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事非小事
厨事非小事通常,婆婆会在上午十点,就把中午要吃的米饭做上,也会在下午四点就开始准备晚饭,一日三餐,在她的眼里毫不含糊。我常觉得有点小题大做,另外兄姐之间还会以为,我在支使婆婆做家务。于是在搬了新家之后,淘汰了婆婆一直使用的煤球炉,用上管道燃气,增添新的厨房电器,电磁炉,电饭煲,电压力锅,豆浆机等。我以为看到这些,婆婆会很高兴,毕竟比用煤球炉干净,方便也快捷。谁知婆婆一副落寞的表情,自言自语:“没有煤火咋做饭呢?这些我都不会用。”我回答:“妈,以后你不用做饭,我下班再做,很快的。”婆婆略微迟疑了一下,“哦”了一声,算是答应。再以后,我尽量在做饭时赶回家,并不是我特别孝顺,而时我觉得,我做的饭菜比婆婆做得好吃,也多变化,作为有文化的年轻人,我比她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事半功倍,还省电,省气。比如电饭煲熬粥的时候,我会洗菜,炒菜,等菜做好,粥也熬好。而以前婆婆熬汤的时候,就在锅边等着,汤做好了,然后才是捡菜洗菜,浪费时间不说,还让自己很累。然而不久我发现,一下子从厨房中解脱出来,婆婆似乎有点不适应。我洗菜,她会在一旁念叨,豆角要清水漂洗,青菜需浸泡,番茄去皮,蛋壳清洗……我向炒锅里倒油,她说油不要放的多,太腻;我拿起调味盒,她讲盐也不要放的多,对身体不好,我手伸向哪,婆婆的话语就指向哪,次数多了,我听的不耐烦,脸上就有所显露。婆婆见了,再说起话,就有点唯唯诺诺。每天早上,听到婆婆轻轻的脚步声,从客厅到厨房,从厨房到客厅,厨房门开了关了,关了开了,伴着微微的叹息,是面对电器的一筹莫展?是无事可做的落寞?都让我心头一震。从农村到城市,一个不识字的七旬老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唯一施展能力的地方就是厨房吧?在这里她能为儿女分担家务,能够觉得自己虽然年老了,但不是孩子们的负担……想想每个人都有被需求,被承认的渴望,也是自己生存价值,生活能力的体现。于是,在一个休息日,我耐心的给婆婆介绍了各种电器的简单用法。婆婆高兴的说:“孩子爱吃油馍,烙几个油馍吧?”眼神里流露的是渴望和喜悦。她和面,擀面,女儿小嘴巴甜:“奶奶做的烙油馍最好吃.”听着孙女的话,婆婆嘴上说哪里,脸上已经笑靥如花……重新让婆婆掌管厨房里柴米油盐的事,让她在快乐中有成就大事的感觉吧! {:1_349:} 看来工作是每个人的权利,这个权利很重要。 所以说嘛,还是让上了年纪的老人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儿,这样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对身心都好。 老年人才格外期盼被人需要,依赖的感觉。 就应该让老人感觉到她的重要性,这样更有利于她的身心健康。 回复 3# 逍遥马
在工作中收获快乐 回复 4# 风天使
说的对,力所能及…… 回复 5# 细柳叶
人人都有被需要的感觉。 回复 6# 暮春之月
暮春姐姐好!辛苦了! 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她才不会觉得无所事事,空虚,寂寞
!
楼主看来是个勤快人。我是很不爱做饭,甚至有点怕。有个爱做饭的老人该多幸福啊!楼主好福气! 回复 12# 张爱玲律师
真的谈不上勤快的,嘻嘻…… 分享喜悦此文上 8.9号洛阳晚报 三彩风,这一直是我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被需求,被承认的渴望,也是自己生存价值,生活能力的体现啊!
楼主很细心,也很善解人意{:1_323:} 祝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