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没有生养我们,但却要叫爸妈的人
本帖最后由 雪诗飞扬 于 2010-6-27 08:00 编辑街上大吵大闹,好奇心驱使我随着人流去看看。原来是婆媳吵架,在大街上对骂,语言不堪入耳,甚是难听,我摇头作罢,没啥看的,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我的婆婆。
那个没有生养我们,但我们还要叫爸妈的人,就是我们的公婆。他们虽没生养我们,可与我们息息相关。公公下世的早,别说儿女不曾见过,我也没见过。婆婆去世两年多了,过世时八十多岁,她是一个典型的无文化的普通农村妇女。婆婆和我娘家奶奶岁数一般大,。人常说,不一代人就有代沟,更何况我们中间还隔着一代人,有时候,沟通真的很困难。相处之中,避免不了有些磕绊,为此我不止一次的哭过。
和婆婆之间的摩擦归摩擦,但我从不敢跟她吵架。委屈我只有往肚里咽,不敢跟她吵架,并不是说我真的就怕她,主要是多种方面的。第一,她十月怀胎,含辛茹苦给我生养一个丈夫实属不易,从这一点来说,她有恩于我。第二,我又极爱面子,一些污言秽语实难出口,说了还嫌玷污了自己的嘴巴。第三,娘家几里近,爸爸曾教过书,当过支书,干过村长,这家分家分不停,那家孩子媳妇不孝顺,都喜欢找爸爸去说事,我若因为婆媳吵架,传出去岂不给爸的脸上抹黑?岂不是在堵爸爸的嘴?第三,我们都娶了嫂嫂,或者弟媳,我们不孝,又怎让她们在自己爹娘面前尽孝,善待公婆不也是间接的孝顺自己爹娘?第四,自己也都育有儿女,人常说;‘房檐滴水照窝行’,我们又怎样给孩子做榜样呢?所以,我不敢,但更多的是不忍心。忙了,你把孩子交给谁最放心?是公婆;把门交给谁看最放心?还是公婆,只有那个没有生养我们,但我们却要叫爸妈的人。如果婆媳发生战争,老公夹在中间很为难,也不忍心看他难受。
善待公婆也是善待老公,善待自己。婆婆老实巴交,一年很少去赶会,她穿的衣服几乎都是我买的,凉鞋,单鞋带棉鞋年年我买,衬衣,毛衣和棉衣季季我填。赶个会回来给她花些小钱买些吃的,老公高兴,老娘欢喜。你就是不买,他也要给老娘买的,何不落个人情,传出去,嫂嫂弟媳也孝顺自己爹娘。带着老公走娘家,他也是同样尊敬自己的爹娘,嫂子弟媳高接远送,那时,我特有面子。更让我高兴的是,我和弟媳在一块时,她喊姐姐,别人都误以为我们是亲姐妹呢!
人常说,把孩子养大,享儿女的福。到底是儿女享爹娘的福呢?还是爹娘享儿女的福呢?我认为,是儿女享爹娘的福。试想,一个五十岁的人,爹娘就是七十多岁,七十多岁,身体健康的话,还不会跟儿女添麻烦,这五十年,老人从生下你就没少操心,小时候,你的饥渴冷暖她时刻挂在心上,大了为你的婚事劳心费力,生了孩子,又无偿地带孩子,她从一个妙龄女子到满头银发,脸上条条皱纹,手也成了枯树皮,腰再也挺不直了。可他们从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即便有病让我们伺候,可老人又能让伺候几年?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几年,比起那几十年又算得了什么?倒是谁享谁的福呀!公婆的健康就是我们的福,你要想多享几年福,就善待那没有生养我们,但却叫爸妈的人吧! 是的,应该善待没有生养我们,但却要叫爸妈的人。这类人不单是公公婆婆还有岳父岳母 应该善待没有生养我们,但却要叫爸妈的人。这类人不单是公公婆婆还有岳父岳母 {:1_323:} 感人。朴素。建议参加全国道德宣讲团,,,,,, 楼主孝心可嘉,文笔也不错,赞一个 回暮春姐姐;是呀,善待没有生养我们却要叫爸妈的不单是公婆,还有岳父岳母,只是,俺是农村人,女婿都不管岳父岳母叫爸妈! ‘房檐滴水照窝行’
很有生活气息的俗语 把身边的事做好,很有意义! {:1_323:}{:1_323:} 妻如雪诗飞扬夫有何求 好媳妇啊,值得人敬仰···· 现在生活富足,婆媳争吵几乎没有了。但象楼主这样,更值得赞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