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杀童案的看法
频频出现杀害孩子的事件,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自己都愤怒不起来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悲哀。温家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感觉总理说得特别好,为了响应总理号召,于是一大早就找出了最近五起校园案件,看看自己能够发现什么问题,贡献一点力量。第一,这些杀孩子罪犯并没有明显的“罪犯”特征,例如前科记录和其他劣迹,他们只是非常普通的弱势群体的一员。
第二,这些杀孩子的罪犯根本不怕死,每一个几乎都是在犯罪之前就抱住必死的决心。
让我们看一下这些凶手的基本情况:陕西南郑幼儿园凶手吴焕明,48岁;江苏泰兴杀害幼儿凶手徐玉元,47岁;福建南平杀害8名小学生凶手郑民生,42岁;山东潍坊用铁锤打伤五名学前班孩子的王永来,45岁……最近五起恶性案件中,残忍程度排在前四位的竟然都是45岁左右的男子,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我们的专家是否有所研究?如果找出了共性,是不是就会更方便我们政府和社会集中力量去关注和关心这个群体中的弱势? 45岁左右的年龄段的人, 不上不下,处在放弃人生又不甘心,不放弃又看不到任何希望,可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尤其对于那些失去了工作和爱的人,这个年龄段的人特别容易绝望,走向极端。 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该引起重视了 网络、媒体的报道,也对此应负重大责任。对杀童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冤有头
债有主
不满社会
找政府 是不是他们到了更年期了?{:1_377:} 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不管什么原因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怎么不拿自家的孩子开刀!!! 新闻网络媒体对这些恶性事件报道的太详细太深度太重视,让这些人发现只有这样才会引起重视,才能起到报复社会,所以引发更多的类似事件接二连三发生,这些报道简直是在给这些人上教学课,在促使他们去实践 11# 萍升立学
楼上的,你是来灌水的吧?发个链接是什么意思?要卖东西也不能到这里来呀?别捣乱好不好?要尊重人家楼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