挫折的来源.挫折对于一个生活的强者来说,无异干一剂催人奋进的兴奋剂.可以提高他的认识水平.增强他的承受力,激发他的活力:挫折对一个弱者来说,则可以减弱他的成就动机水平,降低他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减弱自我控制力,发生行为偏差.
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挫折承受力是指抵抗挫折,阻止心理不产生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适应,抗御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主要有生理条件,经验,认识因素,个性因素,社会支持五个方面.
一个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对挫折的承受力一般比一个疾病缠身,有生理**的人要高.
在婴.幼儿期所受的挫折刺激较多,可使成年期的行为更富于适应性多变性.相反,极少受挫折,一贯顺利,总是受到赞扬的人,就没有足够的机会学习和积累对待挫折的经验.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过于强烈,对挫折的承受力很低.如果青少年期遭遇的挫折太多,太大,超过了心理承受的范围,也会影响以后的发展,可能形成自卑,怯懦等特征,缺乏克服挫折的勇气.
挫折刺激正是通过人的认知而作用于情绪,从而产生各种心理行为反应.一般认为,虚荣心重的人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力低.因为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的行为的内在动力,一旦受到挫折,没能达到目标,就会因为虚荣心没能得到满足而难以忍受.
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个人兴趣,世界观都对挫折承受力有重要作用.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挫折承受力强;性格孤僻,懦弱,内向,心胸狭窄的人挫折承受力低.当人们对某事有浓厚的兴趣,一心钻研,在别人看来很苦的事,他们却乐在其中,挫折承受力就强.
当一个人感到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关心,爱护和尊重自己时,就会减轻挫折反应的强度,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正如人们常说,"一个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就减轻了一半.
挫折心理的矫正
第一,任何人都要勇于承认挫折,在挫折面前不要逃避.
第二,要学会培养自己的耐挫折的能力.即后天的教育,修养,实践,经验和锻炼,去培养提高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
第三,还应该学会一些应对挫折的技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