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迷老黑 发表于 2009-12-18 20:06:06

一个女人的人生经历之一:我这二十年

本帖最后由 戏迷老黑 于 2009-12-18 20:10 编辑

我这二十年                            

                                                                   引子                                                

    我,1948年正月16日,出生在逃荒要饭的路上。父亲双目失明,是个残疾人。母亲小脚,行动不便,我的出生无疑给这个原本就极度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困难。妈妈怕养不活我,想就地找个好人家把我送人,也算有条活路。是大姐的不离不弃,抱着我不放才免遭一家骨肉分离。少年长在农村,家境贫寒,十三岁就辍学在家。下地锄草,拉犁拉耙,上山拉煤,凡是大人干的活都少不了我。1968年任生产大队妇联主任,生产队妇女队长,带领村里妇女战天斗地。1969年被推选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出席了县、地区两级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坐过县委书记的吉普车,这在那个年代,农村那个环境是个不小的荣耀,我也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1969年10月,被公社推荐到棉织厂工作,成了产业工人,开始新的生活。在棉织厂工作期间,任过准备车间副主任,漂染车间主任。漂染车间有几十个工人,清一色的男子汉,我一个个女同志领着一群老爷们工作并不轻松。当时大搞高产拉练活动,昼夜不停地干,我带的车间产量翻了一翻,受到赞扬和好评。
    1971年,经人介绍认识了解放军某部排长。两地工作,路途遥远,一两年才能见上一面,很少有花前月下的机会,卿卿我我的时间。尽管如此,通过鸿雁传书,还是有了了解,建立了感情。1974年结婚,开始了我二十年坎坷的生活。                                 
   二十年。为工作,在单位拼命干,争取好业绩;为人女,要照顾好相依为命的老母,为母养老送终;为人妻,守妻子之道,尽妻子之责,孝敬公公婆婆,承担家务,支持丈夫工作;为人母,要养育儿子,培养他们成才.二十年,我付出了感情,付出了辛劳,我全身心的付出没有得到好的回报,我曾经同情帮助过的女人成了第三者。丈夫的绝情破坏了这个幸福的家,我被拋上精神失落、痛苦的顶峰。幸运的是我没有被击倒,挣扎着走出了困境,迎来了春天,迎来了新生活                                                         
                                                   婚 后 生 活                                              
   1974年春节前3天,我结了婚。新婚本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会新婚的愉悦,丈夫假期已满,在我们结婚后的第10天就匆匆返回部队,家中剩下孤零零的我,我为此痛哭过。可又想谁叫咱找个军人丈夫?找军人就得受这份罪,想通了心情渐渐释然,平静下来。和丈夫相聚时间虽短,偏巧又怀了孕。孕期反应强烈,呕吐不止,吃不下,睡不着,痛苦时恨不得把孩子拿掉,可做个女人谁又舍得,只好苦撑着。肚子里的孩子渐渐大起来,挺着个大肚子上班,带领一班人忙生产,吃的什么苦,受的哪样累,只有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才有体会。1974年10月20日零晨2点,我的大儿子来到人世。那个年代物资奇缺,吃的、用的都是凭票凭本供应。母亲怕我生孩子时吃不好,就早早在家养了两隻母鸡,攒了半年才存下五十多个鸡蛋。儿子出生的当晚,厂领导和车间的工友,跑前跑后帮忙,丈夫为了招待他们,不到天亮就把50多个鸡蛋吃光,等我要吃时就没有了。儿子出生后的第3天,丈夫接到部队电报,立即归队。我所在的棉织厂是个新建企业,条件差,没有住房,女工们集体住在县四中一间大教室里。有了孩子不能再住集体宿舍,可又没有房子可住,就把一间四面透风已经废弃的锅炉房腾出来,让我母子居住。房间很小,勉强放下一张床,母亲来照顾我,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这时我多么想丈夫能在身边,看着孩子,一家团聚。我抱着儿子,看着四壁透风的小屋,神伤泪落。                                             
    1978年,有了第二个儿子。带孩子是难事,每年的探亲也很辛苦。大儿子周岁时去部队探亲,返回时上车的人很多,抱着孩子挤不到跟前,我把孩子交给丈夫,拿着行李先上了车。眼看火车就要开了,丈夫在车厢另一头从窗口把孩子递给车上一位旅客。火车开了,我还没有找到儿子,急得我发了疯似的高声哭喊,直到找到孩子我还冷汗淋漓。1980年7月,带着6岁的大儿子和不到2岁的小儿子去部队探亲。7月天气酷热,车上人多,大儿子睡在座下地板上,小儿子睡在座上,我在旁边不停地为他俩搧风驱热。出门前说好让丈夫去车站接,我娘儿三期聁着能在车站见到他。早晨5点车到北京,下了车站台上的人都走光了也没见到他的身影。无奈,6岁的大儿子背着行李,我抱着不到2岁的小儿子,一步一挪艰难地走出车站。我们去的目的地不是北京,需到永定门站换乘。我们又上了去永定门的二十路公交车。由于长时间坐车,天热人多,小儿子哭闹不止。乘务员喊着:哪位同志给带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北京人真好,听到喊声几位同志起身让座,我感动地流下热泪,连声致谢。                                       
    1979年,小儿子1岁时突患疾病,高烧不退。到县医院就诊,诊断错误,用药不当,越治越重,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我焦急如焚,心如刀绞。当晚厂里派一辆卡车,把我母子送往洛阳。在大姐一家的帮助下很快住进某大厂职工医院,经十几天的抢救,脱离了危险。给丈夫去了电报,直到孩子出院也没见他回来。后来知道他去广西对越反击作战前线运送作战物资,我没有怪他 。                                                                           
    1979年,部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部队凱旋归来,欢迎的人群站在火车站两边,迎接英雄们凱旋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人们沉浸在欢乐地海洋里。我站在欢迎的人群中,泪流满面,失声痛哭。因为我的丈夫也在自卫反击作战的前线,我聁着他尽快凱旋归来。                                                                           
    1980年10月,在大姐的帮助下我调洛阳某大厂房产处工作。住房紧张,70多岁的老母、两个儿子和我,祖孙三代挤住在一间十几平米的房间里。做饭的炉具放在房外走廊上,第二天早晨起来做饭发现炉子已被小偷偷走。因工作性质需要,上晚班的时间多,每天接送孩子都是身上抱一个,手上拉一个。有时不能按时接,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走光了,剩下6岁的大儿子抱着2岁的小儿子在那里掉泪。看到这个情景,我也是泪眼模糊。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重担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到单位忙工作,回到家忙家务,没有自已休闲的时间和场所。有时遇到大的困难,如拉煤、打蜂窝煤球等都是单位的朋友们帮忙。我欠了她们的情,感谢她们!                                                            
    哎!做个军人妻子真难。                                                   
    1984年,丈夫从部队转业回到我的身边,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夫妻分离,从此能相依相守,我和孩子有了遮风挡雨的大树,累了有个可以靠靠的肩膀。亲朋好友、单位同事都说:“好人应有好报。你们夫妻分居两地,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累,如今父母‘走了’,孩子长大,丈夫回来。工作单位好,你又那么能干,你就等着享福吧”。是的,我确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聚,憧憬着未来美满幸福的生活。                                             
    丈夫转业地方,分配到洛阳某大厂老干处,任车队队长。刚到职,车队工作忙,经常去外地出差,广州、湛江全国各地到处跑。为使他尽快熟悉工作,站稳脚跟,我仍然包揽全部家务,洗衣、做饭、照顾孩子都是我的事,我丝毫没有比以前轻松的感觉。我有两次到手的升迁机会,为支持丈夫的工作,我都主动放弃。因为两个人不能都成事业的强者,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个默默支持他的人,我就是那个愿为丈夫和孩子放弃自已奉献一切的小女人。大儿子练了五年武术,为使其武艺升华,寒暑假我带着俩个孩子,拉着煤气罐、炊具,跑偃师到郑州,找名教练辅导。孩子技艺大有长进,参加市武术比赛,获得少年组拳、棍、刀术三项第三名。训练中有时教练不在场,我就领着孩子们练劈腿,练功法,大家戏称我是“二教练”。尽管在外面很辛告,很劳累,但我一直没让丈夫分心。看到丈夫工作渐渐稳定,受到领导重视和赞赏,我笑了 。                                                      
    工作上我不是一个窝囊废,有自已的理想和追求,自已所承担的一切工作都是拿得起放的下。1993年,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济政策允许,上级部门同意,经城市信用社批准,利用单位门前商业一条街的优势条件,带领单位几个女同志开办了城市信用社儲蓄代办所。经不懈努力,辛勤工作,到1995年上级单位接管时,儲蓄额达到600多万元。(未完待续)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12-18 20:14:32

非凡的经历,非凡的人生,坚强的主人公。
问好,老黑阿姨

风云 发表于 2009-12-18 20:25:49

勤劳辛苦的一代人!

风云 发表于 2009-12-18 20:27:28

勤劳辛苦的一代人!

风天使 发表于 2009-12-18 20:46:24

传奇的人生经历,老黑阿姨真了不起

小潭 发表于 2009-12-18 20:48:26

真不容易!

爱车之人 发表于 2009-12-18 20:49:10

你是那个年代的一位强者!等你的下文。

不再沉默 发表于 2009-12-18 21:25:36

人生经历写的再详细一点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12-18 21:33:34

人生经历写的再详细一点可以写成一本书了
不再沉默 发表于 2009-12-18 21:25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老黑阿姨就是准备出一本书,自传。
年轻人得多向老黑阿姨学习

落之难 发表于 2009-12-18 22:59:45

羚羊 发表于 2009-12-18 23:56:18

非凡的经历,非凡的人生.

孤独九剑 发表于 2009-12-19 06:06:05

原来的叫阿姨啊!向你敬礼!
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们年轻人要学习你们那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

绿树成荫 发表于 2009-12-19 09:08:31

老黑阿姨,女强人

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09-12-19 09:11:38

严霜疾风知劲草,
      艰苦奋斗识英雄!
            请年轻人向老一代学习!!!

                              期待后续

风过无痕 发表于 2009-12-19 10:08:45

向前辈致敬,向艰苦创业的精神学习

暮春之月 发表于 2009-12-19 10:55:07

原来的叫阿姨啊!向你敬礼!
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们年轻人要学习你们那一代吃苦耐劳的精神!
孤独九剑 发表于 2009-12-19 06:06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应该叫阿姨的。老黑阿姨1948年出生,现在将近62岁。
但是,她还有信心写一本有关自传的书。她的精神真值得让咱们后辈们学习的。

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09-12-19 19:14:58

“戏迷”你是所有女人的楷模!!!
学习你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文采!

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12-19 19:18:54

期待后续

晓雾晨霜 发表于 2009-12-19 19:53:20

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期待后续。。。。

逍遥马 发表于 2009-12-19 20:16:13

从楼主的文章中我读出两个字:坚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女人的人生经历之一:我这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