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单车骑行部落柏峪-少林寺平安归来
10月6日众骑友自大名单车行准时出发,经顾县-缑氏-刘庄-口孜,穿过灰蒙蒙的佛光抵达柏峪。经不起山民热心的忽悠,女将更怯于返程中高浓度的空气一心一意要推车去少林,小骑友欢呼雀跃男爷们儿岂能临阵退缩,于是改爬山为推山——推车上山。稍事休息沿村民指点的小路迤逦而行,到三岔路口顿时傻了眼儿左?右?没办法只好对着大山大呼小叫,这个呼老乡哪个喊我们迷路啦,正当大家无计可施时一老人犹如天神从天而降,大伙那个高兴呀,七嘴八舌争相问路又千恩万谢的向老人挥手告别踏上了艰难的行程。越往上走山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险,大家互相鼓励团结一致共克艰辛历经两个小时终于推山成功,下午三点顺利登顶。 灰蒙蒙的佛光......真实贴切。
祝贺凯旋,
等片片 先来两张合影 本帖最后由 风筝m 于 2009-11-9 22:15 编辑
接着来 你们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骑行路线,对你们深表感谢。祝贺你们凯旋。向老曹学习,老当益壮 推车上山,壮举! 接着发 登顶pp 你们真牛~~~~顶~羡慕 下山途中 偶遇武校高手 少林一瞥 期待更多精彩片片 几日不见,三儿哥的肚子咋起来了,谁了???????
精彩的图片让我心动,该出车了 恁都热的把袄脱了。 要哥,组织的
:y187:大好特好 转好友龙二游记一篇
少林寺之行
好久没有骑行远游,心里怪痒痒的,正好朋友约我去,我欣然应允。说是去佛光柏裕,以前曾经去过,但印象不是很深,只知道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民过着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日子,环境优美,泉水流淌,群山环抱。春天山花烂漫,夏天鸟语花香,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是一个人间世外桃源。
清晨相约在大名单车俱乐部门前,一行九人,两女七男,大家见面后相互打招呼,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共同的爱好将大家聚到一起,没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都是朋友。
大家迫不及待的骑上自行车就出发了,一路经岳滩、顾县、缑氏,沿伊东渠向东,避开喧闹和空气污浊的207省道,骑行在人迹罕至的乡村小路上,大口呼吸者清新的空气,聆听着小鸟欢快的叫声,观看着座座村庄彼此相连,麦田里的麦苗正露出鲜嫩的嫩绿的小芽,惹人怜爱。骑行到了佛光,只见一辆辆拉着石子的汽车过去后荡起滚滚尘埃,让人透不过气来;九龙角水库边东面山坡上听得见炮声阵阵,想必是炸石头的声音。听说石子厂都不让干了,怎么还在生产?朋友们都在埋怨空气污浊,也没人管一下。
既来之则安之,埋怨有什么用?更何况我们目的地还没到,也不知前面的路怎么样?硬着头皮朝前走吧,空气清新多了,路却艰难起来,一路上坡,一会儿身上就暖和起来,汗水慢慢淌了下来。当看到路边书写“柏裕村”的石碑时,就知道柏裕村到了。流连于连绵起伏的山峦,看不够满山的红叶连连,馋嘴于山上挂满枝头火红的柿子,痴迷于山坳中飘起的炊烟。 看村中小孩赤脚踏在泉水中玩耍,鸭子在水中嬉戏,忍不住来到溪边洗一把疲惫的面庞,哇!好冷呀,水清且冽,鹅卵石布满河道,泉水在鹅卵石上静静的流淌,就这样也不知流淌了多少年?
坐在路边一块长形石条上和老乡攀谈起来,一村妇讲从柏裕到少林寺不是很远,翻过山就到了,大概有一个小时的路程,不过人走还可以,骑自行车就难说了,大家认为时间尚早,不如到少林寺一趟,骑友们心里没底,也不知道路怎么样?豪情战胜了疑虑,大家义无反顾推上车子沿着村民指引的山路出发了。路的确是羊肠小道,仅能人过。别说骑了,推行就已经很难了,推行在高高低低的石板路上,路边丛生的灌木不时缠住车轮、挂住脚蹬,磕磕绊绊甚是难行,真是达到了骑行的目的:“不求腐败,但求自虐。”我小孩也去了,今年12岁了,也推着车子,奋力向前,平路还可以,上坡就不行了,也是施尽全力,人走车不走,气呼呼得把车子扔在一旁,说什么也不走了,我笑着帮着把他的车子先推上去,再前进,推到山顶,来到一块长满草甸的山坡上,儿子说什么也不走了,仰躺在山坡上,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从他幼稚的脸上流淌下来,我心生怜爱之心,是啊,孩子毕竟还小啊,有身高但力量还是不行呀,能和大人一道翻越嵩山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超越,相信对他人生旅途会大有益处,孩子,爸爸为你骄傲!
站在高高的山梁之上,俯瞰山脚下:一幢幢房子鳞次栉比,不,分明是寺庙,还有一片石塔,哦!是塔林,少林寺塔林!啊!少林寺终于到了,大家欢天喜地,庆祝胜利到达目的地,一路狂奔,叫喊着冲下山道,顾不得烁石满地、荆棘密布,让爬山的武术学校的学生惊叹不已,一群疯子,相信他们一定没有见过推自行车爬山的人。
一小时的路程竟然让我们走了两个小时。
站在平坦的水泥道路上,顿时感觉到了安逸,旅游的人们纷纷好奇地询问来自哪里?道路上游人很多,络绎不绝,环保电瓶车在山道上穿梭,游人安详得坐在上面,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清新的空气,领略中华武术发源地------少林寺的怡人的风光美景。没想到星期天人还这么多,,走进塔林,天呢!人更多,一个个旅行团在导游的带领下有序的进入塔林,小伙子带着领带,穿着白色衬衣显得帅气极了。塔林里埋葬着少林寺的方丈和长老,根据石塔的层数决定身份的高低,石塔的风格代表了不同年代和朝代,反映了当时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曾经的变故。
少林寺变化可真大,曾经的脏乱差一扫而光,展现我们面前是整齐干净的街道,绿树成荫的绿化带,曾经的凌乱小河道变成了宽阔的护寺河,河边杨柳佛面,青草绿茵,风光宜人,庄严的少林寺屹立在少室山下,千年古柏傲立在寺前,不愧为一座千年古刹。
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想必大多游人是冲着武术而去,相信也会满意而归,毕竟少林武术乃武术正宗发源地。
游罢出寺,返程而归,一路沿十八盘疾驰而下,好不畅快,一扫旅途阴霾。到达市里。已是灯火阑珊、霓虹灯闪烁的夜晚。 要哥,组织的
:y187:大好特好
开心的胖子 发表于 2009-11-14 17:44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多谢兄弟夸奖 拜读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