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字的本意谈谈孩子的成长
本帖最后由 孤独九剑 于 2009-11-30 22:29 编辑http://www.jlytsy.cn/uploadfile/mp3/2009-6/2009625101952775.mp3在佛光回来的那天晚上,和一个老朋友聊起了教育这个话题。她是我中学的同学,当了好几年的老师了。她说:“很担心现在的教育”。她也列出了几个理由:1,现在的孩子太过于自私。2,现在的孩子缺少责任意识。3,现在的孩子不懂感恩等。回想起白天的一幕幕,我陷入了很长的思考中。
教育是立德育才的根本基础,教育也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途经之一。特别是少年时的教育更是一生前进的底蕴力量。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现在的教育呢?“教”字是“孝”字加“攴(pū”字。攴是象形字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这是做为古人教育的一种方法,鲁迅先生在少年时不是挨过教鞭吗?现在的教育不提倡体罚孩子,我们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攴”可以延伸为“文”字,和“孝”字在一起,联想成“教”字。“孝”礼之本也,孝敬长辈,孝敬师长。“文”德之本也,文以修身,文以贤明。真正的教育要让孩子读懂点人文知识。现在的教育过度的社会化,以成绩和学分的多少年看孩子自身的优劣。再加上家长们对孩子过分的溺爱,让他们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并不是说学习知识就不重要了,但我们首先要保证一个孩子品德方面的健康,才能健全他全面的发展。“不会说一句谢谢的给他100本书也是白读”,“不会礼让给他送再好的学校也没有”。心灵的丰富才是健康成长重要保证。我个人认为,家长就是再忙,你也要抽出时间陪陪你的孩子,你的作用有时真的别人取代不了。孩子只有在你们的身边他的爱才是完整的。这是一种氛围,亲情的氛围,温暖的氛围。教育孩子首先做一个自强的人,其次是要做一个懂得分享的人,再者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就是人文。《易经》对人文是这样理解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对孩子而言,人文的教育有两“仁”和“孝”。仁就是对自然万物的感恩之情,对周边生命的热爱之心。是太阳给了你温暖,是月亮给了你梦乡。让孩子有仁爱之心,你的教育就成功了60%,辅之以学识上的专长,孩子的末来一定是健康的。人文的教育还要让孩子学会尊守秩序,在偃师实验中学和交警队的路口,我经常看到有的家长领着小孩在闯红灯,很久以前,我看过一篇旅行随笔作者是国内的一个作家,有次在德国也是过马路,路边只有他和一个老妇人,他很想穿过红灯过去,几次都被那个老妇人所挡住。等绿灯亮后,他们安全的过去了,那个老人对他说了一句话:“不要因为赶路,而忘记了有序,对面有个孩子的眼神他在此注视着,我怕你破坏了他心中的美好”。我们不管这件事本身的色彩,只专注于当我们在红灯下慌乱地走过时,孩子的心里有影响吗?也许你打破他一个美好的梦想:‘红灯停,绿灯行’。你爱孩子吗?那就下次在过时,温暖地牵着他的书,在绿灯时看好两边的车辆,给他一个井然而美好的行程。也要让孩子学会珍惜,珍惜他现在的美好生活,珍惜你为他提供的衣食住行。“粒粒皆辛苦”父母为生活为你的打拼也辛苦。让他们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像也坐在温暖的学校上课的,可以让他去看看山区里孩子那渴望的眼神,单薄的衣着?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像他坐在有空调的房子里看动画片的,可以让他看看那个瘦弱的女孩在风雪中夹着煤球?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向爸妈撒娇要零食的,可以让他看看将近午饭了,那锅炉里的层层白雪?你是真的爱你的孩子吗?让他学会感恩。你是真的爱你孩子吗?让他学会珍惜。 思考中思考中 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珍惜他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学习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教育孩子首先做一个自强的人,其次是要做一个懂得分享的人,再者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好文 加精保存! 谢谢版主! 从“教”字的本意谈谈孩子的成长 让他学会感恩。你是真的爱你孩子吗?让他学会珍惜。 让孩子们学会珍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当父母的其到带头的作用,孩子也会慢慢改变的。 写得很好。分一下层次段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