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贫困”新解
“贫困”一词的本意是和“富裕”相对,指的是“收入少,生活困难”。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贫困”的外延和内涵都扩展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98年)、经济学教授阿玛蒂亚•森认为,应该从概念上将贫困定义为能力不足而不是收入低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贫困远不止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收入不足(收入贫困)问题,相反,贫困实质上是人类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权的被排斥,恰恰是这些机会和选择权利才能把人们引向一种长期、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使人们享受体面生活、自由、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有关专家指出,21世纪的“贫困”应划分为三类:收入贫困、人类贫困、知识贫困。
收入贫困是指缺乏最低水平的、足够的收入或支出。其中极端贫困通常是指无力满足最低限度的食物需求。
人类贫困是指缺乏基本的人的能力,如不识字、营养不良、缺乏卫生条件、平均寿命短等。
知识贫困是指人缺乏获取、交流、应用和创造知识与信息的能力,或者说劳动者拥有的知识绝对或相对落后于经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的状态。知识贫困又分为知识绝对贫困和知识相对贫困,前者指知识绝对贫乏,如文盲、半文盲;后者则相对于经济社会要求来说,知识相对不足,如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脑、电子政务等知识的缺乏。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贫困是一种新型贫困,是一切贫困之源。
接受教育是摆脱知识贫困的唯一良方,投资教育是强国兴邦的治本之举。综观经济强国的发展轨迹,无不显示其对教育的重视,无不显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欧美如此,日本更是如此。日本经济成功的秘诀是始终紧紧抓住教育不放松。原首相中曾根的观点是“教育是日本立国之本,教育改革是日本最重要的国政问题。”
“有人穷得只剩下钱。”知识就是财富,知识的贫穷比物质的贫穷更为可怕!读过张书记的《教育的巨大作用》,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欢迎枭姐来扶贫。 精辟见解 见解精辟 {:1_323:}很具有知识性,值得拜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