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网络绞杀的“天价烟局长”
从自信被查结果不会太糟糕最多“大不了不当局长”到意外获刑11年,江苏南京的“天价烟局长”、原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悲剧人生竟然源于网络的照片和可怕的人肉搜索。据介绍,周久耕在担任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宁区民政局局长、江宁区房产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先后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承接工程、企业改制、人事调动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共收受贿赂人民币1071257元和港币11万元。这些事实是法院在判决中罗列的,不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是,这些犯罪事实,都是在周久耕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以及消费高档香烟等行为被网络曝光,并在网络上迅速引起轩然大波之后,纪检监察机关才逐渐介入调查并取得实质进展的。
如此起因如此收尾既非周久耕局长大人本人所能预测和控制,也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表。或许我们想到过网络的巨大威力,但无人能把握网络所掀起狂潮的巨大能量和走向,谁也无法说出下一刻网络舆论会带给人们什么新的发展,这种发展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悲剧。周久耕恰好遇上的就是这样难堪的悲剧。
我们可以来探究一下这种如魔幻般的神奇力量来自哪里?这一一幕悲喜交错的戏码是究竟是如何上演的?每一个人面对网络力量的挤压又该如何自处自我保全规避风险?
在我看来。这种网络力量来自蕴藏在民间巨大的反腐败正义力量。这与来自官方的上层的反腐决心与措施是相对的。原因不言自明。虽然反腐在各个层面不断深入但终究力度和效果有限。有时候因为讲政治顾大局不得不有所收敛所谓投鼠忌器,所谓泼脏水怕泼出去孩子。还有就是相互包庇掩盖的官官相护。而网络正好针对这种种的弊端,网络中的每一个人未见得都嫉恶如仇,都昂昂扬充满正义,但遇上这样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积极披挂上阵,发挥一己之力,他们几乎可以说是无所顾忌不遗余力的。
这是网络传播的特殊性决定的。网络参与的低门槛和隐秘性使得每个参与的人可以无后顾之忧,不再忌惮遭遇报复,而怕报复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虽然有政策规定和保护措施,但事实上被穿小鞋甚至死无葬身之处的到处都有,正是因为顾忌这个,很多人不愿冒险出头,尽管可能对腐败恨之入骨,尽管手头可能掌握许多的线索和事实,但还是隐忍了,把头转向另一方,来个眼不见为净。是网络改变了这一切,本来保护自己和打击腐败难以两全的事情在网络正好得以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从某个方面来说,一部分实施腐败有案在身的人死在网络上,最终应该归咎于他们自己,在强大的网络面前,他们至少放了以下几个错误。一是盲目乐观,心存侥幸心理,总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二是缺乏对网络力量的正确认识,不自觉不敏感,低估其威力。三是一旦出了危险又应付失错。这些问题都可以直接导致网络力量得以无限放大。 都是显摆惹得祸! 1500的烟它抽着能好到那里! 网络的力量真够强大 不屈他 活该自找的。 枪毙他个贪官 获刑11年,他也够背的了,也难怪,老百姓最恨官员摆阔气,老周可是撞到枪眼上了... 当官的大多如此,看谁倒霉了 还不够强大,他是比较倒霉的,郑州那开发房产并质问记者为谁说话的官现在不是不了了之么?关键要看上头怎么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