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诚信危机谁之过?
教师的诚信危机谁之过?据某媒体报道,2009年6~7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调查人数为3376人。得出2008~2009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1.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显示:国人对中国整体信用的满意度在逐年温和向好;相对企业和个人信用,政府信用更受民众的关注;更多的网友认同诚意在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中的功用,但依然有近四成的人并不认为人际交往中的“诚”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功;最近十年被认为是人际信用最差的时代,而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成为主要“杀手”;农民、宗教职业者、性工作者、军人和学生被网民选为最讲诚信的五个群体
原本社会声望较高的科学家、教师,在本次诚信调查中的信用度都很低,甚至不及出卖肉体的妓女。教师原本应该作为引领社会变革的精神领袖,但这一年里,媒体不断曝光的学术腐败、论文抄袭导致了这些群体的信用度急剧下降。从浙江大学到西南交大,从辽宁大学到清华大学,从29岁清华毕业生当选市长到其导师被曝年赚超过1000万元……专家们指出,大学教师群体的诚信危机带给社会和未来的危害,丝毫不亚于向来最受网友关注的政府官员群体。
学术界精英对诚信价值的不敬无异于向其身份的权威性发起了挑战。有相关机构对中国学术工作者的学术造假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将近5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学术不端行为“相当普遍”;超过50%的科技工作者对学术不端行为抱以宽容的态度——这让人对知识精英的诚信意识感到不安。
设若说房地产老板、演艺明星等被认为是诚信最差的群体,笔者有同感,因为在有钱就有一切的时代,人们早已领略了他们的为钱而动的行为。但令笔者颇为惊讶的是,原本社会声望较高的科学家、教师居然也排在了诚信危机的范畴之内,教师的信任度在人们心目中居然还不如妓女,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极度惊诧和匪夷所思的社会怪事。
事实上,早有专家指出,今日中国的各类学校,特别是大学,已经变成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场所,而其应有的德性培育职能正日渐丧失。在这些地方,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备受推崇,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论则遭遇冷落,习得更多的知识以便获取更大的利益,似乎成了人们求学的唯一目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上,包括诚信在内的各种道德价值皆被视为次要。
公众眼里,教育工作者是距世间真实最近并为古今真理代言的人。因而,理应也是最可信赖的人。然而,从高考身份造假到学位论文抄袭,再到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开撒谎,中国知识界的失信之举,正在使这个圈子里的所有人变得可疑。
把教师与妓女相提并论,绝不绝后我不知道,但是应该是空前的。“教师不如妓女”字样的帖子已经频现于网端。甚至一些对老师成见深的网民喊出:“那些说老师好的来看下,现在的老师还不如妓女”。我是教师,深刻体会到教师队伍素质急剧坠落。身为一个从事教育二十余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可谓痛心疾首。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对教师这个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我们的教育队伍不但没有整体素质的提高,相反到呈现下滑现象。一次偶然的机会,与一个主管学生日常活动的中学副校长谈起时下学生管理的难题,我建议他多起用年轻教师,可这位副校长告诉我,能够胜任基础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的年轻教师很难找。这些年轻教师他们的行为习惯与时下的学生是一样的,他们自己都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怎么能管好学生。听了这话,我没有回应。因为他说的问题的确存在。我在检查学校宿舍时,虽然学生的寝室有比较乱的,可是最乱的还是那些新毕业刚刚工作在校住宿的大学生的寝室。这些年轻教师与时下的学生有着许多共性的习惯,排他性的自我意识很强,没有公共意识,缺乏协作精神与责任感。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非常自私。<摘自一位老教师的日记>
教师,一向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职业纲领,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职业宗旨,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荣耀,然而现实生活与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到底又做了一些什么呢?——从频频见诸报端的5.12大地震的“范跑跑”到贵州习水教师参与“嫖宿幼女案”,再到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学术造假。。。。。为了敛财而采取种种手段向学生推销图书资料、强迫学生参加补习班……这林林种种的龌龊与亵渎,岂能不是挥刀自宫、令人骂而唾之的自我毁灭之举?又岂能令公众心服口服?
2007年11月,《文艺研究》第11期,发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钟华的一篇文章,该文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广茂一本专著作了严厉批评,指出该书存在8个方面的错误。北师大教授季广茂得知以后,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直接以屁眼教授的粗口相加,他的一篇名为《北师大教授发文攻击批评者为屁眼教授》的文章一经刊发,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真是丑态百出。
教育诚信的大面积坍塌,仅仅归因于某些个人的道德缺失是不行的。某些失信行为渐成常态,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伦理导向出了偏差,维持正义的社会基础秩序已被破坏。传统属于清流的领域现在已经浊浪滚滚,污水四溢。中国的知识精英纷纷卷入各种丑闻风波,一个纵容失信的环境,比失信行为本身更加可怕
诚然,多数教育工作者在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辛勤的劳动。虽然这些都不能掩盖教育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能抹杀教师队伍素质恶化的现实。《山石寺各2009年8月8日北京》 整个社会的伦理导向出了偏差,维持正义的社会基础秩序已被破坏。
钱成了所有的目标。一切为了钱,为了钱,不顾一切。 现实的社会 这些年轻教师与时下的学生有着许多共性的习惯,排他性的自我意识很强,没有公共意识,缺乏协作精神与责任感。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非常自私.
谬门,如此状况,谁之过? 一个纵容失信的环境,比失信行为本身更加可怕。
现实给了教育部一记清脆的耳光!!! 在你的眼里,什么胜过妓女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