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搜狐社区——茅于轼“搞阶级斗争”
星逝夜潭:茅于轼“搞阶级斗争”6月9日,茅于轼嘉宾论坛,说,“解放以后,我们培养了一批仇富心理的人,现在年轻人不知道,搞阶级斗争叫忆苦思甜,说解放前怎么苦,为什么苦呢?是受了剥削,受了谁的剥削?受了富人的剥削。所以解放后客观上培养了一个仇富心理,所以就会打倒富人。”
茅于轼还说,“中国大陆的仇富心理是改革后30年培养起来的,而到现在并没有加以清除,剥削的理论还在教,认为富人就是剥削来的钱。为什么我说要为富人说话,不能把雇佣看成剥削,把雇佣看成剥削太糟糕了,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雇佣关系,都说成剥削,都起来造反,那这个世界还能维持得了吗。”,等等。
一、茅于轼“剥削”
剥削是一个说烂了的话题。和茅于轼说剥削,没有任何意义。茅于轼说雇佣不是剥削也一样,也没有任何意义。都“隔山打屁”,“鸡和鸭说”。
茅于轼不要急于说雇佣不是剥削,茅于轼先要说的是,什么是剥削?茅于轼先也不要急于说现在有没有剥削,茅于轼先要说的是,历史上是不是有剥削?
如果茅于轼说从来就没有剥削,茅于轼很可能这么说的。那争论雇佣是不是剥削,就云遮雾罩,离题万里了。而云遮雾罩,离题万里正是茅于轼希望的。
二、茅于轼“雇佣”
茅于轼先说说自己是不是雇佣?茅于轼天则研究所是不是雇佣?茅于轼自己在天则研究所是不是被雇佣?
把茅于轼是不是雇佣?是不是被雇佣?先搞搞清楚,再说剥削,还来得及。
三、茅于轼“窃书”。
茅于轼不同意“雇佣剥削”的说法,那么把雇佣不说成剥削也可以,就直接说“雇佣”好不好?就认为富人不是剥削来的钱,而是雇佣来的钱好不好?
即使不说“剥削”,即使用“雇佣”代替“剥削”,这一点点不改变“雇佣”的剥削性质,就像孔乙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一点点不改变“偷”的性质一样。
“雇佣不能算剥削……雇佣!……资本家的事,能算剥削么?”,哈
四、茅于轼“造反”
“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雇佣关系,都说成剥削,都起来造反,那这个世界还能维持得了吗”。这茅于轼就多虑了。
全世界的腐败程度,剥削程度还是有差别的嘛,资本主义走到今天垂而不死,是资本主义也在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不断地安抚自己国内的仇富心理,不断地把自己国内的仇富压力转移转嫁到国外。咱们的精英,咱们的茅于轼没这个本事。走的是资本主义财富原始积累的血腥老路,拾得是被现代资本主义已经抛弃,已经埋葬了的腐臭残骸。
剥削和雇佣,不是一块铁板,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主资本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剥削的轻一些、温柔一些,和重一些、残酷一些的区别;对仇富心理引发的反抗的镇压,有轻一些,隐蔽一些,和重一些、血腥一些的区别。否则天天农民起义,天天工人罢工,“那这个世界还能维持得了吗?”。帮闲往往比主人更严厉,茅于轼说到底只是一个资本家的帮闲而已。资本家没有都像茅于轼那么冷酷,那么执着。
五、茅于轼“工会”
即使这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还是不断的发生,有时候还很激烈。茅于轼说要组织工会,现在我们就有工会嘛,茅于轼要组织什么工会了?组织工会干什么了?就是和雇主,和资本家说道理嘛?雇主资本家老板,您们剥削太重了,压迫太深了,求求您们,请您们剥削少一些,压迫轻一些,请您们让步一些,收敛一些,不要把我们的仇富心理培养的太厉害,太激烈,好吗?在工会组织下和资本家说道理,做斗争。
一些人一说到斗争就以为统统都是杀人放火,打家劫舍。这些人不懂斗争,或者有意丑化斗争。说道理也是一种斗争,是斗争的一种形式。
道理说不通,资本家不让步怎么办?于是工会组织更激烈的斗争,甚至暴力斗争,以至造反。资本家、富人不喜欢这个,工人、农民也不喜欢这个,大家都不喜欢流血,于是大家就妥协。妥协不行,只好腥风血雨,改天换地。于是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一轮的妥协、斗争;再妥协,再斗争,直到劳动者的彻底解放,这就说到阶级斗争史,社会发展史了。打住。老百姓的常识啦。
六、茅于轼“忆苦思甜”
茅于轼说“解放以后,我们培养了一批仇富心理的人,现在年轻人不知道,搞阶级斗争叫忆苦思甜,说解放前怎么苦,为什么苦呢?是受了剥削,受了谁的剥削?受了富人的剥削。所以解放后客观上培养了一个仇富心理,所以就会打倒富人,中国没有富人了,全变成穷人了。所以,仇富现象在中国比别的国家更厉害”。
把“忆苦思甜”发挥淋漓尽致的是右派,30年来“哭哭啼啼没有出息”的伤痕文学,以及30年来不绝于耳的对前30年的诉苦哭泣,以及石仲泉前不久还在强国论坛自说自话,自我推销自己计算出来的“饿死3000万”的哀鸣,就是典型的忆苦思甜嘛。
就在这次访谈中,茅于轼也还在忆苦思甜嘛。茅于轼说前30年“吃不饱饭,没有鞋穿”,这不是忆苦思甜,是什么呢?
而吃不饱饭,没有鞋穿的茅于轼,现在的家具,除了几个沙发是女儿送的,其他家具都是前三十年的,还三个屋子的书。这些30年来继续使用的家具,大约不是太烂的家具吧?这三个屋子书,大约不都是这30年置备的吧?
七、茅于轼“搞阶级斗争”
茅于轼说“搞阶级斗争叫忆苦思甜”,那么茅于轼,以及一切所谓右派,30年来不遗余力的搞忆苦思甜,忆30年前的苦,思30年来的甜,搞阶级斗争嘛。
30年来,最疯狂,最歇斯底里的搞阶级斗争的,是茅于轼,以及茅于轼一类的人,“还乡团”嘛。只不过,只能允许茅于轼这类人搞阶级斗争,而且还不能说他们搞阶级斗争。不允许其他人搞阶级斗争,连说都不可以。
这就是茅于轼,茅于轼这类人的本质、本性。认识这一点,就认识了茅于轼和茅于轼这些人的真相和实质。
转载于搜狐杂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