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小花”枯萎得让人心疼,谁能救救她
“救救我,我想学习……”今日,在河科大一附院综合病房楼1111号病房内,下颔骨折的女童宋玉静用颤抖的手,歪歪扭扭地写下这段话时,同病房的病友们,鼻子都酸了起来。宋玉静的病情,为何这般牵动人心?记者今日赴偃师深入采访,发现这朵受伤的“小花”,的确不同寻常。可怜:常常挨打,多次饿晕
10岁的宋玉静,是偃师市李村镇宋沟村人,村里人都说,她是个苦命的孩子。小玉静家是农村特困家庭:父亲宋保卫老实木讷,靠打短工度日;母亲韩葱丽是个精神病人,病情发作时常常打人,有时还会拿菜刀砍人。曾有一次,宋保卫的头部被妻子砍中,鲜血淋漓。
宋家在宋沟村南头,没有院墙,唯一的一间瓦房,是2003年下暴雨,她家房屋倒塌后,政府帮忙盖的。走进屋子,被子、衣服扔了一地,让人无法下脚,屋里唯一的“奢侈品”是台电风扇。瓦房旁边,有个小棚子,算是“厨房”;没有煤炉,只有烧柴禾的土灶,半包食盐是唯一的“调味品”……
邻居李春彩说,玉静小时候,她妈一犯病就打她,她爸外出打工来不及给她做饭,孩子就只能饿着,身体瘦得“像个麻秆”,经常在课堂上或放学的路上饿晕,村民们见过好几次。
坚强:7岁学做饭,独自照顾妈妈
然而,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孩子没有屈服,她一直在努力改变命运。据村里人介绍,在多次被饿晕后,玉静只好自己摸索着做饭,那时她只有7岁。
在大多数同龄孩子还在缠着爸妈撒娇要零花钱的时候,小玉静就开始一个人到外面拾玉米秆、芝麻秆当柴火,自己做面条、熬稀饭。每次做好饭后,她会先把饭端给妈妈吃。
“这孩子可懂事了,每次放学时看见我,就亲热地叫‘奶奶’,不叫‘奶奶’不说话。我做饭时,她还帮我带孩子……”邻居李春彩说。 有次,她给玉静两包方便面,玉静赶紧把其中一包先拿给妈妈吃了。宋沟小学校长武友朋也说,玉静是个懂事的孩子,学习非常努力,她家里环境太差没法写作业,每次都在学校写完作业后,她才回家。
不幸:从山崖上跌下,下颔骨折
屋漏偏逢连阴雨,正当玉静希望通过自强自立改变命运的时候,灾难却悄然降临。
11月20日是个星期六,玉静的爸爸像往常一样到附近工地上打工,玉静给妈妈做好午饭后,独自到村北的小山上玩。
“说是玩,其实是躲避。她妈一犯病就打人、砍人,玉静心里害怕,只能一个人躲到外面去……”宋保卫说,当天14时许,玉静一不小心,从山崖上跌落下来;一个多小时后,一个打野鸡的猎人发现了昏厥在地、血肉模糊的玉静,才赶紧将她送到了医院。
玉静的病历上写着:“颔面部双侧肿胀、淤血,左侧颔有一长约5厘米伤口,深入骨面,可见骨折碎片。口腔内可见碎牙骨片。”通俗地说,她下颔骨折,不少牙齿也被摔断了。
呼唤:救救孩子,别让她继续枯萎
“知道女儿出事了吗?”在玉静家里,记者问她妈妈。
“知道,孩子跟着我,可怜呀……还给我做饭……她遭了这么的罪,咋办呀……”此时,韩葱丽神志清醒,不停地用衣袖擦眼泪。
我们在河科大一附院见到玉静时,她的下巴肿得老高,脸上多处淤血,胳膊、小腿黑瘦黑瘦的。下颔骨折的她还不能说话,但她仍礼貌地向我们点头示意。
自从入院抢救,已经花了1万多元,大多是宋保卫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的。说起孩子无钱继续治疗的事儿,宋保卫抱头蹲在了地上,一边哭一边说:“我没出息,对不起孩子……”
宋沟村村委会主任宋晓中说,看到玉静有难,大家也伸出了援手。镇民政所补助了300元、村委会捐了500元,玉静所在的小学也发动师生们捐款,捐了508元。然而,相对于10多万元的手术费来说,这些爱心捐款,无疑是杯水车薪。
“救救我,我想好好学习。”采访结束时,玉静在记者的采访本上,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如果您想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孩,请与本报记者联系。 {:1_355:} {:1_348:} 我们的社保还要继续完善…… 怎么联系? {:1_348:}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是,一定要学会坚强! 呼吁社会爱心!祝福她渡过难关! {:1_355:}但愿社会上有热心人士出来帮帮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子 {:1_355:} 怎么联系? {:1_355:}悲哀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