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湖冰心 发表于 2010-2-16 14:19:25

新年愿望

新年愿望
   年究竟是什么呢?
        资料上说:年是一种人们想象中能带来坏运气的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如此说来,“年”还真不是一个好东西,可事实上我们为什么却要欢天喜地、张灯结彩、举国同庆地共迎新年呢?
        暝思中,我豁然开朗。年,早已冲破了传统文化的樊篱,在中华民族相当长的发展历程中,已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总结起来,正是年给足了我们普通百姓一个享受人生的理由,给匆匆的旅人一个回家的理由,给失意者一个从头再来的理由,当然也给了我们祭祀列祖列宗、缅怀亲人的理由……
        回想童年时,祖母于大年初一的凌晨,在天明时已烧过七遍香,什么粪堆、磨道、猪圈等地,凡是有求着上苍“照应”的地方,统统得烧上一柱代表着庄户人家无限虔诚的线香。祖母还于腊月的二十六开始,便着手准备整个正月的馒头,什么“麦桩”、“财神爷”、“龙王爷”等等能想到的造型应有尽有,看到一簸箩、一筐子的平时眼馋的白面馍馍,全家人似乎感觉到已经成了世上最富有的人。而这等滋味,那时惟有过年才能独享。
        母亲过年时则另有一番规矩。母亲不知因袭了何时何人的传统,于大年初一的凌晨至中午这段时间里,是不允许全家人多说一句话的,而在那个时间段,全家又是十分繁忙的,什么摆供了,烧香了,放鞭炮了等等,免不了要问上其他成员几句,而一旦被母亲听见了总要招来一声低低地训斥,我们便赶紧闭紧嘴巴匆匆走开。现在想来,这个规矩莫不是长年与祖母有口舌之争的母亲所独创?按母亲的所思所想,大抵是一年的开局之时若能和平相处,就会预示着当年的家庭和睦、万事兴旺?
        很遗憾,在那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年代里,因家庭琐事的纷扰祖母和母亲谁都互不相让的情况下,两位老人临终也没能实现她们的新年愿望。光阴荏苒,在她们离去将近二十年后,这个愿望现在已变成了事实。瞧着眼下在党的富民政策及全家人的努力奋斗下日子越过越好的幸福家庭,我心里由衷赞叹,这年真的是越过越有滋味了!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新年氛围中,我总忘不了祖母和母亲在过年时对家庭的期望,也更明白了实现这种新年愿望的真正途径。时代,正是因为更多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进步,社会,也因为更多的人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而更加繁荣!
        今年的春节,我点燃了一串比往年都长的鞭炮,且听且看那在空中炸响的无比欢快的鞭炮,我想,这一定是对盛世新年最隆重地欢迎与歌唱!

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10-2-16 15:13:19

时代,正是因为更多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而进步,社会,也因为更多的人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而更加繁荣!
---------------------

欣赏美文。从来都是‘家和万事兴’。

西亳人家 发表于 2010-2-16 18:37:07

那时的年真的是这样过

孤独浪子 发表于 2010-2-16 20:03:12

大年初一早上不让说话我们这也有这风俗·····好温磬的文章···{:1_323:}{:1_323:}{:1_323:}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10-2-16 20:11:01

玉湖冰心越来越像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了

玉湖冰心 发表于 2010-2-16 22:47:35

多谢文友们的捧场!

戏迷老黑 发表于 2010-2-17 11:12:53

“ 暝思中,我豁然开朗。年,早已冲破了传统文化的樊篱,在中华民族相当长的发展历程中,已被赋予了崭新的内涵。总结起来,正是年给足了我们普通百姓一个享受人生的理由,给匆匆的旅人一个回家的理由,给失意者一个从头再来的理由,当然也给了我们祭祀列祖列宗、缅怀亲人的理由……”


         9494,和楼主同感。

         问玉湖冰心虎年好!

逍遥马 发表于 2010-2-18 17:38:03

好文,但文题好像不是很对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年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