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洛阳的美丽之殇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一天,洛阳郊外的大路上,缓缓驶来一队人马。队中一辆华丽的马车,车里坐着一个年轻女子。洛阳,即将开始演绎一个哀婉的传说。传说的主人就是她——一个因为美丽被豢养的女子。她或许不知道,华丽的马车根本承载不起华丽的命运。她,有一个和人同样美丽的名字:绿珠。
而带她到洛阳的车队的主人,是石崇。
必须先说说石崇。石崇在历史上得到的评价很低。虽然他容貌英俊,文采也不错。但是历史记下的是他的奢侈骄恶。最有名的是他与王恺斗富的故事:武帝赐给舅舅王恺一棵二尺高的珊瑚树,王恺拿到石崇那里炫耀。石崇拿铁如意把珊瑚树砸的粉碎,王恺很生气,石崇说:“还你就是了。”命令家人取出自己的珊瑚树,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棵,光彩夺目,象王恺那样的多不胜数。看的王恺怅然若失心乱如麻。
有皇帝相助尚且比不过,石崇的财富之巨可见一斑。那么石崇的巨额钱钱究竟从哪儿来?《晋书 列传第三 》:“在荆州,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也就是说,石崇的财富是在他出任荆州刺史期间,打劫客商而来!说白了,就是披着官府外衣的强盗!
就是这样一个强盗,竟然被委派要职。堂而皇之的出使交趾(今越南),途经白州境内(今广西博白县),惊于绿珠的美貌,以珍珠十斛买下。
隔着一千多年的迷雾,再去探究绿珠的父母为什么要卖女儿,已经毫无意义。无非是贫困版、弱小版。或许还有另外美好一些的版本吧,比如真情版。因为石崇当时正是中年,有风度,有钱财地位,还会写些在当时还算不错的诗。父母认为女儿跟了他,能有更好的生活。总之,一切答案都湮没在历史深处。总之,石崇把绿珠带回了洛阳。
石崇在金谷园修建了崇绮楼,楼高百丈,可“极目南天”,专供绿珠居住,所以也称“绿珠楼”。而那时的绿珠,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是否能分辨宠物和真情之间的区别?
从此金谷园日日欢歌,吟诗饮酒。当时名士潘安、左思等都是常客,甚至有人以到金谷园为荣。每次宴会,必命绿珠出来歌舞侑酒,见者都忘失魂魄,因此绿珠之美闻名天下。绿珠,成了金谷园最美的装饰品,成了石崇最得意的炫耀。
炫耀的背后是绿珠的叹息,她曾自制新歌(咏王昭君):“我本良家女……。”词意凄凉婉转,可见她的才情与心情。
然而金谷园并不是风流富贵乡。《世说新语》:“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客人不喝酒,就杀了劝酒的美女。丞相王导和将军王敦赴金谷园,王导怕石崇杀人,很快就喝醉了,而将军王敦坚持不喝,一连杀了三个美女,依旧面不改色。王导责备他,他说:“他杀自家人,干你什么事?”偌大一座美仑美焕的金谷园,沦为血腥杀戮地。
这样的作恶造孽,结局当然不会是吉祥善果。只可怜绿珠,成了他的殉葬品。
终于,靠山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罢官。孙秀暗慕绿珠,石崇一被免职,他便明目张胆地派人索要——如同索要一件物品。石崇坚持不给,孙秀大怒,劝赵王伦杀石崇。赵王伦派兵,石崇见大势已去,对绿珠叹息:“都是因为你,让我获罪。你现在怎么办?”绿珠流泪:“愿意死在您的面前。”说罢,跳楼而死。
绿珠,就这样香消玉陨。所有的心愿梦幻,一场镜花水月。她永远不会听到,那个让她以死相报的男人,在她死后说的话:“我(得到)的惩罚最多不过是被流放而已,你何必这样?”石崇没有料到,自己被押到了洛阳东市刑场。死前还感叹:都是财富害了我。他,感叹的只是金钱与自己。
在绿珠与石崇死后十日,孙秀被杀。
五百多年后,杜牧来到洛阳,金谷园、绿珠楼早就面目全非,诗人惆怅写下: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又是一千多年。有一个多情多才的女子写道: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这是林黛玉的感慨。
而在时间的另一端,在空间的同一个地点,现在的洛阳金谷园路,车流滚滚,楼房林立。有哪一座,会记得当年的绿珠楼?又有谁,会想起那个叫绿珠的美丽女子?
——后记:据说,绿珠的家乡广西博白有“绿珠井”。民间相传,饮绿珠井之水,产女必美。有老人以为美色无益,以巨石镇之。后有产女端妍美丽者,七窍四肢有缺。 我们洛阳的历史人物值得一写的很多,此篇就写得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