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驾六 发表于 2009-7-15 14:10:07

7月22日“长江大全食”500年一遇(图)

当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月亮遮住太阳,大地将一片昏暗。在天文界,似乎没有什么天文观测活动比日全食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了。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通报,22日我国将出现500年一遇的大日食奇观。这次日食,是从1814年至2309年在中国境内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超过6分钟。

  这次日全食,其日全食带覆盖了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直接观看到日全食的人数空前,这场日全食也因此被人称为“长江大全食”。

  随着日全食观测热的持续升温,长江流域的各个城市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准备借机赚个“盆满钵满”。

■日全食可赏六大奇景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22日将发生日全食,公众可欣赏到日全食六大迷人景象:

  一、钻石环弧光。在日全食将要开始时,日面的东边缘只剩下窄窄的一段亮弧,发出像钻石似的光芒,好像强光照耀下的钻石戒指,这就是美丽的“钻石环”。

  二、璀璨的贝利珠。紧接着出现一串发光的亮点,像一串璀璨夺目的“珍珠”,它们高悬于漆黑的天空,通常只出现一两秒钟。英国天文学家弗朗西斯·贝利于1836年正确地解释了其成因,所以被命名为贝利珠。

  三、月影飞掠大地。在日全食食既(即月球开始将太阳完全遮挡)之前,日全食地区的观测者如果站在很高处俯瞰大地,天气的晴朗条件下,就能看到如科幻电影中的黑影,在大地上从西向东飞驰而去。

  四、跳动的日珥。此时再举头仰望,只见一轮黑色的月影,在朦胧光环的护卫下,悬于高高的星空,在这一轮月影的边上是玫瑰红的光圈,那是色球,色球上面跳动一些熊熊燃烧的烈焰,有如排山倒海般地从太阳表面喷出来,这是弧状的日珥。

  五、水星露真容。此时,在隐身日轮东边不远处是平时难得露面的水星,西边较远处则是光华四射的金星和红色的火星。

  六、远眺地平若梦幻。在太阳完全被遮挡的全食几分钟内,还可环顾东、西、南、北地平线的不同景色。“夜空”之下,有时可观赏到南、北地平线上泛着仿若日落后的橙红色,东、西方地平线上有时会出现锥状阴影。

  王思潮提醒,观赏日食千万要保护好眼睛,在太阳完全被月球遮住的全食几分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赏日全食,其余时间切不可用肉眼直接观测太阳,更不可用缺少专门滤光片的望远镜观看太阳。

■“最佳观测点”可能就是阳台

  7月22日的日全食即将到来,湖州安吉的日全食经济链已经早早地被拉动起来。经权威专家测算,在安吉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5分50秒左右,是全世界看到日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早在一年多前,全球各地的专家组、天文发烧友、普通游客就在当地纷纷预定了客房。三星级以上的酒店7月21日晚的客房几乎全部满员。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长江流域的不少城市已经着手准备迎接日全食的到来,谁是最佳观测点的争论也愈演愈烈。不少城市还纷纷修公路、建广场、兴建科技馆、举行天文学术论坛等:安徽铜陵准备在当地的乌木山上建造一个太阳历广场;嘉兴不仅全面开发日全食科普旅游,还在七一广场建成了国家天文台日全食最佳观测点纪念碑……

  根据以往的经验,但凡有幸被日全食光顾的地方,在其发生的前半年甚至一年里,旅游收入都会有持续而惊人的增长。有调查显示,国内追逐日全食的天文爱好者大致在10万到20万之间,而在日全食期间,更会有数十万国内外天文爱好者聚集长江流域,这批资源才是多个城市争抢的真正“蛋糕”。

  对最佳观测点“遍地开花”的现象,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卞毓麟说,如果单纯考虑全食持续时间的长短,那么越接近日食中心线越好,而日食发生时太阳越接近正午越好。具体到本次日全食,同一条中心线上,越往东时间越长。中国地区以正常途径能够到达的最佳观测点应该是东海上的洋山深水港。

  卞毓麟说:“如果没有很特殊的观测需求,那么最佳的观测场地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家门口。日食年年有,在自家门口看日食却是百年不遇,何不珍惜这个机会呢?日食观测对场地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要周围比较开阔,能够在上午看得到太阳就行。只要你家阳台朝向南方,你的阳台就是最佳观测地。”

■客机逐日不现实

  近日,有印度公司推出“坐飞机旅游看日全食”的包机航班。旅客花费1600美元便可搭乘波音737航班完成空中的日食观测之旅。方案一出,包机机票立即被抢购一空。

  在我国,也有网友设想,选择以武汉为起始点,乘飞机飞往上海,在高空看日食和俯瞰月球影子的梦想,便会同时实现。

  更有网友分析,如果一切顺利,将在飞机上观赏到18分钟的日全食。而如果从成都追着月影飞往上海,在理想状态下,可以欣赏到足足31分钟的日全食。

  驾驶飞机追日,这一近乎疯狂的设想其实早有科学家亲身体验。1973年,天文学家在非洲日全食中搭乘第一架协和飞机原型机,以超过两倍音速的速度飞行,他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达74分钟的全食。

  但天文台工作人员介绍,对于普通人而言,追日的理想状况几乎不可复制。“月影移动的速度非常快,几乎两倍于音速。”他说,民航客机的速度一般为每小时900公里。两者相差太大,客机无法追逐上月影的脚步,除非使用战斗机。

  从时间上看,成都食既时间为9时11分13秒,上海食既为9时36分48秒,两地相距1600多公里。也就是说,月影将在25分钟内从成都移到上海,而民航飞机要飞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飞机尽力追赶,旅客欣赏全食的时间可能比成都地面上的3分多钟延长十几秒。

京城:推出观日食旅游线路

  北京不在日全食带。22日那天,北京能够看到的是食分较大的日偏食,开始于早上9时左右。不过,昨日记者获悉,京城已有部分旅行社推出了观日全食旅游线路。

  “我们已经推出了‘苏州、杭州、乌镇+东天目山水乡’观日全食双卧五日游线路,报价1600元。”昨日,康辉旅行社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一产品虽然名为“观日食”产品,但其线路中九成以上的行程都与普通的江南游无异,旅行社在22日当天早餐后,给游客留出了一定的空闲时间,游客可以自己选择好地点,等待日全食奇观的出现。

  不过也有旅行社在安排线路时稍显谨慎。“我们没有专门推出这种线路,只是在一些现有的华东游线路里面增加这一项目,如果团队22日正好在最佳观测区,我们会考虑组织游客观赏。”中青旅国内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王厡表示,由于日全食这一天文现象不可控性太强,万一游客没有看到,很难向他们交代。

“逐日热潮”背后有风险

  日全食“经济圈”火暴的背后,也有声音在质询:为了短短的几分钟,高投入是否真的会有高产出?机遇的背后,风险并非不存在。

  据气象部门介绍,7、8月正值台风季节,假如台风过境,即使没有暴风和强降水,也非常容易带来阴天。

  不仅如此,4月份以来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也会对各地的日全食旅游带来影响。基于各种不可控制因素,不能保证旅游者一定能够看见日全食。

  “不可否认,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前提下,日全食作为天文奇观,各个城市都想用好观测活动这个载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说,“但是由于日全食发生的时间、地点有限,并非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和产品,为了短短几分钟的‘奇观’而进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和开发,政府与商家不得不承担一定风险。”

  杨建华认为,像日全食这样的旅游,依托城市本身的景区和现有资源,如在一些名山风景区设置观测点会是更好的选择。

  日全食最佳观测地之争,与一直颇受关注的名人故里之争、传统文化之争一样,都是城市间资源经济的“博弈”,希望通过天机、通过名人、通过文化来营销城市,达到宣传的目的。资源一旦利用得好,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假如是图一时之利,大兴土木,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带来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这就与初衷相违背,反而得不偿失

落之难 发表于 2009-7-15 15:48:42

昨天晚上见你在好当家附近靠在一个台球案旁
原来是等大全食啊

碧柳如烟 发表于 2009-7-15 16:09:45

落,没认错吧?要真是他那他一定后悔死了,有缘与美女相逢,却不认得。

天子驾六 发表于 2009-7-16 01:56:13

:y049::y049:估计是认错了``我昨天晚上在海阔天空玩了`

爱你的日子 发表于 2009-7-16 10:37:15

:y036:

小乖 发表于 2009-7-16 15:42:59

在家能看到不、。?

一面情缘 发表于 2009-7-19 14:16:42

只有等到那天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7月22日“长江大全食”500年一遇(图)