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哥哥(小说)
本帖最后由 暮春之月 于 2010-7-29 14:07 编辑( 一)
建康哥哥四十多岁,在街上租了个门面房,以修摩托车为生。
建康嫂子善良贤惠,勤俭持家。他们的一儿一女正上初中。这是一个和睦温馨的好家庭。
他们的隔壁是老黑和老黑婶家,开着一个副食品店,生意不好也不坏,也是生了一双儿女,女儿已经不上学了,在店里帮忙。儿子也是在上初中。
他们的对门是胖叔和胖婶家,开的是饭店,卖炒面烩面刀削面,一直生意很好。他们的儿子稍大,正上着高中,女儿小,还在上小学。
日出日落,岁月如歌。小镇上的人们生活虽不富裕,但都已摆脱了贫困。靠手艺吃饭,有着不多不少的收入,这些人家的生活都过得有滋有味。
( 二)
从上世纪末开始,村村镇镇到处都活动着人寿保险的营销员,他们背着鼓鼓囊囊的大提包,或骑着自行车,或骑着摩托车,走街串巷,逐门拜访,耐心地向人们讲解着保险的理念,推销着人寿保险的产品。
做生意的人,总是笑迎八方客,他们在不太忙的时候,也能听听这些保险营销员不厌其烦的推销;当他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的营销员就知难而退,而有的营销员仍见缝插针说保险,就会遭到商户们的不耐烦的训斥和驱逐!
保险营销员来了一拨又一拨,常常是满怀豪情地来,垂头丧气地走。个体商户挣钱不容易,而让他们出钱买保险真是困难重重。这些商户你看我,我看你,都持观望态度,谁也不肯掏钱买保险!个别人买了一点保险,还要再三交代营销员保守秘密,不能张扬出去!搞得神神秘秘的。
( 三)
小镇的南边是起伏连绵的群山,50年代初期,这里挖出了煤,建起了一个小煤矿。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煤矿曾红火了一阵子,方圆百里的人们用煤都需来这里拉,能到煤矿上当工人拿工资曾是非常光荣的事。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小煤矿濒临破产,煤矿工人大量下岗,纷纷自谋生路。
秦小霞就是在煤矿上下岗回家的人。她在家做了一年的家庭主妇后,刚好遇到人寿保险公司招人,她立马去应聘,经过培训后为保险公司推销人寿保险。
小霞工作很卖力,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经过一段时间后,她花费五千多元买了一辆摩托车,风风火火、大刀阔斧地做保险,业绩不断攀升,收入越来越高,她的干劲越来越大了。
小霞爱人的工资不高,还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小霞做保险挣到钱后,就在县城买了商品房,一家人离开农村,幸福地住到了县城。
( 四)
小霞最好的朋友叫林红。林红是从棉花厂下岗后来推销保险的。当年的棉花厂也曾经很红火,来卖棉花的人总排着弯弯曲曲的长队,林红在过磅处写票、算账,工作游刃有余。但好景不长,九十年代末,棉花厂纷纷关门,棉花厂职工一个不留地被推向了社会,自找出路。
而人寿保险公司的发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做保险成了朝阳行业。林红加入了保险公司的销售大军,业绩做得也不错,收入比在棉花厂上班时高多了。“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在公司的职场上贴着这样醒目的标语。林红和小霞勤勤恳恳地为保险公司工作着。
林红的老公不支持她做保险,他经常瞪着眼怒斥:“做保险的都是些什么人?你干什么保险的干?”“你们这个穷地方,哪里有钱去买什么保险!”
林红生气地和他吵:“做保险的都是能人!能做来保险的就是不简单的人!”“你生在富地方,但你的钱在哪里?穷地方也有比你有钱的人!”
吵归吵,生活还得继续。林红的保险工作还要继续做下去!
( 五)
九十年代,207 国道修好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秦小霞骑着摩托车意气风发地行驶在207国道上,今天,她要去以前工作过的煤矿上找人销售保险。
煤矿附近的道路因年久失修,布满了坑坑洼洼,且尘土飞扬。秦小霞从国道上转弯骑到去煤矿的老路上,摩托车就显得不太听话起来。她小心谨慎地骑着,一路上不敢大意。
终于到了朋友家!朋友家门口一棵大树开满了繁花,非常明丽和鲜艳,但朋友家的一只狗猛冲出来,扑向小霞,把小霞吓得惊叫起来!朋友跑过来,镇住了恶狗,接过小霞带来的礼品,把她领回家。
一番寒暄过后,小霞提起了保险,但朋友表示没有经济能力买保险,说得比任何人家都困难。时值中午,朋友热情挽留小霞一起吃了午饭。随后,小霞看办保险没希望,就告辞朋友往回赶。
道路崎岖不平,小霞的心情更郁闷。骑到一个大坡前,摩托车猛然翻倒在地,把小霞甩出老远!小霞从地上爬起来,拍打拍打身上的尘土,幸好没有摔伤,不料摩托车却坏了,不能再骑了。
小霞吃力地推着摩托车,半天才把车推到了距离最近的小镇上建康哥哥的摩托车修理部。
( 六)
建康哥哥动作熟练地修着小霞的摩托车。小霞面带微笑,热情地和建康哥哥聊天,三句话不离本行,她耐心地介绍着保险产品。建康哥哥是一个和善的人,他有一搭没一搭地接着小霞的话,手中的工作并没慢下来。小霞则越说越来精神。
在屋里洗衣服的建康嫂子笑着走了出来,她是一个腼腆的人,温和地对小霞说:“啥保险也不办。闺女孩子都越来越大了,上学都需要花钱。挣的钱不够花!”
小霞说:“那就少办点。康宁终身保险交钱少保障高,负责十大类重大疾病……”
建康哥哥大声说道:“我的名字就叫建康,我身体健康得很!不用办保险!”
小霞只好作罢,不再说保险,又东拉西扯聊会儿天。摩托车修好了,小霞和建康哥哥俨然像认识了多年的朋友似的。保险营销员多是见面熟!人际关系都搞得很融洽。
“再见!建康哥!再见!嫂子!”活泼的小霞告别了他们,骑着摩托车行驶在返家的途中,心中却念叨着:“这家没有办理任何保险,是潜在的客户,我还会来的,一定还要来说服他们!”
( 七)
林红通过朋友的转介绍,这一天乘坐客车也来到了小镇,她要去找的是胖婶家。林红下车后,很容易就打听到了胖婶家的地址。
“你好!我是小芳姐的朋友。小芳姐说你们家很好,她很忙,不能和我一起来,我只好一个人来看看你们。”林红面带微笑,真诚地对胖婶说。
“啊,啊,小芳叫来的?有什么事?”胖婶推开屋门,领林红进了屋子,两个人都坐到了沙发上。
“是这样的,我是保险公司的营销员,听说你们还没有办过保险,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保险。”林红一边说着一边拉开大提包,取出资料。
林红拿着资料抬头一看,胖婶并不接她的话,却从沙发上站起来,“蹬蹬蹬”地走到门口,拉开刚才关上的屋门,伸出胖胳膊向外一指:“你出去,你出去!”
林红一愣,她抓起提包就出来了,眼眶里一下子就充满了泪水。如果胖婶说:“我们不办保险,你先走吧。”再起身开门,林红也会走,她不是厚脸皮的人,不会死缠烂打。而胖婶一句话不说就往外撵人,确实让林红难以接受。林红做保险以来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待遇,她伤心极了。
( 八)
多天以来,林红的心里都感到不舒服,她就向好朋友秦小霞倾诉。小霞安慰了林红,还说,我在那里也有认识的人,要不我再去找找看?既然都没有办保险,那就是我们要找的潜在客户!
林红不愿再去。秦小霞一人骑上摩托车,满面春风地来到了小镇,又到了建康哥哥的门市前。抬头一看,对面胖婶家的大门上斜贴着白纸!
嫂子小声地对小霞讲道,前天胖婶骑着电动车在买菜回来的路上,拐弯时电动车倒了,胖婶摔爬在地上,刚好一辆拉石子的货车经过,从胖婶身上碾过,当时就死了,惨不忍睹!
小霞听了,唏嘘不已。她说:“天有不测风雨,人有旦夕祸福。办些保险还是很有必要的!”
建康哥哥说道:“哪里有那么多的事!意外是很少的!不办!不办!”
小霞看他们非常固执,就走向隔壁老黑家说保险。老黑婶自己不办保险,只说小儿子太淘气,就给小儿子办份意外伤害保险吧。
“学生办的是学生平安保险,因疾病和意外伤害住院都能到保险公司报销。你们没有办学平险?”小霞问道。
“没有。今天让交这钱的,明天又让交那钱的,有事也没人管!保险都没办。”老黑婶埋怨道。
“现在我给你们儿子办学平险,把电话写给你们,有事就给我打电话吧!”小霞让他们取出户口本,记下出生日期和名字,收了钱。
建康哥哥也只是为儿女各办了一份学平险。大人的长期寿险说什么也不愿办理!
( 九)
大约过了半年时间,小霞接到了老黑婶的电话,说儿子从平房上掉下来了,摔成骨折,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小霞立刻买了东西去看望,接着到保险公司报了案。
老黑儿子出院后,小霞把住院材料交给保险公司进行理赔。10天后,理赔款可以领了。小霞和林红一起去小镇送理赔款。
老黑婶接过理赔款,对小霞万分感谢!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话好。小霞和林红劝他们为自己办些医疗和养老保险,但他们仍然说没钱办,以后经济宽绰了就办。
建康哥哥和嫂子的门市锁着门,老黑婶说他们身体不舒服,到省会检查身体去了。
( 十)
小霞和林红整天忙忙碌碌的,保险业务不断。人忙碌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又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小霞和林红为保险业务再次结伴来到小镇。
建康哥哥的门市没有了,换成了卖水暖建材的陌生人的门市。
老黑婶给她俩说了这一年的变故。
原来,一年前,建康哥哥在省会医院被诊断出患了尿毒症,嫂子被诊断出患了肺癌。两个人的身体不能再工作挣钱了,他们为治病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并且还在老黑家借走了一万元。上个月,嫂子已去世。建康哥哥要做换肾手术,急需二十万元!他现在如同行尸走肉,处境十分凄惨!
一声叹息!人们啊,为什么不在身体健康时为自己买些人寿保险呢?当失去健康后,想买保险就为时已晚了!保险就是雪中送炭啊!
将真实的事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写出来的。我尊敬的建康哥已去世,和妻子的去世相差一年。我不忍写他去世,就写他仍在生病。 很不错,能用小说的手法把保险宣传出出来难能可贵,更难得的是写作技巧娴熟,运用自如,显示了作者写作功底的深厚! 故事情节吸引人,一口气看完。 当失去健康后,想买保险就为时已晚了!保险就是雪中送炭啊!{:1_347:} 回复 3# 历尽沧桑
谢谢夸赞!过誉了。 故事情节比较吸引人,小谭太有才了,赞一个 {:1_372:} 写这么长不容易啊!学习! {:1_372:}写得太好了,真有才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