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09-12-15 12:26:51

人生苍茫 十五

上接十四篇

    吃了午饭耀卿回到自己的屋里,他躺在床上想休息一会,什么休息啊!他是在等丽红的到来。妈妈看到丽红洗完碗筷就催她说:    “好了,你去屋里看看,耀卿回来还需要什么东西。”
    “……”她没有回答,因为她知道妈妈说话的意思。
丽红回到耀卿的身边,他马上坐起来抱住了她。
   “去去去,干什么,干什么啊!你马上还得走。”她虽然说去去去,可她眯起双眼,含情脉脉的任他紧紧的拥抱。……。翻云覆雨过后,他们同时穿起衣服耀卿说:
   “我马上要去佛光人民公社了,不能在家陪你……”
   “谁让你在家陪我,讨厌!”她说完以后又小声嘿嘿的笑了起来,同时还是老样子照耀卿的额头上用手指头温情的点了一下。

    天公不作美。本来是晴朗的天空,在耀卿离家大概有二十分钟的时间老天爷确下起了中雨。他无奈只好冒着雨淋,踏着泥泞的土路往前一脚一个坑的行走。妈妈和丽红也是在家急得要命,可她们有什么办法啊!只有在心里祈祷:老天爷赶快出太阳吧!耀卿本来就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的青年,现在的他,虽然无奈,但他也是无所谓。他一路走一路想:逆境,要么使人变得更加伟大,要么使人变得非常渺小。困难,从来不会让人保持原来的样子。泥泞的路算什么啊!高尔基说过:最伟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他想:不仅仅是泥泞的路,以后的工作、事业、思想包括整个人生都必须战胜自己,才能在拼搏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知道是妈妈和丽红在家祈祷,还是天公也作美,耀卿 走了十几路雨竟然停了,西边的天空还出了很长的彩虹。雨后的空气很清新,小燕子时而向下、时而向上、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像利剑一样划破天空,它的飞翔给走在泥泞路上的人带来了勃勃生机,使他们忘记了泥泞,忘记了疲劳。
   耀卿无意留恋一路的景色,走过猴氏,路过府店、到了西口孜、来到了九龙角水库大坝。他站在大坝上放眼望去,在伏牛山的怀抱里山腰中、山角下零零散散坐落着几个村庄。在这里他碰到几个四清工作队员,互相看到对方都是满身的泥巴,不好意思的嘿嘿在笑。又往山里走了一段时间就到了佛光人民公社他们才算松了一口气。
   佛光人民公社办公小院建在伏牛山‘箩头谷堆’山丘南山角下。据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鬼子的一个小分队所占领。皮定钧司令当时也在豫西一带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本鬼子。他派出侦查员 到这里侦查日本鬼子的活动情况。侦查员向皮定钧汇报了鬼子白天出去扫荡 ,晚上都回到住地的情况后,一个漆黑的夜晚,皮司令带领游击队到日本鬼子的住地,想一举消灭他们。游击队员从后面翻墙跳到院子里,只发现了两个日本鬼子,击毙他们的枪声引起了夜晚去外面扫荡的鬼子,他们便紧急返回,从三面包围了院子(因为后面是箩头谷堆山丘)。这时候游击队才知道敌人的活动情况有变化,而是晚上出去扫荡。皮司令当机立断,全体游击队员从后面突围,尽快撤到山丘上打击敌人的进攻。双方乒乒啪啪的枪声像放鞭炮一样 ,同时还伴有轰轰手榴弹的爆炸声。游击队员一方面还击敌人,一方面大量的人在有组织地撤退。等到日本鬼子攻上山丘以后没有见到一个游击队员,敌人感动好莫名其妙,难道游击队飞啦???
   来搞四清的工作队员挤满了佛光人民公社的小院子。他们被雨淋的衣服是干了,可是满身的泥巴像印花布一样沾满了全身,县里的领导也不例外。天色到了傍晚,四清工作队指挥部的领导宣布:各个工作队今天下午必须进驻按照分配的生产大队 。明天可以休息一天,整理一下学习材料和住的地方,后天正式开始工作。
    王宝亮带着十几个工作队员迅速行动,出了人民公社的门,往东面的山坡上走了一公里来到了东窑生产大队,东窑生产大队是由两个自然村组成。以山沟为界,山沟西南是南窑村,山沟东北是东窑村。因为两个自然村有一道十几米的山沟相隔,在下雨天山沟里的流水隔断了两个自然村的来往,古往今来,天天如此。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代表还有各个生产队的队长可能接到了人民公社的通知,他们已经在一个山坡下的大队部等待工作队的到来。什么大队部啊!?不就是两个窑洞啊!连门都没有。双方见面互相简单的打了招呼,王宝亮队长就宣布工作队员所进驻的生产队。
   耀卿被分配到东窑大队的第二生产队。生产队长叫李汕,他领着耀卿到了大队贫下中农代表协会主席的家,也是耀卿居住的地方。贫协主席叫薛太正,他把耀卿安排在一间有十平方的住房里,看起来是专门为工作队员而打扫的干干净净,但和平原的人家比起来还不知道差多少倍啊!因为这里必然是山区。
   贫协主席的家有他的老婆,孩子和他的媳妇共四口人,他们住在前半截院。
   后半截院还住着一户人家,家长叫薛开山,有他的老婆和一个孩子,还有一个女儿在佛光卫生院学习。根据生产队的安排,耀卿由薛开山家管饭。当时很多的人家都想管工作员的饭,因为一天可以得到两毛钱和八两的粮票,有两毛钱他们可以到供销社买点什么东西啊!有八两粮票他们可以到供销社买一些饼干或是点心,让有病的老人或是让小孩子一饱口福。
   第一顿的晚饭薛开山端到了耀卿的屋里,小小的屋里还有一张小饭桌。桌子上放了两碗像面条一样的东西,看起来鲜绿鲜绿的。耀卿认为是什么菜,他想等主人端来主食再动筷子。薛开山看看耀卿没有吃饭的样子就说:
   “请赶快吃吧,要不面条会凉的。”
   耀卿听到主人的话,尽管心里在嘀咕,可他还是拿起筷子不好意思的吃了起来。啊!这就是面条啊!怎么会变成绿色的啦?!他问薛开山:“面条怎么弄成绿色?”
   “哈哈!你没有吃过吗?好吃吗?”
   “非常的好吃,我见过都没有,怎么会吃过啊!哈哈!”
   “是新鲜的构树叶 用水煮了以后,加了盐和面同时揉成面团,然后赶成这样的面条。”
   “啊!挺好吃的。”

    晚饭以后,耀卿把包袱解开,舖了床。床是八十公分宽的小竹床。因为还在早春,天气还是比较冷,因此主人给床上舖了一层稻草,睡起来也是挺软活和挺暖火的。他点燃用小墨水瓶
做的煤油灯,躺在竹床上,想休息一下一天的劳累。他怎么能睡着啊?!第一,他是刚刚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对这里的人和事眼前是一片漆黑,如何开展工作?他现在的心里还没有个数;第二,他虽然经过四清运动,又在县里培训了几天,可那都是理论,后天我就要单独一人去工作啊……;第三,年轻人吗!总免不了想想自己的丽红!
   他为了静下心来,索性爬起来趁着跳动的煤油灯花,再一次学习县里发的关于四清运动的文件。他又全神贯注的看着东窑大队准备的第二生产队各家各户的资料,什么人口啊,什么年龄啊,什么政治面貌啊,什么家庭成份啊等等……,以便他在开展工作的时候选择骨干力量。 对了,运动刚开始不就是先摸摸底吗!摸底就是要了解了解生产队每个人的思想状况和大人们的历史问题……。不管是好的或是坏的,他自己必须首先心里有个数。他反复研究每个人的资料,想从中找出可用的东西。一直到深夜他才迷迷糊糊地入了梦乡。
    第二天上午,耀卿用房东的水桶从门前十几米的山沟里担了一担泉水。第二生产队的社员很多人都是站在山沟上看。他们可能在想:这么年轻帅气的干部、像大学生一样的人怎么会从山沟里往上担水呢?!在担水的时候,他一步一步踩在鹅卵石舖的台阶上,他也在想:千万要沉住气、千万不要滑倒。耀卿终于把一担水担到了房东的家,他才松了一口气。一桶水倒在房东的水缸里,一桶水用来洗自己满身泥巴的衣服。
    他刚刚洗完衣服,四清工作队的文书魏水升来了,他乐观的样子也给思想深重的耀卿带来了笑容。他说:
   “耀卿,到外面的山上看看吧?!”
   “中是中,队长同意吗?可不能因为去看看山而挨批评。”
   “哈哈!你整天想的是工作,你忘记了吗!队长昨天下午已经宣布啦,今天是要好好的休息啊!”
   耀卿确实是忘记了,他不好意思的说:“中,现在就和你一起去爬山。”
   他们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往山上走,看到满山的景色使他们浮想联翩。
   整个佛光人民公社被伏牛山的支脉环包着,到了春天真像一个绿色口袋把各个坐落在山中、山下的村庄包了起来。九龙角水库是口袋口,常年往外吐清水。东窑大队的前面的山沟上面通到山顶,下面通到九龙角水库,它基本常年都有涓涓细流,到了雨季,凶猛的洪水会把有两顿重的石头冲到山沟。现在山沟里稀稀拉拉的大石头还站立在溪流中。
   他们几乎爬到了山顶。在山沟的旁边有一个‘洞宾洞’,传说是吕洞宾在修仙的时候就住在这个山洞,有人说在洞里可以爬行到山的那面,可是谁也不敢去冒那个险。环视四周,群山环抱,山顶郁郁葱葱长满了核桃树 和柿子树,什么野花开满了山坡,黄色的、白色的。红色和粉色的。叫不出名字的什么飞鸟在山中上下飞舞,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像一支什么协奏曲弹醒了熟睡了几千年的深山野岭。层层小小梯田一直从山角盘绕到山半腰,真像豫剧‘朝阳沟’唱的层层梯田把山腰缠一样。梯田的边上还有零零星星的果树,一方面可以装点山脉,更重要的一方面可供勤劳辛苦的农民在梯田里累的时候坐在树下乘凉。
   “耀卿,你爬山现在累不累?”魏水升问。
。 “不累啊!看看这样的美景,什么都会忘记的,怎么会知道累啊!”耀卿回答。
   “好,那咱们再到山顶的‘麦草棚’看看吧!”
   “好啊!”
历史可以见证。日本鬼子为了报复游击队,一天他们从洛阳派来了一个小分队,对整个佛光进行大扫荡。游击队员和当地的老百姓共同浴血奋战,老百姓有的拿锄头、扁担,游击队用的步枪……。打得日本鬼子屁滚尿流。他们的小队长吓得抱着头一直往山上跑,在他的的后面一个人突然跳起来爬到了他的背上,但他仍然气喘吁吁 的往山上跑,等跑到山顶的‘麦草棚’时,他回头看看,原来是个小孩子,这个小孩子咬着日本鬼子的耳朵一直不松口,疼的他哇哇乱叫。在非常关键的时刻,游击队和老百姓蜂拥而止,消灭了日本的小队长。爬在日本鬼子背上的小孩子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抗日小英雄。
   他们两个人爬到了‘麦草棚’,俯视佛光的全景,更有一种别样风景。魏水升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说:“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
   “从来没有过的轻松。”耀卿回答。
   “那好,我画一张画,你可以配字吗?”
   “我试试吧!”耀卿在县里培训的时候,只知道他字写得好,还不知道魏还会画画。
   魏水升从衣袋里掏出钢笔和笔记本,他很快就画了一张图画。耀卿接过来,上面画的是:群山环抱,山下面是一个清澈见底的湖,在湖中有一只小船,船上面坐着一位老汉,他洋洋自得在钓鱼。耀卿想了想就接过魏的钢笔,飞快的在画的右面空档处写了:
         不与红尘争名利;
         愿作孤舟一钓翁。
    魏水升看到耀卿的字后,高兴的在山上大笑起来。他拍拍耀卿的肩膀问:
   “我的思想你是怎么知道的?哈哈!”
   “我怎么会知道你的思想啊!是你的画勾起我的想象的。” 耀卿和魏很说得来,因此他又大方不拘的问:“我想朗颂一首唐朝李枕的诗,您可以画吗?”
   “好啊!”魏水升认真听耀卿的朗颂。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魏水升听了以后马上在笔记本上画出一副图画:郁郁葱葱的深山层层叠翠,山腰云雾缭绕。溪涧清清的泉水在奔流不息,还不时溅起白色的浪花。山沟里有几只海鸥在飞翔,更给深山增添了勃勃生机。山的外面是辽阔的原始大海,大海的上空成群结队的海鸥翩翩起舞。
   耀卿看到后情不自禁的说:“好一副诗情画意的画啊!”
在他们下山的路上,看到了衣服烂褛的生产队社员在趁墒栽种红薯苗。虽然是春天,可大部分男人都是光着脊梁。在休息的时候,他们坐在大树下,用从家里带来的錾子和鎯头锻青石,做门墩,以便拿到集市换钱,解决家里必要的花钱问题。妇女们到梯田的边上去薅草,她们也是惦记着家里的羊啊猪的。男女群众都是在这个穷山沟里去挣扎、去奋斗、想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他们两个人走着想着:佛光美丽如画的山林和穷困潦倒的社员生活、居住条件反差怎麽会这样的大啊?!说他们懒惰吗?不是,因为他们整天奔爬在山坡辛勤的、不知劳累的劳作!说他们脑子笨吗?也不是,三下五去二的一块青石,马上在他们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一个门墩,应该说他们心灵手巧。那究竟是为什么啊???
    耀卿和魏水升爬山回家,衣服已经晾干,他细心得叠了衣服和围巾放在了枕头下。稍微休息一下就又开始学习文件。

    在东窑大队部前面的半山沟的地方,有一块小草坪。四清动员大会就在这里召开。
   山区的农民是非常忠厚老实的,也是非常知道守纪律的。来开会的人都是端正的坐在草坪上。 会场的前面放了一张破烂的八仙桌,桌子的后面还放了几条旧板凳,大队支部书记高志远坐在四清工作队长王宝亮的旁边.其他的大队干部坐在一边的石头上,四清工作队员坐在离王宝亮 大概有两米左右草坪上。
下接第16篇

小潭 发表于 2009-12-16 20:10:11

九龙角水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挥笔畅想 发表于 2009-12-16 21:55:53

九龙角水库可能是59年开始修建。在62年以后又再加固的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苍茫 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