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工资表,怪谁不作为?
以下是一位生活在河南小城市的“80后”所开列的当地的工资表,从中可以看到当地劳动力的价位。请看原文:我出生在河南一个小城市里,生活了24年。没有外出打过工。新的劳动法出台后,在我们这里的临时工作,大多数还是只给廉价的工资,其他的养老医疗的什么也不给办。
△网管:每月400;
△行政单位司机(临时): 280-500元 不会超过500这个数字,至于外快,要看给谁开车,如一把手或二把手;
△服装店打工:500元,卖出一件衣服加1元。 见过最高开800的;
△超市员工:500--800元 不会有4位数的;
△企业里工种,苦力活的 :1200元左右,但是和产量有严重关系,如果效益不好,产量少,一个月能拿700就不错了;
△饭店的服务员: 每月基本工资500--800 元;
△信用社正式员工:一朋友80后,上班半年多 工资每月800元;
△自来水公司正式员工: 80后的,每月1000元左右;
△矿山: 80后的,每月1000---2500元;
△派出所正式干警:80后,每月2000多;
△我们这里只要是临时工作,每月工资不会超800元,真的是少的可怜。
△现在我每月工资500元,24岁了,没有老婆,家里还比较困难。只能对着未来叹一口气。1年零4个月没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三个月只花了424块钱。
以上是河南小城市的工资表。相对来说,大城市的工资水平要略高一点。我生活在重庆,重庆网吧的网管,1000元左右,大公司、大酒店的网管,1500元左右;超市员工(促销员)和饭店服务员,1000元左右。普遍没有劳动合同和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
现在有一种说法:“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但人们对此持怀疑态度。因为非公经济已经占绝对优势。非公经济的老板未必会听政府的话。政府在那里说“要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老板们却不理不睬,政府是没有办法的。现在普遍认为,初次分配由市场决定,二次分配才由政府决定。初次分配体现“效率优先”,二次分配体现“兼顾公平”。但是,分配不公,是从初次分配时就埋下了种子,在“拉开差距”和“效率优先”的口号之下,两极分化就已经形成,即使政府在二次分配中“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以“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效果也非常的有限。因此,有网民提出:“收入分配攻坚要在初次分配上下功夫”。
可是,这等于回到原来的状态。没有拉开差距的时候,不必“攻坚”,初次分配也大体上是公平的。所以,主张在初次分配上“攻坚”,精英们哪里会干?
如果二次分配搞得不好,比如退休双轨制的存在,缺乏养老和医疗保障,人们还可以抱怨是政府不作为。是政府乱作为。可是初次分配方面的问题,又是谁不作为或者乱作为造成的呢?又应该怪谁呢?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这个事情。 没有办法,再私人企业干活更没人办法。 工资抵一部分税款,藏富于民。老百姓收入增加,企业家又落个好名。老百姓有钱自然就扩大消费,返过来还可以促进生产企业的发展。 没办法,国情啊 地区差别 偃师可不只这么一点吧,看招聘广告,要明显高一点嘛 :y073: 没这么低啊
我们超市的科长最少都1300以上 就是销售员也有800多啊 {:1_346:}{:1_346:}{:1_346:} :curse: 现在在鞋厂上班的都比在单位上班的工资高浩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