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民俗之五——东蔡庄“故事社”
故事社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以男女二童扮演昔日故事,造型起社表演。该村的故事社每年正月二十二日庙会上 六道故事社同时出演,是偃师一绝。这种形式,有些地方以轿杆为架,由男童扮演七品芝麻官,掗杆使男童上下起伏,俗称“掗老仕官”。“故事”制作则与此不同,在一坚固的八仙桌子上凿四卯,将一单桌入卯固定,桌饰绣花围裙,一端固定一下粗上细型铁柱,置一柱从中出的花瓶,花瓶内精心制作一棵花树,或牡丹,或月季,六道社各不相同。固定人物的铁拐子插在花丛中的铁柱上。故事的主体人物,有一男一女两个五、六岁的孩童扮演。孩子要预先选定,要眉清目秀,身段面条,人才出众。因此,谁家孩子选中上“故事”,对这个家庭是个极荣耀的事。表演时,两个孩子按故事主人公戏装打扮,或《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或《天仙配》中牛郎与织女,六社故事各异。近年来也有“故事”为现代戏《红灯记》中的李铁梅与李玉和。两个小孩,女的一只脚固定于花丛之中的拐子上端,一只脚落空,可自由活动,看上去凭空置于花中,使人感到惊险且稀奇;男的坐在下边的单桌上,作一手托花中人状。社起,门旗、彩旗前导,狮子、大鼓紧跟。“故事”高高在上稳稳殿后。“故事”桌四周有八个壮汉两班换抬,两侧备有拿架拐者保护。行进时,花中女孩舞动双袖,似天女散花,飘逸若仙;停下时,二孩童会根据所扮演的角色献上几段清唱,童声优美。“故事”社队前呼后拥,走街串巷,最后会集于村中心广场,按顺序一字排开,亮相评奖,使满场生辉。年年此会隆重,在四里八乡,以至孟津县邻村很有影响,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赶会看热闹。 强烈期待这些 民俗能在发扬光大,千万别失传 今天就有,赶快来吧 地点东蔡庄 感谢万山箫剑带给我们这些偃师宝贵的民俗知识,我认为正是有了这些民俗,过春节才变得真正具有中国传统节日。 去看看。 {:1_318:}{:1_318:}{:1_318:} {:1_318:}{:1_318:}{:1_31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