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有约●山野户外】(2010.11.27日周六)晋魏河山第一奇-珏山景区约伴贴!
珏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在晋城市区东南20公里处的丹河两岸,有一处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此处风光绮丽,巨嶂横列,奇峰幽谷,景色宜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与优美的传说故事交叠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泽州县境内的珏山青莲寺风景旅游区。
该旅游区由珏山景区和青莲寺景区组合而成,两景区相依相偎,上有珏山双峰揽云,下有丹河碧波荡漾。奇山、秀水、雄刹、古观、名木、山花,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自古被人誉为“晋魏河山第一奇”。
http://bbs.ly.shangdu.com/attachments/month_1011/10112222161ddb90d725f24240.jpg
http://bbs.ly.shangdu.com/attachments/month_1011/1011222216896744d4b7d2c141.jpg
http://bbs.ly.shangdu.com/attachments/month_1011/101122221681e892bfcfb7f2a6.jpg
【AA预算】:80元/人(含来往车费、通讯、常用急救药物等保障共同,费用含门票及景区保险30元)
活动领队:飞毛腿:15137918982
交费地点:大张量贩南广场(老刁棋牌室)15137918982 13623795462
报名方式:跟贴报名,电话确认,以交A费为准
出发时间:2010年11月27日周六早上6:00
活动天数:一天(如天气不适宜出行时将进行调整)
报名人数:34人(本次活动不接受预报名、以预交A费次序为准,报满截止)
等车地点:东花坛加油站众志超市中成建设大厦
装备:旅游鞋,水杯、面包,背包等
【公用装备】:对讲机,常用药品、娱乐扩音器等
早餐时间安排在路上、午餐在景区自理(或自备)
风景指数:★★★★
强度指数:★
难度指数:★
重要提示:
1.请在充分认识到户外活动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前提下,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
2.出发前请做好预先的计划和准备;
3.活动中请注意维持旅行地和露营地环境的延续性;
4.正确处理废物;
5.留下你所发现的;
6.最小化营火影响;
7.保护野生动植物;
8.在保证自已安全情况下提倡照顾好弱者;
9.为了您的安全和舒适以及不影响整个队伍的按计划进行,请穿适合徒步郊游的鞋;
10. 严禁在登山过程中追逐打闹并请互相监督;
11. 使用充电电池,携带水壶及其他盛水容器,尽量不用瓶装水及一次性消耗品;
12.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必要时应携带相关的药品。
13. 参加队员须服从领队的安排,不得擅自行动、离开队伍;
14. 团结、协作是快乐的根本;
15. 本活动为具有户外运动性质的自助游,并非户外探险活动。
热烈欢迎体力和耐力都很好的新人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您将体会到户外运动的快乐与美妙,并结识更多真诚而又有趣的新朋友。
活动声明
活动的发起者和参加者本着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的原则参加。户外活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参加时请注意安全,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责任和义务有充分考虑。本次活动,费用AA,发起者和领队都是义务为大家服务,因此参加人员应对自己的安全和行为负全责!发贴者和领队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是自愿结伴出行,不能接受的请勿跟贴报名。为活动顺利进行,任何参与者在活动中应服从领队安排(除非多数人员一起认定事情的正确性),同时领队仅为约伴出游者,对队员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凡报名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领队声明依法解决,凡报名者均视为接受本领队声明。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同样不承担。本领队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本次活动副领队、收队等。跟贴或电话报名即表明你已经完全理解《活动声明》、愿意遵守《活动声明》并接受以上免责条款!
温馨提醒:现在开始接受报名,网上、电话(短信)报名,交费确认! 泽州风光导游词之一
晋魏河山第一奇—珏山
(乘车前往珏山途中解说)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代表我们珏山风景区,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xxx,是珏山的导游。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丽神奇的珏山,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能用我们泽州人的热心和细心,换来您的放心和开心。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泽州。 泽州历史悠久,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宝地。自古就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感天动地的历史传说。70年代以来,先后发现的泽州高都等多处古人类文化遗址,又证明这里在数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北魏时期到民国初期的1500多年间,泽州一直是州、府一级的政区。灿烂的历史文物,也是泽州古老而文明的象征。全国现存宋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晋城市就占到三分之一。就在我们珏山脚下的青莲古寺中,就保存着12尊唐塑佛像,是中国现存唐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它们既证明了泽州历史的悠久,又折射出泽州人民的勤劳智慧之光。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珏山风景区。
珏山风景区,属于太行山山脉,位于晋城市区的东南面,它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又有南国丛峦的灵秀。是一座生得非常俊俏,长得非常出奇的山。珏山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73米。大家朝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珏山。珏山原名角山,大家看,这座山远看像不像个三角形呢,下面宽宽的,上面尖尖的。一会儿我们走近看,便会发现,上面尖尖的地方又分出了两个小三角形,中间空着的地方露出的蓝天,好像是又一个三角形倒插在两山之间。所以叫角山。大家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呀,我们的珏山在经历了几亿年的地震海啸和造山运动后,才能够岿然不动,毫发未损。那么,我想请大家猜一猜,我们的珏山的“珏”字怎么写呢?好,我听到有位游客猜对了,是一个王字和一个玉字组成的。王代表贵族,玉代表富豪。过去一朝一代封王封侯为高贵,金玉堆满仓库为大富。因此,我们的珏山代表着“富贵”。还有一种说法是,珏山的两个王字代表着两座大山,而那一小点,则代表着圆圆的月亮,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的意思。今天,我们所有的游客来到了珏山,沾染了珏山的灵气,就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了。据传说,当时玉帝下凡,来到了珏山脚下,只见该山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就像是一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便亲自为它命名为珏山。尤其神奇的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人们都要登高去望珏山吐月,因为,这天月亮不偏不斜,正好从这个豁口中圆圆地吐出来,因为它的神奇,才被誉为晋城古四景之首。珏山在两宋时期就已经成为道教名山,它与武当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武当山是真武帝君的修炼之地,而珏山则是其镇守之所。自古就被誉为“小武当”、“小华山”,被明代吏部尚书、改革家王国光称之为“晋魏河山第一奇”。这里风景秀丽,双峰之峭,吐月之妙,红叶之美,峡谷之幽,青莲之深,大桥之雄,堪称珏山“六奇”。珏山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到它美丽神奇的一面。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珏山却是道教统领下的三教合一,这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正好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理念不谋而合。传说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后,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双峰吐月的奇观后,便相中了这块宝地,栖居于此,珏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著名道场。北宋时期,道长辉弘、昔人大兴土石,曾将珏山庙宇进行整修。近年来,经过多次开发,使这座古老的名山,焕发出新的容颜。被誉为“独树一帜的道场,三教合一的典范。”
(站在珏山汉白玉牌楼前解说)
珏山牌楼为汉白玉建筑,修建于2004年,高11.7米,宽12米,整座牌楼雄伟庄重,恢弘大气,巍峨壮观,制作精美。牌楼中央“珏山”二字,为晋城文化名人柏扶疏题写。牌楼顶端后面正中央的“太和”两字,撷自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苏东坡的妙笔。牌楼汉白玉柱体上的楹联都为我市著名诗人、书法家柏扶疏先生所撰。“智者乐水于斯……”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田树苌书。“清莲叶下……碧玉峰头……”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姚奠中书。“掬水月沾手归来两相忆,闻钟道入心欲去几流连”为中国书法家副主席、著名书法大师刘艺书。“游人伴雪鸿长留趾印,润珏衔明月肯托灵里”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陈巨锁书。柱墩上有麒麟、狮子等吉祥物。墩体四面,分别雕刻有喜鹊登梅、凤戏牡丹、鸳鸯戏水等寓意吉祥的传统图案。
(到珏山专用公路后讲解)
这条公路是开往珏山景区的专用公路,全长2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造。路面宽度为7.5米,总投资800余万元,路壁上栩栩如生地雕刻着皇城相府、棋子山、王莽岭、九女仙湖、青莲寺、白马寺等晋城市的重点旅游景区,使这条公路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手指蛇山讲解)
大家看,远处的那座山像不像一条蛇,它叫蛇山,我们当地人在评价这里的山峦时,有这样一种说法,高不过珏山,长不过蛇山,大不过太行山。说起蛇山,确实很长,它绵延几十里,像条巨蟒,横卧在那里。说起蛇山,还有一段故事呢。很久以前,我们的丹河是一条巨大的河流,东海龙王手下的龟、蛇二将不和,他们互相瞧不起,都自己夸自己的本事大。于是,便开始赛跑。跑呀跑啊,大乌龟和这条巨蟒,便一起跑到丹河里来了。从此以后,原本非常安静的珏山脚下,便经常能够听到龟和蛇的吵闹。有一天,他们俩又吵得不可开交了,龟将拿着宝剑,蛇将挺起长矛,打杀起来,搅得丹河里波浪翻腾,连珏山顶端玄武的宝座都晃荡起来。玄武大怒,派了两位手下的兵将,将他俩捆绑起来,一个镇在珏山这边,一个镇在珏山那边,让他俩在这里思过。他俩虽受到处罚,彼此还是不服,隔着丹河还互相赌气,看谁化的山长得快。于是龟、蛇二山便日长夜大起来,两架山的山头尽力往丹河里延伸,都想快点伸过丹河去,把对方咬一口。这一来可坏了事,丹河的水道越来越窄,不到半年功夫,那么宽一条大河,已经窄得和小河差不多了,河水也几乎被它们吸干。珏山脚下的百姓们怨声载道。玄武在珏山顶的玄武殿一觉醒来,知道了这件事。心想,他俩这样蛮干,那还了得,要让他们头碰住了头,岂不把丹河拦腰隔断?于是,他化成一个采药老人,身背药袋,肩扛银锄,走出玄武殿,来到蛇山中部,手举银锄,照定蛇腰挖了一锄。蛇将全身一展,腰部的蛇骨被挖断了,疼痛难忍,只好赶快缩头,一直缩到丹河岸上,再也不能动弹了。所以蛇山中间,至今还低很多,像断了的样子。玄武又过河到了另一边,用双手镇住龟将。龟将被压得浑身麻木,慢慢往岸边缩,也变成了一座山。从此,乌龟和巨蟒就化作龟蛇二山,默默地隔着丹河对峙着。等一会儿,我们到了珏山的望龟亭,就能够看到龟山了。
(手指翠屏山讲解)
古代的泽州,叫作凤台。相传,落过几只凤凰。据说,我们的翠屏山,就是凤凰的翅膀演变而成的。
(站在上写“珏山”二字的花岗岩面前解说)
这块巨石,是花岗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二氧化硅含量在70%以上。大家看上面的“珏山”两个字,不同凡响吧?这可是出自高人之手呀,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沈鹏老先生亲笔题写。 沈鹏先生是当代书坛名人,身具众多头衔:全国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研究所顾问等职,可谓地位崇高,名声显赫。他的书法力运金杵,以锥画沙,自成一体,在中国书法界独占鳌头。
(站在入口牌楼处解说)
这个牌楼是通往珏山的第一道门户,上面的“珏山胜景”四字,为晋城市原市委书记李拴纣所题。
(在魁星阁处解说)
这就是魁星阁。我们泽州在古代多出才子,在全国拔尖的文武状元数不胜数。每当考试前,考生们都要来这里朝拜一下,许下一个理想的心愿。来这里许愿的考生,据说,都能够考出好成绩。珏山的魁星阁,象征着泽州的人才辈出,文化昌盛。魁星阁西边,有个黑虎洞。据传说,赵公明在珏山驯养了一只曾经骚扰百姓的黑虎,被珏山的百姓们视为奇迹,称为赵公明的黑虎坐骑。赵公明讲信用、扶贫助困、学道修行、和美处事,集众多美德于一身,因此,珏山的百姓们才将赵公明和他的黑虎坐骑一起敬仰。
(在锦绣长廊里解说)
这条长廊叫锦绣长廊,大家只要通过这条长廊,就预示着前程远大,风光无限。那么,大家也许会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从宋代以来,先后有十八位尚书以上的官员,从这里登上了珏山后,都实现了他们青云直上,前程锦绣的夙愿。这十八位官员是:北宋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北宋同平章事卢多逊、北宋右仆射沈伦、后周刑部侍郎薛居正、宋元年间尚书杜选、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明代礼部尚书茹太素、兵部尚书于谦、户部尚书李瀚、工部尚书孟春、礼部尚书裴宇、兵部尚书周盘、吏部尚书王国光、吏部尚书乔宇、户部尚书许维新、吏部尚书董其昌、清朝刑部尚书魏象枢、吏部尚书陈廷敬。现在,让我们穿过这条锦绣长廊,实现我们锦绣前程的美好夙愿吧!
(进入聚事厅解说)
这个地方是招待游客的地方,假如您有雅兴,也可以在这里住宿或吃饭。假如遇到了知己,还可以在这里谈谈心,交流交流感情。
(站在望龟厅解说)
这个亭就是著名的望龟亭,大家往我手指的方向看,看到了吧?那座山像不像一只卧着的大乌龟呢?刚才我们在路上已经看到了蛇山,并听了我给大家讲的蛇山和龟山的传说,我们所看到的那座山,就是龟山。那斑斓的怪石是乌龟的头和脖子,看它一副昂首翘望、吃力攀爬的样子,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孔子说:“玄武之精,是为龟蛇。”意思就是说,玄武是龟身龙首蛇尾的化身。但后来玄武被道士们升级,做了镇守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掌管着我们珏山的生灵。
(上台阶过程中解说)
刚才我提到了玄武,也称真武大帝,是道教的开山鼻祖。对真武的崇拜,是从古人星宿而来。二十八星宿是古代天文学家用来观察天体经纬度和四季运行的二十八组赤道星座。战国后期人们把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以四灵来命名,分别为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玄武就是灵龟。又因为民间以龟蛇为雄雌一体,于是一直以龟蛇作为玄武的象征。到南宋时期,玄武被道士们人格化,成为神奇的得道大仙。因此,在中国,只要有玄武的地方,就会有龟山和蛇山,咱珏山也不例外。
(站在一天门解说)
通往珏山顶端共有三道门,这里是第一道门——一天门,整个基座为明代所建,门上刻有双龙戏珠,四角各有一个大力士为守门神。右边的这块石碑是明朝嘉靖三十五年所立,是创建珏山一天门的碑记。这处偏殿叫六瘟神殿,里面塑着六瘟神像,分别为钟士贵、赵公明、史文业、吕岳、刘元达、张元伯。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消灾免病所供奉的保护神。正殿为三教殿,也叫灵官殿,里面塑的是三圣像。中央为佛教的释迦牟尼,两边为道教的太上老君和儒教的孔夫子。三教以各自伦理来感化世人,要以善为本,以德为重。儒佛道三教圣人共居一山,同奉一殿的景观,在全国极为罕见。那么,有的游客也许要问,珏山怎么会有三教合一的奇观呢?原来早在汉、晋时期,珏山就被开辟为道场,与青城、武当、天坛并称为天下四大道教名山。南北朝时期,有僧人和儒家弟子来到这里,在珏山对面的夹石山腰搭庐住宿,开展活动。珏山道人不仅不加阻拦,而且还竭诚帮助他们兴建寺院和庙宇。久而久之,三教的情感便愈来愈加深厚,难舍难分了。于是,便形成了“佛宗净土源青莲,太行真武归珏山”,“珏山道、青莲佛、太行月映儒家风”的三教合一的奇观。大家看三教殿这个柱础石,一般的柱础石都是八角形和莲花形,但珏山这个柱础石却与众不同,它是由一个麒麟、一个狮子和一个老虎首尾相绕所组成,大概是三教合一的象征吧。
(沿台阶往上,站在迎客松下解说)
大家抬头看到的山壁上这两棵树,是“迎客柏”,它们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虽然饱经了千年的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们青翠的枝干斜伸出来,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了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呢。有位著名诗人还为我们的两棵迎客柏留下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奇柏傲立山壁边,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站在天梯上解说)
现在这段最险要的路段叫天梯,因十分险峻而陡峭,被人们称为“小华山”。整个天梯共217个台阶,有“我要起”——即我要步步高升的意思。来,我们开始向天梯挑战吧,每登高一个台阶,我们的运气、福气和财气就会增加一分,让我们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吧。
(站在二天门解说)
天梯的尽头就是二天门,这里塑有马光华、赵公明、温琼、关公四大天王的塑像。这四个人为四大护法元帅,其中,马光华为大帝,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所以民间称“马王爷三只眼”。赵公明为财神之一,是水财神,相传为终南山人,能够使买卖公平,财源茂盛。温琼为温元帅,他可以驱除邪恶、诛罪叛逆、巡察真司、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关公为关圣帝君。在泽州民间,关公因其“忠孝节义”,是唯一道、佛、儒三教共同供奉的王。道教称他为圣武帝君,佛教称他为枷蓝神,而儒教则称他为武圣人。
(站在三天门解说)
这个双层阁楼式建筑就是三天门,也是通往珏山顶峰的最后一道门户。下层塑有弥勒佛像,有诗赞为“大肚能容 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笑一笑,十年少,让我们对着弥勒佛笑一笑,丢掉人间一切的烦恼吧!
(站在灵官顶解说)
灵官顶塑的是灵王官的像,他是真武大帝的守护神,青面獠牙,后来成了开庭二十六天将之一。传说他力量巨大,保卫百姓,为道观的门神。珏山的灵官顶的灵验,那是出了名的神奇,简直使人难以置信。宋朝到清朝,先后有十八位尚书居官前和居官中来过珏山的灵官顶顶礼膜拜,之后都不同程度地升迁了。来,大家都来拜一拜,说不定就能从科长提升为局长,局长提升为省长呢。咱不想当长的百姓拜一拜,虽然不想求什么官职,但那口袋里的票子,也许会直线升迁呢。
(站在西顶解说)
现在我们已经下了灵官顶,来到了西顶。西顶建有文昌殿、真武殿、南天门以及多处小殿。这个殿就是文昌殿,这个塑像就是文昌爷,一般父母为子女求学,都会来这里朝拜。西顶这个真武殿,是真武帝的寝室,也就是说,是他休息的地方。正顶的玄武殿,才是他办公的地方。这个地方也是真武祖师的修炼场所,大家现在看到的背配宝剑的真武像,证明他还正在修炼中呢。一会儿上到正顶,我们便可以看到修炼成功的真武祖师了。因此,便有了珏山乃真武镇守之所,武当乃真武练功之地。在文昌殿还有文昌、天聋、地哑、加官、晋爵、四书、五经七尊木刻神像。天聋和地哑相传为文昌帝君的两位侍从。
(站在观日台解说)
这就是观日台,大家知道七十年代,日本有一位首相叫田中角荣,在1944年抗战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他曾带兵来到珏山,登上观日台,观看壮丽的日出,并留下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歌:“日出东海是我家,三十八年进中华,今日与尔见一面,知我回家不回家。”这是日军下层军士们当时的内心写照,深刻反映了他们厌战及思乡之情。可惜,那块镌刻有这首诗歌的木匾在文革后失落民间。后来,田中角荣出任首相后,他曾有意捐资修缮青莲寺,但由于当时还处于文革后期,宗教场所还没有开放,这件事情就暂时搁置一边了,成为田中角荣终身的一大遗憾。
(站在太子坡解说)
现在我们已经下了南天门,这段坡叫太子坡,传说明永乐太子朱高炽,在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前来珏山殉道,在太子坡这个地方,遇到了高人指点迷津,终于转危为安,当上了皇帝。朱高炽去世后,珏山道人十分悲哀,把与太子相遇的地方进行了整修,并取名为太子坡。大家可以在这个地方烧柱香,来祭奠一下这位明君。
(在可遇亭内解说)
既然珏山以奇著称,那么,奇遇也是一奇。可遇亭又名过月亭。那么,这个亭为什么叫可遇亭呢?那是因为乾隆二十年秋天,这里来过十八位才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素昧平生,各不相识。他们来到珏山后,无不为珏山的雄奇险秀而震撼。 就在可遇亭前,大家豪情万丈,灵感如泉,争相吟诗,以诗交友,结为十八兄弟。最后,十八个人将二十首诗刻到石碑上,立在可遇亭前。因此,在经过可遇亭前,当地人总要想到,今天上山,会有什么奇遇呢?好,我们继续登山吧。说不定,我们今天也能够遇到知己呢。
(“珏山吐月”)
“珏山吐月”是十分罕见的奇景,每逢中秋之夜,就会有一轮满月从两山的中间冉冉吐出,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关于珏山吐月,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这一奇妙的景观始于玄武祖师镇山之初,相传,玄武奉天帝的命令,来镇守北方,就驻扎在太行山上。他每天严防死守,除暴安良,保护百姓,深得北方人民的爱戴和尊重。不料,北方出现了一个可恶的魔鬼——红魔,他不仅专门和元帝作对,而且还祸害百姓,无恶不作。元帝十分愤怒,便和红魔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终于将他打败。从此,北方才得以太平。天帝为了奖赏元帝的功勋,降旨给月宫中的嫦娥,让她每年的中秋,从双峰中吐出来,用银光照射着元帝好好练功。从此,便有了珏山吐月的奇观。珏山脚下的青莲寺的款月亭,是观赏珏山吐月的最佳地点。从古到今,每年的中秋佳节,文人墨客都要留下许多赏月的诗篇。
(在正顶解说)
这个地方就是珏山的最高处了,所以叫正顶。顶上的这个殿就叫玄武殿,是玄武办公的地方。大家仔细看,这里和前面的真武殿中供奉的真武其实是一个人,但玄武祖师已经成为金身,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玄武在这里已经修炼成功了。站在他两边的分别是周公和桃花,周公解梦,桃花破梦。修炼成功的玄武,每天都会吸引着各地络绎不绝的游人和香客到此观光朝拜。在玄武殿旁边,还有一个财神殿,里边供奉的是文财神比干。比干成为财神,并不是因为本人就是头号财主,而是由于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到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有了心,但因为吃了姜子牙送给他的灵丹妙药,并没有死去。因为他没有了心,也就没有了偏心眼儿,办事特别公道,深受百姓爱戴。当时,在比干手下做买卖的人,都没有心眼儿,大家公平交易,谁也不会欺骗谁。把比干这样的童叟无欺的绝对公平的君子立为财神,那真是人人佩服。
(在双王庄三山会旁解说)
这个小石窑洞称“双王庄三山会”,只有我们泽州县巴公镇双王庄的人才能够朝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玄武曾经在双王庄修炼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玄武在河南周口一家商号修炼,而双王庄村张家的一个小伙子,从十二岁时,也到周口来学徒,这一干就是二十几年,这个小伙子聪明能干,可是,东家听信另外两个学徒的诬陷,就把这个小伙子给辞退了。玄武看到这个姓张的小伙子既聪明,又踏实能干,便跟随他回到山西双王庄村落脚,每天化作老翁,在村里修炼。这个姓张的小伙子,也在玄武的帮助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忽然有一天,王莽篡位,并追杀刘秀来到太行山。刘秀见一个白发老翁在此练武,急忙跪下来,请求救命。玄武对刘秀说:救你不难,快拿出你的马鞭来。刘秀将马鞭交给玄武,只见玄武不紧不慢地将马鞭塞到嘴里,刘秀害怕中计,急忙从玄武嘴里拽出鞭子,骑马慌忙逃去。他猛地抽了一鞭,却打在了山上,只听轰隆一声,大山马上断成两截。王莽的追兵正好过来,全都掉进了刚刚裂开的深沟里。就这样,刘秀在太行山连打十二鞭,打出十八座断头山,沟沟壑壑里,全都掉进了王莽的追兵。玄武牵着刘秀的马跑到珏山后,发现这里非常清净美丽,便留到这里修炼,再也不想回双王庄了,从此,双王庄成了玄武的娘家。娘家人经常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前夕,来珏山看望玄武。由于怕影响到玄武的修炼,娘家每次只派三个人来看望他。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每次都是三个人来和玄武在珏山会面,因此,便简称三山会。
(在舍身崖解说)
这就是有名的舍身崖,大家过来看,险要不险要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呀,掉下去肯定粉身碎骨。传说清代时,珏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有一个贤惠善良的媳妇,因为长期侍侯着卧病在床的公公而获得了孝顺的美名,却遭到了妯娌们的诋毁。只好一气之下,舍身跳崖。舍身崖也叫三烈崖,那是因为叶门三烈为了其子其夫,在此舍身跳崖而得名。那是明代时期,一个叫叶昌的秀才去世后,留下一妾一妻和一个足满月的儿子,这个妾不仅美丽漂亮,而且心地善良。妻奉劝妾趁年轻赶快改嫁,但她坚决不走,决心留下来和妻一起照顾儿子。两个人终于将儿子养大成人,并娶了媳妇马氏。马氏也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媳妇,她一边照顾两个婆婆,又不让丈夫插手家务,让他一心修文科第。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马氏积劳成疾。患了痨病。 怕传染家人,谎称出去买药,来到珏山这个崖边,跳崖自尽。两个婆婆年老体弱,更不想拖累儿子中举,因此,也学着耳媳妇的样子,跳崖身亡。三位烈女深深感动了叶公子,他化悲痛为力量,终于中举,在朝廷里当了大官。因此,人们把绝命崖改为三烈崖。《生死抉择》的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平,听了这个故事后,十分震惊,当即吟诗一首:舍身崖上听舍身,惊煞吾辈读书人,含羞忍辱为贫困,感天动地民族魂。
(站在南顶解说)
这里是南顶,这里有三间正殿,两边各有一间偏殿。正殿中央塑的是观音菩萨,边上塑的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和大至势菩萨。观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孝道),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所以,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非常崇高。左边是送子观音,谁家的媳妇怀不上孩子,就在给送子观音烧个香,求她给一个孩子。右边是药王。传说为孙思邈或扁鹊。两位都是神医,可以驱除百病。
(在索道口解说)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乘坐索道下山。我们珏山的这条索道的倾斜度,为43.3度,仅仅比国家规定的45度标准少了1.7度。因此说,我们这条索道,为倾斜度最高的一条,堪称中国索道之最。大家朝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山就是天子岭,也称天池岭。因王莽追刘秀路过此地而得名。刘秀是天子,天子无戏言。
(站在后山脚下解说)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旅行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我们的珏山,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而且是三教合一的圣地。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珏山的秀美,珏山的雄奇。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珏山之旅就要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泽州风光导游词之一
晋魏河山第一奇—珏山
(乘车前往珏山途中解说)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我代表我们珏山风景区,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xxx,是珏山的导游。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美丽神奇的珏山,并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我感到非常荣幸。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能用我们泽州人的热心和细心,换来您的放心和开心。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泽州。 泽州历史悠久,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宝地。自古就有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感天动地的历史传说。70年代以来,先后发现的泽州高都等多处古人类文化遗址,又证明这里在数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北魏时期到民国初期的1500多年间,泽州一直是州、府一级的政区。灿烂的历史文物,也是泽州古老而文明的象征。全国现存宋金以前的木结构建筑,晋城市就占到三分之一。就在我们珏山脚下的青莲古寺中,就保存着12尊唐塑佛像,是中国现存唐代彩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它们既证明了泽州历史的悠久,又折射出泽州人民的勤劳智慧之光。
接下来,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珏山风景区。
珏山风景区,属于太行山山脉,位于晋城市区的东南面,它既有北方山岳的雄伟,又有南国丛峦的灵秀。是一座生得非常俊俏,长得非常出奇的山。珏山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73米。大家朝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珏山。珏山原名角山,大家看,这座山远看像不像个三角形呢,下面宽宽的,上面尖尖的。一会儿我们走近看,便会发现,上面尖尖的地方又分出了两个小三角形,中间空着的地方露出的蓝天,好像是又一个三角形倒插在两山之间。所以叫角山。大家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呀,我们的珏山在经历了几亿年的地震海啸和造山运动后,才能够岿然不动,毫发未损。那么,我想请大家猜一猜,我们的珏山的“珏”字怎么写呢?好,我听到有位游客猜对了,是一个王字和一个玉字组成的。王代表贵族,玉代表富豪。过去一朝一代封王封侯为高贵,金玉堆满仓库为大富。因此,我们的珏山代表着“富贵”。还有一种说法是,珏山的两个王字代表着两座大山,而那一小点,则代表着圆圆的月亮,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的意思。今天,我们所有的游客来到了珏山,沾染了珏山的灵气,就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了。据传说,当时玉帝下凡,来到了珏山脚下,只见该山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就像是一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便亲自为它命名为珏山。尤其神奇的是,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人们都要登高去望珏山吐月,因为,这天月亮不偏不斜,正好从这个豁口中圆圆地吐出来,因为它的神奇,才被誉为晋城古四景之首。珏山在两宋时期就已经成为道教名山,它与武当山有异曲同工之妙。武当山是真武帝君的修炼之地,而珏山则是其镇守之所。自古就被誉为“小武当”、“小华山”,被明代吏部尚书、改革家王国光称之为“晋魏河山第一奇”。这里风景秀丽,双峰之峭,吐月之妙,红叶之美,峡谷之幽,青莲之深,大桥之雄,堪称珏山“六奇”。珏山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春天繁花似锦,夏季高山耸翠,秋天层林尽染,冬季白雪皑皑。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欣赏到它美丽神奇的一面。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珏山却是道教统领下的三教合一,这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正好和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理念不谋而合。传说真武大帝修仙得道后,出外云游到此,看到这里双峰吐月的奇观后,便相中了这块宝地,栖居于此,珏山也因此成为道家的著名道场。北宋时期,道长辉弘、昔人大兴土石,曾将珏山庙宇进行整修。近年来,经过多次开发,使这座古老的名山,焕发出新的容颜。被誉为“独树一帜的道场,三教合一的典范。”
(站在珏山汉白玉牌楼前解说)
珏山牌楼为汉白玉建筑,修建于2004年,高11.7米,宽12米,整座牌楼雄伟庄重,恢弘大气,巍峨壮观,制作精美。牌楼中央“珏山”二字,为晋城文化名人柏扶疏题写。牌楼顶端后面正中央的“太和”两字,撷自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苏东坡的妙笔。牌楼汉白玉柱体上的楹联都为我市著名诗人、书法家柏扶疏先生所撰。“智者乐水于斯……”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田树苌书。“清莲叶下……碧玉峰头……”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姚奠中书。“掬水月沾手归来两相忆,闻钟道入心欲去几流连”为中国书法家副主席、著名书法大师刘艺书。“游人伴雪鸿长留趾印,润珏衔明月肯托灵里”为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陈巨锁书。柱墩上有麒麟、狮子等吉祥物。墩体四面,分别雕刻有喜鹊登梅、凤戏牡丹、鸳鸯戏水等寓意吉祥的传统图案。
(到珏山专用公路后讲解)
这条公路是开往珏山景区的专用公路,全长2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造。路面宽度为7.5米,总投资800余万元,路壁上栩栩如生地雕刻着皇城相府、棋子山、王莽岭、九女仙湖、青莲寺、白马寺等晋城市的重点旅游景区,使这条公路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手指蛇山讲解)
大家看,远处的那座山像不像一条蛇,它叫蛇山,我们当地人在评价这里的山峦时,有这样一种说法,高不过珏山,长不过蛇山,大不过太行山。说起蛇山,确实很长,它绵延几十里,像条巨蟒,横卧在那里。说起蛇山,还有一段故事呢。很久以前,我们的丹河是一条巨大的河流,东海龙王手下的龟、蛇二将不和,他们互相瞧不起,都自己夸自己的本事大。于是,便开始赛跑。跑呀跑啊,大乌龟和这条巨蟒,便一起跑到丹河里来了。从此以后,原本非常安静的珏山脚下,便经常能够听到龟和蛇的吵闹。有一天,他们俩又吵得不可开交了,龟将拿着宝剑,蛇将挺起长矛,打杀起来,搅得丹河里波浪翻腾,连珏山顶端玄武的宝座都晃荡起来。玄武大怒,派了两位手下的兵将,将他俩捆绑起来,一个镇在珏山这边,一个镇在珏山那边,让他俩在这里思过。他俩虽受到处罚,彼此还是不服,隔着丹河还互相赌气,看谁化的山长得快。于是龟、蛇二山便日长夜大起来,两架山的山头尽力往丹河里延伸,都想快点伸过丹河去,把对方咬一口。这一来可坏了事,丹河的水道越来越窄,不到半年功夫,那么宽一条大河,已经窄得和小河差不多了,河水也几乎被它们吸干。珏山脚下的百姓们怨声载道。玄武在珏山顶的玄武殿一觉醒来,知道了这件事。心想,他俩这样蛮干,那还了得,要让他们头碰住了头,岂不把丹河拦腰隔断?于是,他化成一个采药老人,身背药袋,肩扛银锄,走出玄武殿,来到蛇山中部,手举银锄,照定蛇腰挖了一锄。蛇将全身一展,腰部的蛇骨被挖断了,疼痛难忍,只好赶快缩头,一直缩到丹河岸上,再也不能动弹了。所以蛇山中间,至今还低很多,像断了的样子。玄武又过河到了另一边,用双手镇住龟将。龟将被压得浑身麻木,慢慢往岸边缩,也变成了一座山。从此,乌龟和巨蟒就化作龟蛇二山,默默地隔着丹河对峙着。等一会儿,我们到了珏山的望龟亭,就能够看到龟山了。
(手指翠屏山讲解)
古代的泽州,叫作凤台。相传,落过几只凤凰。据说,我们的翠屏山,就是凤凰的翅膀演变而成的。
(站在上写“珏山”二字的花岗岩面前解说)
这块巨石,是花岗岩,是一种深成酸性火成岩,二氧化硅含量在70%以上。大家看上面的“珏山”两个字,不同凡响吧?这可是出自高人之手呀,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沈鹏老先生亲笔题写。 沈鹏先生是当代书坛名人,身具众多头衔:全国文联副主席、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研究所顾问等职,可谓地位崇高,名声显赫。他的书法力运金杵,以锥画沙,自成一体,在中国书法界独占鳌头。
(站在入口牌楼处解说)
这个牌楼是通往珏山的第一道门户,上面的“珏山胜景”四字,为晋城市原市委书记李拴纣所题。
(在魁星阁处解说)
这就是魁星阁。我们泽州在古代多出才子,在全国拔尖的文武状元数不胜数。每当考试前,考生们都要来这里朝拜一下,许下一个理想的心愿。来这里许愿的考生,据说,都能够考出好成绩。珏山的魁星阁,象征着泽州的人才辈出,文化昌盛。魁星阁西边,有个黑虎洞。据传说,赵公明在珏山驯养了一只曾经骚扰百姓的黑虎,被珏山的百姓们视为奇迹,称为赵公明的黑虎坐骑。赵公明讲信用、扶贫助困、学道修行、和美处事,集众多美德于一身,因此,珏山的百姓们才将赵公明和他的黑虎坐骑一起敬仰。
(在锦绣长廊里解说)
这条长廊叫锦绣长廊,大家只要通过这条长廊,就预示着前程远大,风光无限。那么,大家也许会问,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从宋代以来,先后有十八位尚书以上的官员,从这里登上了珏山后,都实现了他们青云直上,前程锦绣的夙愿。这十八位官员是:北宋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北宋同平章事卢多逊、北宋右仆射沈伦、后周刑部侍郎薛居正、宋元年间尚书杜选、金代礼部尚书赵秉文、明代礼部尚书茹太素、兵部尚书于谦、户部尚书李瀚、工部尚书孟春、礼部尚书裴宇、兵部尚书周盘、吏部尚书王国光、吏部尚书乔宇、户部尚书许维新、吏部尚书董其昌、清朝刑部尚书魏象枢、吏部尚书陈廷敬。现在,让我们穿过这条锦绣长廊,实现我们锦绣前程的美好夙愿吧!
(进入聚事厅解说)
这个地方是招待游客的地方,假如您有雅兴,也可以在这里住宿或吃饭。假如遇到了知己,还可以在这里谈谈心,交流交流感情。
(站在望龟厅解说)
这个亭就是著名的望龟亭,大家往我手指的方向看,看到了吧?那座山像不像一只卧着的大乌龟呢?刚才我们在路上已经看到了蛇山,并听了我给大家讲的蛇山和龟山的传说,我们所看到的那座山,就是龟山。那斑斓的怪石是乌龟的头和脖子,看它一副昂首翘望、吃力攀爬的样子,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孔子说:“玄武之精,是为龟蛇。”意思就是说,玄武是龟身龙首蛇尾的化身。但后来玄武被道士们升级,做了镇守北方的大帝——真武大帝,掌管着我们珏山的生灵。
(上台阶过程中解说)
刚才我提到了玄武,也称真武大帝,是道教的开山鼻祖。对真武的崇拜,是从古人星宿而来。二十八星宿是古代天文学家用来观察天体经纬度和四季运行的二十八组赤道星座。战国后期人们把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以四灵来命名,分别为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玄武就是灵龟。又因为民间以龟蛇为雄雌一体,于是一直以龟蛇作为玄武的象征。到南宋时期,玄武被道士们人格化,成为神奇的得道大仙。因此,在中国,只要有玄武的地方,就会有龟山和蛇山,咱珏山也不例外。
(站在一天门解说)
通往珏山顶端共有三道门,这里是第一道门——一天门,整个基座为明代所建,门上刻有双龙戏珠,四角各有一个大力士为守门神。右边的这块石碑是明朝嘉靖三十五年所立,是创建珏山一天门的碑记。这处偏殿叫六瘟神殿,里面塑着六瘟神像,分别为钟士贵、赵公明、史文业、吕岳、刘元达、张元伯。这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为了消灾免病所供奉的保护神。正殿为三教殿,也叫灵官殿,里面塑的是三圣像。中央为佛教的释迦牟尼,两边为道教的太上老君和儒教的孔夫子。三教以各自伦理来感化世人,要以善为本,以德为重。儒佛道三教圣人共居一山,同奉一殿的景观,在全国极为罕见。那么,有的游客也许要问,珏山怎么会有三教合一的奇观呢?原来早在汉、晋时期,珏山就被开辟为道场,与青城、武当、天坛并称为天下四大道教名山。南北朝时期,有僧人和儒家弟子来到这里,在珏山对面的夹石山腰搭庐住宿,开展活动。珏山道人不仅不加阻拦,而且还竭诚帮助他们兴建寺院和庙宇。久而久之,三教的情感便愈来愈加深厚,难舍难分了。于是,便形成了“佛宗净土源青莲,太行真武归珏山”,“珏山道、青莲佛、太行月映儒家风”的三教合一的奇观。大家看三教殿这个柱础石,一般的柱础石都是八角形和莲花形,但珏山这个柱础石却与众不同,它是由一个麒麟、一个狮子和一个老虎首尾相绕所组成,大概是三教合一的象征吧。
(沿台阶往上,站在迎客松下解说)
大家抬头看到的山壁上这两棵树,是“迎客柏”,它们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虽然饱经了千年的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们青翠的枝干斜伸出来,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了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呢。有位著名诗人还为我们的两棵迎客柏留下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奇柏傲立山壁边,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站在天梯上解说)
现在这段最险要的路段叫天梯,因十分险峻而陡峭,被人们称为“小华山”。整个天梯共217个台阶,有“我要起”——即我要步步高升的意思。来,我们开始向天梯挑战吧,每登高一个台阶,我们的运气、福气和财气就会增加一分,让我们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吧。
(站在二天门解说)
天梯的尽头就是二天门,这里塑有马光华、赵公明、温琼、关公四大天王的塑像。这四个人为四大护法元帅,其中,马光华为大帝,相传,他姓马名灵耀,因生有三只眼,所以民间称“马王爷三只眼”。赵公明为财神之一,是水财神,相传为终南山人,能够使买卖公平,财源茂盛。温琼为温元帅,他可以驱除邪恶、诛罪叛逆、巡察真司、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关公为关圣帝君。在泽州民间,关公因其“忠孝节义”,是唯一道、佛、儒三教共同供奉的王。道教称他为圣武帝君,佛教称他为枷蓝神,而儒教则称他为武圣人。
(站在三天门解说)
这个双层阁楼式建筑就是三天门,也是通往珏山顶峰的最后一道门户。下层塑有弥勒佛像,有诗赞为“大肚能容 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笑一笑,十年少,让我们对着弥勒佛笑一笑,丢掉人间一切的烦恼吧!
(站在灵官顶解说)
灵官顶塑的是灵王官的像,他是真武大帝的守护神,青面獠牙,后来成了开庭二十六天将之一。传说他力量巨大,保卫百姓,为道观的门神。珏山的灵官顶的灵验,那是出了名的神奇,简直使人难以置信。宋朝到清朝,先后有十八位尚书居官前和居官中来过珏山的灵官顶顶礼膜拜,之后都不同程度地升迁了。来,大家都来拜一拜,说不定就能从科长提升为局长,局长提升为省长呢。咱不想当长的百姓拜一拜,虽然不想求什么官职,但那口袋里的票子,也许会直线升迁呢。
(站在西顶解说)
现在我们已经下了灵官顶,来到了西顶。西顶建有文昌殿、真武殿、南天门以及多处小殿。这个殿就是文昌殿,这个塑像就是文昌爷,一般父母为子女求学,都会来这里朝拜。西顶这个真武殿,是真武帝的寝室,也就是说,是他休息的地方。正顶的玄武殿,才是他办公的地方。这个地方也是真武祖师的修炼场所,大家现在看到的背配宝剑的真武像,证明他还正在修炼中呢。一会儿上到正顶,我们便可以看到修炼成功的真武祖师了。因此,便有了珏山乃真武镇守之所,武当乃真武练功之地。在文昌殿还有文昌、天聋、地哑、加官、晋爵、四书、五经七尊木刻神像。天聋和地哑相传为文昌帝君的两位侍从。
(站在观日台解说)
这就是观日台,大家知道七十年代,日本有一位首相叫田中角荣,在1944年抗战取得巨大胜利的时候,他曾带兵来到珏山,登上观日台,观看壮丽的日出,并留下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歌:“日出东海是我家,三十八年进中华,今日与尔见一面,知我回家不回家。”这是日军下层军士们当时的内心写照,深刻反映了他们厌战及思乡之情。可惜,那块镌刻有这首诗歌的木匾在文革后失落民间。后来,田中角荣出任首相后,他曾有意捐资修缮青莲寺,但由于当时还处于文革后期,宗教场所还没有开放,这件事情就暂时搁置一边了,成为田中角荣终身的一大遗憾。
(站在太子坡解说)
现在我们已经下了南天门,这段坡叫太子坡,传说明永乐太子朱高炽,在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前来珏山殉道,在太子坡这个地方,遇到了高人指点迷津,终于转危为安,当上了皇帝。朱高炽去世后,珏山道人十分悲哀,把与太子相遇的地方进行了整修,并取名为太子坡。大家可以在这个地方烧柱香,来祭奠一下这位明君。
(在可遇亭内解说)
既然珏山以奇著称,那么,奇遇也是一奇。可遇亭又名过月亭。那么,这个亭为什么叫可遇亭呢?那是因为乾隆二十年秋天,这里来过十八位才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素昧平生,各不相识。他们来到珏山后,无不为珏山的雄奇险秀而震撼。 就在可遇亭前,大家豪情万丈,灵感如泉,争相吟诗,以诗交友,结为十八兄弟。最后,十八个人将二十首诗刻到石碑上,立在可遇亭前。因此,在经过可遇亭前,当地人总要想到,今天上山,会有什么奇遇呢?好,我们继续登山吧。说不定,我们今天也能够遇到知己呢。
(“珏山吐月”)
“珏山吐月”是十分罕见的奇景,每逢中秋之夜,就会有一轮满月从两山的中间冉冉吐出,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关于珏山吐月,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这一奇妙的景观始于玄武祖师镇山之初,相传,玄武奉天帝的命令,来镇守北方,就驻扎在太行山上。他每天严防死守,除暴安良,保护百姓,深得北方人民的爱戴和尊重。不料,北方出现了一个可恶的魔鬼——红魔,他不仅专门和元帝作对,而且还祸害百姓,无恶不作。元帝十分愤怒,便和红魔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终于将他打败。从此,北方才得以太平。天帝为了奖赏元帝的功勋,降旨给月宫中的嫦娥,让她每年的中秋,从双峰中吐出来,用银光照射着元帝好好练功。从此,便有了珏山吐月的奇观。珏山脚下的青莲寺的款月亭,是观赏珏山吐月的最佳地点。从古到今,每年的中秋佳节,文人墨客都要留下许多赏月的诗篇。
(在正顶解说)
这个地方就是珏山的最高处了,所以叫正顶。顶上的这个殿就叫玄武殿,是玄武办公的地方。大家仔细看,这里和前面的真武殿中供奉的真武其实是一个人,但玄武祖师已经成为金身,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玄武在这里已经修炼成功了。站在他两边的分别是周公和桃花,周公解梦,桃花破梦。修炼成功的玄武,每天都会吸引着各地络绎不绝的游人和香客到此观光朝拜。在玄武殿旁边,还有一个财神殿,里边供奉的是文财神比干。比干成为财神,并不是因为本人就是头号财主,而是由于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到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有了心,但因为吃了姜子牙送给他的灵丹妙药,并没有死去。因为他没有了心,也就没有了偏心眼儿,办事特别公道,深受百姓爱戴。当时,在比干手下做买卖的人,都没有心眼儿,大家公平交易,谁也不会欺骗谁。把比干这样的童叟无欺的绝对公平的君子立为财神,那真是人人佩服。
(在双王庄三山会旁解说)
这个小石窑洞称“双王庄三山会”,只有我们泽州县巴公镇双王庄的人才能够朝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玄武曾经在双王庄修炼过。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玄武在河南周口一家商号修炼,而双王庄村张家的一个小伙子,从十二岁时,也到周口来学徒,这一干就是二十几年,这个小伙子聪明能干,可是,东家听信另外两个学徒的诬陷,就把这个小伙子给辞退了。玄武看到这个姓张的小伙子既聪明,又踏实能干,便跟随他回到山西双王庄村落脚,每天化作老翁,在村里修炼。这个姓张的小伙子,也在玄武的帮助下,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忽然有一天,王莽篡位,并追杀刘秀来到太行山。刘秀见一个白发老翁在此练武,急忙跪下来,请求救命。玄武对刘秀说:救你不难,快拿出你的马鞭来。刘秀将马鞭交给玄武,只见玄武不紧不慢地将马鞭塞到嘴里,刘秀害怕中计,急忙从玄武嘴里拽出鞭子,骑马慌忙逃去。他猛地抽了一鞭,却打在了山上,只听轰隆一声,大山马上断成两截。王莽的追兵正好过来,全都掉进了刚刚裂开的深沟里。就这样,刘秀在太行山连打十二鞭,打出十八座断头山,沟沟壑壑里,全都掉进了王莽的追兵。玄武牵着刘秀的马跑到珏山后,发现这里非常清净美丽,便留到这里修炼,再也不想回双王庄了,从此,双王庄成了玄武的娘家。娘家人经常在每年的大年初一前夕,来珏山看望玄武。由于怕影响到玄武的修炼,娘家每次只派三个人来看望他。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每次都是三个人来和玄武在珏山会面,因此,便简称三山会。
(在舍身崖解说)
这就是有名的舍身崖,大家过来看,险要不险要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呀,掉下去肯定粉身碎骨。传说清代时,珏山脚下的一个村庄,有一个贤惠善良的媳妇,因为长期侍侯着卧病在床的公公而获得了孝顺的美名,却遭到了妯娌们的诋毁。只好一气之下,舍身跳崖。舍身崖也叫三烈崖,那是因为叶门三烈为了其子其夫,在此舍身跳崖而得名。那是明代时期,一个叫叶昌的秀才去世后,留下一妾一妻和一个足满月的儿子,这个妾不仅美丽漂亮,而且心地善良。妻奉劝妾趁年轻赶快改嫁,但她坚决不走,决心留下来和妻一起照顾儿子。两个人终于将儿子养大成人,并娶了媳妇马氏。马氏也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媳妇,她一边照顾两个婆婆,又不让丈夫插手家务,让他一心修文科第。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马氏积劳成疾。患了痨病。 怕传染家人,谎称出去买药,来到珏山这个崖边,跳崖自尽。两个婆婆年老体弱,更不想拖累儿子中举,因此,也学着耳媳妇的样子,跳崖身亡。三位烈女深深感动了叶公子,他化悲痛为力量,终于中举,在朝廷里当了大官。因此,人们把绝命崖改为三烈崖。《生死抉择》的作者,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平,听了这个故事后,十分震惊,当即吟诗一首:舍身崖上听舍身,惊煞吾辈读书人,含羞忍辱为贫困,感天动地民族魂。
(站在南顶解说)
这里是南顶,这里有三间正殿,两边各有一间偏殿。正殿中央塑的是观音菩萨,边上塑的是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和大至势菩萨。观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地藏菩萨代表大愿(孝道),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所以,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非常崇高。左边是送子观音,谁家的媳妇怀不上孩子,就在给送子观音烧个香,求她给一个孩子。右边是药王。传说为孙思邈或扁鹊。两位都是神医,可以驱除百病。
(在索道口解说)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乘坐索道下山。我们珏山的这条索道的倾斜度,为43.3度,仅仅比国家规定的45度标准少了1.7度。因此说,我们这条索道,为倾斜度最高的一条,堪称中国索道之最。大家朝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座山就是天子岭,也称天池岭。因王莽追刘秀路过此地而得名。刘秀是天子,天子无戏言。
(站在后山脚下解说)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旅行就要暂时告一段落了。我们的珏山,不仅是道教的香火胜地,而且是三教合一的圣地。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珏山的秀美,珏山的雄奇。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珏山之旅就要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再见。 介绍的好详细啊 楼主真用心呀,介绍的真详细。 风景好美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