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马 发表于 2010-10-18 08:06:16

营国巨商-----吕不韦

本帖最后由 逍遥马 于 2010-10-20 08:10 编辑

营国巨商----吕不韦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战国末期的吕不韦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鹅卵石。他商而优则仕,通过谋划、拥立异人为嫡嗣、为太子、为秦王,自己也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由商人成为秦国的相国。在为相期间组织门客编著了《吕氏春秋》,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吕不韦的先祖本是卫国濮阳(今河南滑县)人,后举家迁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司马迁说老吕为“阳翟大贾”,因“贩贱卖贵”而“家累千金”。在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老吕决定由商从政,以达到成为贵族的目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作为一个商人,想达到这一步是很难的,但老吕敢为天下先,开创了商人从政的先河。他直接从高层入手,孤注一掷,把秦国的质子异人作为自己进入上层的阶梯。在花费巨资包装质子的同时,还大演美人计,把自己心爱的女人送给质子异人为妻,以博得质子异人的欢心。这种直接走上层路线,大搞金钱美女攻势的攻关手段,至今仍然被众人效仿。 把秦国质子异人拉入怀抱后,吕不韦凭借其巨大的财力,来到秦国都城咸阳,四处结交上层关系,大力宣传炒作质子异人的能力;而且他深知枕头风的重要性,大笔的金银财宝贿赂秦王宠爱的华阳夫人,成功的使质子异人登上了秦王的宝座,老吕也成为了权倾朝野的相国。作为一个商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那些商业上成功人士,都有从政的嗜好,不可否定老吕对他们的影响。
 
    做了相国的老吕,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但他仍不知足,因为自己是经商出身,学问太浅,虽然贵为相国,仍怕被周围的贵族、文人学者们看不起。对于喝墨水不多的老吕来说,要靠自己著书立说成为文化人简直比登天还难,但这也难不到老吕。为了用文化包装自己,他高薪聘请了上千个文人学者,成立专门写作机构,撰写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吕氏春秋》。全书共有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了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的消极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之长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者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现代社会每个成功商人的办公室里都会放一个大书柜,里面放有很多精装本图书,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受了老吕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权臣善终廖若晨星。老吕的死,与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不干净利落,以致一错再错,有很大关系。本来,当年他把赵姬送给了异人,异人称王,赵姬为王后,身为丞相的他就应彻底了结与赵姬的情缘。哪知他对赵姬仍一往情深,赵姬对他也恋恋不舍。尤其异人死后,赵姬守寡,两人更如干柴遇烈火,这让日渐懂事的嬴政怎么看?这让朝廷官员怎么想?精明的老吕后来也发现自己已经引火烧身,“恐觉祸及己”,主动停止了和太后的往来,但是他又推荐大阴人嫪毐,结果引狼入室,一错再错,终于引来灭顶之灾。
同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人,范蠡和吕不韦的做法正好相反: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完成复国大业后急流勇退,带着情人西施隐居他乡,从事商业,由于经营有方,很快成为富翁。后来到陶地定居,自号陶朱公,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商人。而老吕最后在秦始皇的逼迫下,在他的封地河南洛阳饮毒酒自杀。 如今,他的墓地就在洛阳东边20公里,偃师市首阳山镇大冢头村东偃师第一高中院内。

了犹未了 发表于 2010-10-23 09:48:27

长知识了。

雪舞柔情 发表于 2010-10-23 19:53:21

{:1_318:}

美好永存 发表于 2010-10-23 20:16:34

范蠡PK吕不韦

逍遥马 发表于 2010-10-24 22:36:42

谢谢了犹未了、雪舞柔情、 美好永存 的阅读。

细柳叶 发表于 2010-10-26 18:47:44

马哥开始研究历史了。高深的东西将陆续出炉了!

逍遥马 发表于 2010-10-27 17:57:47

马哥开始研究历史了。高深的东西将陆续出炉了!
细柳叶 发表于 2010-10-26 18:47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不是出难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营国巨商-----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