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听李少咏博士文学讲座
今天,有缘畅听李少咏博士文学讲座,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就把今天的收获和喜悦向大家分享分享。李少咏博士以聊天的方式侃侃而谈,谈到了河南文学的现状,河南著名女作家乔叶的创作之路,以及他自己在文学创作之中的“秘诀”。
我相信:河南文学的现状大家都很关心,河南著名女作家乔叶的创作之路大家都很感兴趣,然而,李少咏博士对文学创作的见解及“秘诀”,大家最最关心。接下来我就把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告诉大家。
李少咏博士形象地用“蝶和蛹”来比喻乔叶和每一位文学爱好者。也就是说,乔叶是蝶,而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就是蛹。蝶和蛹除了美学形态上不同之外,其实质是相同的。蛹只有通过痛苦的蜕变,才能化成色彩斑斓的美丽的蝴蝶。而这一个蜕变的过程,不一定是每一位文学爱好者都愿意或者有能力经受的。
一名作家首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与非凡的事迹,能从平凡的事件之中观察到不平凡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生活,都有故事。但是把故事复述下来只是讲故事,并不是写文章。一篇文章应该是在谱写生活的过程当中用真情参入个人的思想,在适当的地方画龙点睛,写出文眼,写出对生活的感悟,这才是一篇好文章。
然而如何写出对生活的感悟,在什么地方“画龙点睛”,如何把握这个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的掌握的,这就需要我们善于利用现有的东西,多阅读多学习,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积累自己的知识。
“大作家把假人写真,小作家把真人写假”这就需要大家掌握好虚化的手法。如果是身边的故事,人物不能写得太实,太实反而虚假。这就需要拉开距离保持平稳的心态,客观的去写。这就是文章与故事的本质区别。
这就是李教授今天讲课内容的精华。我贴在这里,和大家共勉。
听了李教授的讲课,我更加深切的感觉到:文学创作的道路是寂寞而又艰辛的,想成名成家根本无捷径可言。每一位搞文学创作的人都必须耐得住寂寞和清贫。在现实生活中多学多练多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多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有了发现真善美的心态和眼光,才更容易写出受大家喜欢的文章。
我只是一名文学爱好者,我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能有更多的“同盟”相识,在写作之路上相互勉励。
同时,我深深地感谢以庄学老师为首的这次活动的所有的创办者,因为这种讲座营造了一种使人奋发向上的氛围。使我们更加增强了在写作的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 占住沙发好好学习下 今天还有两大收获就是:和草千里老师合了影,并且又认识了偃师籍的一位活跃于论坛的网友戏迷老黑阿姨 收获不小,谢谢分享!原来草千里老师不老啊,我以为他是个老头了。 “大作家把假人写真,小作家把真人写假”这就需要大家掌握好虚化的手法。如果是身边的故事,人物不能写得太实,太实反而虚假。这就需要拉开距离保持平稳的心态,客观的去写。这就是文章与故事的本质区别。
说得真好! 左边的老太太是戏迷老黑阿姨,是一位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的新作家 总结得很到位。谢谢分享! 学习了,谢谢版主的总结。 暮春姐太棒了 9# 绿树成荫
今天庄学老师又提到了你的《狗趣》,并再次说明你的原文结尾不错。所以,我就帮你恢复了原状。
继续努力哟! 下次也想参加。 总结得很到位。谢谢分享!
龍行天下 发表于 2009-11-7 21:10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不用客气,我知道大家没有时间去,所以就认真做了笔记 下次也想参加。
八月清风 发表于 2009-11-7 21:46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通知你 暮春姐太棒了
不再沉默 发表于 2009-11-7 21:38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妹妹也挺棒的。也是我心中的偶像哟 俺也想和博士留影 俺也想和博士留影
老李 发表于 2009-11-7 21:52 http://bbs.yanshi.cc/images/common/back.gif
以后有机会一定通知你去和博士合影。 暮春版主速度好快,辛苦了。 不虚此行,有收获就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