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父母好一点
工作了,结婚了,生儿育女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不知不觉中,我已是一个三岁小孩的母亲;不知不觉中,父亲的身体远不如以前矫健了;不知不觉中,母亲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是童年的记忆渐渐远去?还是父母给的爱太少?孩提时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情景早已淡忘,多么渴望回到童年时代,坐在妈妈妈的腿上,骑在爸爸的脖子上……休班了,每月有四天的时间。我已满足,但时间还是不够用。既想陪儿子,又想陪父母、陪老公。母亲总是隔三差五的打来电话,问吃饭没,最近回家没。寥寥数语,足见母亲无论有多忙碌,却时常挂念着我一家。父亲去年大病一场,行动不便,脾气不好,心胸也不够宽阔,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每次回家,父母就围着我,像个小孩子一样相互告状。当着母亲的面,我总是劝导父亲:既然已成这样,就接受事实,心胸豁达一些,干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尽量把自己收拾得干净整洁一些,不要总是耍小孩子脾气和母亲作对气母亲。背过父亲,我对母亲说,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他是个病人。母亲说,若和他一般见识根本不会去管他。相互搀扶着过了大半辈子,相信没有人会比母亲更了解父亲了。到了这个时候,估计在父亲的眼里,母亲就是他生命中的支柱和依靠了。
我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每每读到有关孝顺父母的文章,我都会感动得流泪,亦或许因为婚后生活得并不如意而使父母操心,还夹杂着些许愧疚。父亲没生病之前爱喝酒。冬天白酒,夏天啤酒,近两年从未间断过。早些年也爱喝,只是家境一般,哪怕是几块钱一瓶的简装白酒也舍不得经常喝。我总是时不时的给他买些酒回来,也有时是朋友送的。曾经有个家庭条件比较不错的学生,送我回家时把自家珍藏了十多年的杜康酒给我爸送了一箱。 我推托不过,便接受了。学生说,李老师,你是个孝顺的闺女,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了。我心中很是感动。平日里,我在父母身上花钱从来都没有犹豫过的,总是时不时的买些大肉、鸡肉送去。去年初夏,快要收小麦了,我多么想回去看望父母,可是工作太忙,实在请不来假。我就只好到街上的商店里订了十件啤酒给家里送去。父亲就打来电话:“小闺女,花钱都不知道节俭一点,买这么多干啥?”有时候买整箱的鸡产品送回去,父亲就又要唠叨一番。我便对父亲说:“我只有一个爸和一个妈,不对你们好对谁好?花这点钱还是穷不了的,我即使少买一件好衣服,少买一瓶化妆品,也要让你们吃好。钱是什么东西?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好的话,在这个世界上还能对谁好呢?”父亲便不语了,从此之后,对于这件事便很少再叨叨了。
父亲虽然行动不便,但还是会推着自行车,步行十多公里到我家,看看小外孙,给小外孙带点吃的。去年儿子放年假的时候,还硬是一个人带着儿子去他家玩了好几天。我知道,父亲想外孙了。婆婆放心不下,不让去,但也不敢阻拦,一直在唠叨,我不高兴,便不动声色的把儿子抱上了父亲的自行车后座。儿子倒是蛮乐意去窜门。母亲每天除了忙家务还要管理2000只鸡的大棚,还要照顾父亲。母亲年轻的时候没少出力,那时家里承包了十几亩田地,我和弟弟年幼,不能帮父母分担过多的家务,里里外外,全都是父母亲用两只手干出来的,在我们村,爸妈是出了名的能干,有着很好的口碑。在我还不到十岁的时候,爸爸和妈妈都曾经因劳累过度晕倒在田地里……写到这里,我的眼睛又湿润了,我那受苦受累勤劳的父母啊……
现在,看看家里的一切,宽敞的房子,新建的大棚,都是父母用双手创造出来的。我和弟弟虽然没有很好的工作,但还算懂事、孝顺,也不怕吃苦。父母想到这里,也该欣慰了。我希望,父母的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就知足了。 楼主真是个孝顺的女儿 2# 风天使
曾经有一同事找我借二十块钱。我边掏钱边问其有何用途,答曰“走娘家,从外地回来快一个月了还没回去过”。我听了之后以为同事不好意思多借,便主动递过100块。同事并没有接,而是问“没有二十块的吗?”我问“二十块钱够用吗?”同事说,随便买点东西就行了。到了最后,我借给她二十块。她娘家的情况我是了解的,并不是很富裕,哥哥家还有三个孩子。而她家的情况比娘家要好很多。我想问她,你去看望父母所买的东西是为了看望父母而买的呢,还是为了不至于两手空空面子上不好看而买的呢?现在的社会,二十块钱能买得了什么呢?她平日用的化妆品就要一二百一套,衣服鞋子就更别说了,比较爱穿爱打扮。对自己的父母都这么吝啬,你还能对谁大方呢?在这个世界上,你如果连父母都不爱,你还能爱谁呢?你只爱自己吗?在父母身上,你如果连钱都不愿意付出,那还舍得付出什么呢?
从此之后,我便渐渐疏远了她,与她保持着最普通的关系。 生养之恩世世难报 好..顶一个 楼主真是个孝顺的女儿 6# 爱你如烟a
每个人都应该有感的心。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知道用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更何况人呢?父母生育了自己,养育了自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如果对父母都不好,又能对谁好呢? 咱都是做父母的人,父母对孩子,那是百分之百的诚心。父母不要那是父母可怜孩子,有道是:做娘的总嫌儿不富。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用或者少给父母的理由,时常想着生我养我的父母,是做人的道德准则。楼主做得好,赞一个! {:1_372:}{:1_372:} 写的不错··都有同感! 我个人始终认为,孝敬父母是儿女们的本分,这是责任更是义务。先不说别的,每一个人都是从孩子走过来的,父母在自己身上花费了多少心血,孩子是最清楚的,再说,儿女的生命是父母给与的,单就这点就足以要求子女必须善待父母。在子女整个成长时期,父母辛苦工作,劳累大半辈子来抚养儿女,供子女们生活,供子女们读书,老一辈的人无不是受尽艰辛在养育多个子女,艰辛可想而知了,对父母孝顺其实就是一种感恩的方式,念于此就应该多看看父母,希望朋友们珍惜孝顺老人的机会,常回家看看!
百善孝为先。很佩服方方老师,在自己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尽心尽力地照顾操劳一生的父母,对父母爱是对社会文明的贡献,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最后,我向方方老师学习。 说的对极了!万事孝为先!孝比天大!在家孝父母何须四处乱烧香!只是做子女的本分!{:1_319:}{:1_323:}{:1_323:} 再读再顶,孝顺的女子。 感动,真是乖乖女{:1_323:}{:1_323:} {:1_372:}{:1_372:}{:1_372:}{:1_372:}向方方老师学习! 因为工作关系,我并不能天天回家,也不能每个礼拜都回家,有时候一两甚至三四个月见不了父母一面。孩子啊,永远都是孩子,无论刚刚成家立业还是儿孙绕膝,永远都是父母眼里的孩子。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父母都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这就是亲情。世上再华美的语言也无法描绘这种感觉。
昨天弟弟和嫂子来看我了。嫂子说,爸爸现在不仅能骑摩托车还能开拖拉机了。听到这里,我会心的笑了。父亲终于可以重新回到他深爱的田地里了,终于可以帮母亲分担一些家务了。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不让他干活他会憋出病来的。虽然现在恢复很很好,但有时候避免不了唠叨,每每这个时候我就会不耐烦,就会凶他,父亲拿我没办法,只好对母亲说:看你养的赖闺女,就会气我。老爹啊,虽然我有时候对你很凶,但我是深爱着你的!我知道,你也爱我,不是吗?虽然我是已经出嫁的闺女了,但家里的大事小事你都会跟我说,我知道,我一直是你眼里的骄傲。
由于婚姻的不幸,我曾一度要离家出走,一个人去流浪。这时母亲打来电话说:“你就是没有了家,你还有你的老妈啊”写到这里我又泪流满面了。
老爸老妈,我只希望你们健康快乐!我和弟弟一辈子都会好好孝敬你们! 理解你现在的心情,就是所有人都会背叛,父母不会,特别是在最困难的时侯,他们永远是你最可靠的人! 感慨,这么好的女人这么久没有遇到这么好的男人 今天是七一了。
父亲是个老党员,昨天村里的支书和村长带着礼物来看望父亲。听村长的语气,是想争取为父亲办低保的名额。关于低保的政策,我也不清楚,只是,怎么也没想到,我的父亲会到了办理低保的地步,在我的眼里,我家虽然谈不上富裕,但也比一般的家庭要好一些,远远不至于办理低保啊……虽然是村里干部的关心,但是我莫名的一阵心酸……
孝顺,不光是给父母点钱、常看望父母,还要自己努力工作,过上安稳的日子,不让父母跟着操心。
我知道,我远远没有做到这些,没能常常去看望父母,更没有过得幸福,不让父母操心。
我不算是一个孝顺的女儿……
我知道
我也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努力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少让父母跟着操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