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梳子卖给和尚
话说有个奇妙公司,底薪16000元,销售一种奇特的梳子,这种梳子健脑养颜。但是每个应聘者在得到这丰厚的底薪之前,必须经过一项测试:把梳子卖给和尚,期限是一个星期。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表示怀疑,望而却步,最终有三个人勇敢的接受了任务-----为了这丰厚的底薪。
我们且称这三人为甲乙丙三先生。
一星期的期限到了,甲乙丙回公司汇报各自的销售成果,甲卖出了一把,乙卖出了10把,丙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过程。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他的头发都吹乱了,当然那些善男信女的头发也被吹乱了,乙突发灵感,就找到主持说:“蓬头垢面在佛前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梳子,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就买了10把梳子放在了10座香案前。
丙先生来到一座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的心,宝刹应有回赠, 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回赠香客。方丈听后大喜,立刻买下了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聘者代表营销工作中的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是一位执著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的实现销售;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
更令人振奋的是:丙先生的积善梳一出,一传十,十传百,朝拜者更多,香火更旺,该庙的方丈竟然长期向公司订货实现了营销工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呵呵 3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啊 值得学习 谢谢老师分享! 若愿意学,我可以多发一些此类的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