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 发表于 2010-8-23 01:08:58

首阳山朱法融:周总理叮嘱我要好好干

http://xianqu.lyd.com.cn/pic/20107271093048731.jpg http://xianqu.lyd.com.cn/pic/201072710102341567.jpg

★★偃师★★ 发表于 2010-8-23 01:09:16

洛阳网27日讯 15岁起干革命,遭迫害逃离家乡,幸遇周总理点拨,戎马一生树功勋。
    他,偃师首阳山镇大冢头村人,已年过九旬,仍每天骑自行车到沟口头村去,那里的人都认识他——小有名气的门球迷。
    他就是朱法融老人,曾有幸与周总理对话,并得到总理点拨成就一生荣耀。如今的他与门球结下不解之缘:“打门球已成为我晚年生活的最爱,几乎每天都去打几场。”
    日前,在首阳山镇敬老院的门球场地见到了朱法融老人,一米七多的个头,头上戴着一顶红色球帽,帽檐下是被太阳晒得发黑的清瘦的脸,一对深深洼进去的如豆小眼炯炯发神,白色衬衣披在身上,打起球来摆来摆去,老人显得怡然自得乐在其中。
    朱法融老人戎马一生毫发无损,并多次立下战功,这就让他给我们讲讲他的故事:
    15岁逃离家乡到陕北 有幸得周总理教导
    朱法融小时候,爷爷留下了30亩良田,父母一手操持着,孩童时也过得无忧无虑,后来便进了学堂。然15岁那年,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偷偷加入了共青团,结果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被一个国民党派的老师知道了身份,处处对其进行迫害,当年10月在家人的帮助下逃离家乡,奔赴远在陕北三原县开药店的大舅,做了一个学徒,闲时跟着学习数学和打算盘,日子倒也过得“平静”。
    1935年秋,中国工农红军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抵达陕北。第二年,中共宣布开始东征抗日,但内战一直在持续着。年底时发生了“西安事变”,周恩来亲赴西安谈判,后来路过三原县,被当地政府执意挽留并盛情款待。
    “怎么也没想到,叫我来饭店里伺候的首长竟是后来我国伟大的总理周恩来,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朱法融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时的场景。地方政府接待时特意安排药店去人服务,他大舅就叫他去了。
    “能为周总理服务,那是我最大的荣耀!”朱法融说。刚到饭店里,我们就被进行分配,端茶倒水、递烟点火、跑堂等,我主要是端茶倒水,为4个桌的首长们服务。每个桌上的菜都一样,就几道家常菜,可周总理吃得津津有味,期间不乏敬酒,但周总理很少喝并不时劝大家不要喝酒。我就站在总理旁边,心里反复在想,他们怎么能给总理吃这么普通的菜呢,我都能经常吃到。后来才知道是周总理交代的,他经常教育身边的人:共产党人不搞铺张浪费,要节约每一粒来之不易粮食。
    饭后,还安排有表演,周总理让随行的何世珍(音译)也表演一个。何世珍奉命而起,走到准备好的桌前,拿起一支笔咬在嘴里,左右手又各拿一支,三支笔同时在三张纸上写了起来,围观的人不时鼓掌叫好,写好的三张不同字体的信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期间,周总理无事便和我拉起了家常,他问我哪里人氏、为何不上学、以何营生等等,我一一回答,还讲述了被迫害逃离家乡的事,他听完沉思片刻后,拍着我的头对我说:“小玩头,你是个好孩子,党的好后辈,要好好干,以后可以到部队干革命。”跟我说完他转向了杨虎城将军的部属旅长赵寿山,跟他交待了一些事情,好像是关于我的,不过没听到。朱法融回想起当年的事情时,说的最多的还是在周总理身边的事。
    身入革命事业 建功立业把家还
    “西安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期间我回了趟家,娶了媳妇,后来又回到了三原县。直到1939年的一天,突然来了一个排长,他说他是赵寿山的部队,奉命前来找我去打日本鬼子。想都没想就跟着进了部队,第二天便随军出发了。我是随军通讯兵、宣传员,每次战斗都在指挥所,帮助绘制地图、标识村庄和部队移动位置、收发电台等,很少上前线,不过战斗时每人都要发4颗手榴弹,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要保护重要物品。
    战争是残酷的,不过我们的部队打的很漂亮,但也很艰苦,从黄河北打到山西,退到河南,再打陕西、攻山西。中条山会战被国民政府视为“最大之错误,亦为抗战中最大之耻辱”。因为中条山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随着山西各主要关隘的相继失守,中条山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要,曾被视为抗日战争时期“关系国家安危之要地”。“就在这场持久的激烈的战斗中,各条战线各自为战,顽强抵御日军进攻,然日军进攻猛烈,我军且战且退,后勤补给被切断,六七天没粮吃,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喝马蹄水(聚集在马蹄坑里的雨水),一个多月下来我们损失了上万人。”说起这场战役时,朱法融老人的眼眶一直是湿润的。
    后来部队退守到黄河南。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外:有次在街上张贴标语时,遇到个老乡,没想到他当晚就坐火车回家,将我父亲引来,父亲逼我回家,部队暂时放我假回家,一路小心翼翼回到了家。
    战争还未结束,战斗还在继续。回家了却不敢在家待,生怕有人来害我,每天到处跑着发展共产党员干革命,一月回家不到两三天。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他们以500大洋换我的消息。原来是我发展的人打死了一个国民党派的人,他们到处散播消息要抓我。“大难不死必有厚福。”朱法融老人说。离开部队一晃多年过去了,洛阳也解放了,朱法融被推荐到当时的洛阳专员公署工作。
    工作之余,朱法融不时在问自己:我们的部队打到哪儿了?1949年初,部队又来人了,让他立刻回部队,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后,开始南下渡江作战,攻打广州,进军广西、云南。期间,他曾担任过炮兵团通讯管理员、团部后勤勤务主任等职。1956年被迫还乡,1969年再次回部队,1976年光荣离休。戎马一生的他在抗日战争、阳江战役、渡江战役、云南剿匪等战斗中多次立功,曾拿过2次特等功和一二三等功各1次。
    朱法融老人戎马一生,而他的后代同样为了国防立志参军,他的大孙子目前在南京军区攻读博士,大孙女在云南军区任职,近日都将回来为老人祝贺九十大寿

紫衫幽灵 发表于 2010-8-23 02:24:42

{:1_318:}向老英雄敬礼

★★偃师★★ 发表于 2010-8-27 20:38:39

这位英雄好像在首阳山敬老院

★★偃师★★ 发表于 2011-1-23 18:51:47

再来敬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阳山朱法融:周总理叮嘱我要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