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旭 发表于 2010-1-22 19:32:06

马东旭的诗

??●五八年
??
??五八年的春天,没有青,也没有黄
??一片红是没用的
??五谷不盛,雨水渐行渐远
??大地突然失去隐喻
??成群的难民流离,失所
??逃荒,要饭,去向不明
??七七芽埋伏于暗,小小的戟
??不动声色,占领人类的胃
??俘虏剩下的人间
??它的毒在东平原上汹涌,发作,置人于死地
??那时的泪是碎的,也是多余的
??我的亲人们等不及浴火嬗变
??一个个,手拉着手
??背影模糊地脱离了春天
????
??●马书勤:中国式农民
??
??他守护着艾叶、药罐,白发三千
??左手阴霾,右手干涸
??小我,不谈论江山
??马书勤习惯了在一个“忍”字上活着
??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
??以粘着泥土的双手
??打理二十四节气,种下桃花,炊烟和闪亮的盐
??刈麦时,他陷得很深
??脊背上落满星星、月光与尘埃
??对于,旱或水灾
??只在一小截忧伤里唉声、叹气,抽烟
??偶尔念佛,把头低下,任风吹乱
??他细小的骨头,裂开缝隙
??住进疼和痛,钙和铁
??住进大片的癌一点点掘入
??他在风一样起伏的夜里,自食其力
??像东平原的天空,不动用辞令?


??郝栩甲:马东旭在《大军南下》中将柔弱的“十七岁的妹妹”置身于“黑暗”、“疼痛”、“消瘦”这些孤独无助的词语中,毫不留情地将生活的残忍暴露在诗行里。但诗人却在诗行末尾维护人在苦难面前的尊严:“妹妹,你是一株在乡下修行十七年的麦子/遇到病菌,妖魔时,你要呈现彻底的锋芒,或毒”。这种立意在反抗的勇气,让生命直面惨淡的人生,让亲情化作带血的锋芒,为“妹妹”的人生保驾护航。生命的尊严在这里奏响了铿锵的进行曲。(摘自《聆听生命律动的声音》,《星星》)
??
??霍俊明:马东旭的诗更多来自于与现实的叩问和对话之中,他笔下的故乡人世和异乡路上的城市景观都沾染上了咸涩的味道。这些由故乡组成得简洁而有力的木板画,黑色与白色成为这方空间的主导,时间的锈迹正在人生的锉刀石上蔓延。(摘自《“80后”为中国诗坛提供了什么样的版图》,见《诗选刊》)

马东旭,河南,有诗歌发表在《星星》《诗》《诗选刊》《散文诗》及美、加、澳、法等国外华文刊物,入选《中当代诗库.2008卷》(诗刊社编)等多种选本。

马东旭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dx1984

逍遥马 发表于 2010-1-22 19:40:49

欢迎马先生入驻文学天地。

了犹未了 发表于 2010-1-22 19:44:50

欢迎入驻,文学天地因你增辉!

了犹未了 发表于 2010-1-22 19:49:12

直视生活之艰辛,呈现真实的生存状态

风天使 发表于 2010-1-22 20:11:34

拜读马老师的作品,犹如一幅画面呈现在眼前

马东旭 发表于 2010-1-22 20:18:18

问好大家,很高兴在这里认识这么多的文友,甚感欣慰。我会多来。

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10-1-22 20:35:15

写实的1958

了犹未了 发表于 2010-1-23 23:00:21

再看再顶!

八月清风 发表于 2010-1-23 23:17:20

“那时的泪是碎的,也是多余的”,苦难摧毁了人的尊严,冲刷着人间的美好,穷极呼天,十七岁,“背影模糊地脱离了春天”......

细柳叶 发表于 2010-1-25 10:11:46

写的太好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东旭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